APP下载

急诊中毒事件发生特点探析

2016-06-15罗涛

当代医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中毒事件毒物年限

罗涛

急诊中毒事件发生特点探析

罗涛

目的 分析急诊中毒事件发生特点。方法 本研究选取76例中毒患者为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中毒事件的发生特点。结果 急诊中毒事件中群体中毒事件多于个体中毒事件,男女性别比、年龄、受教育年限、死亡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意外性中毒事件多于自杀性中毒事件,其中自杀性中毒事件中女性比例较高(75.00% vs 36.67%)、年龄较小[(38.52±8.26) vs (49.74±12.8)]、受教育年限较短[(8.54±2.14) vs (12.76±3.15)]、死亡率较高(31.25% vs 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诊中毒事件的发生特点进行分析可为急诊抢救提供参考,减少中毒患者的死亡率。

急诊科;中毒事件;发生特点

中毒是由于长期或过量接触某种化学毒物所致的组织结构和功能损害、代谢障碍等,具有病情危重、进展迅速等特点。急诊救治中毒患者时应迅速脱离毒源、排出毒物及其代谢产物。对中毒患者的类型、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等一般资料进行分析,掌握急诊中毒事件的发生特点,有利于救治工作的顺利实施[1]。本研究分析了长沙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近年来急诊中毒事件发生特点,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3年5月~2015年4月长沙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收治的76例中毒患者为对象,包括男42例,女34例;年龄6~81岁,平均年龄(43.25±11.47)岁;其中18岁以下12例,18~60岁50例,60岁以上者14例;体质量18~85 kg,平均体质量(63.45±12.68)kg;中毒至就诊时间30 min~6 h,平均时间(2.24±0.65)h;受教育年限0~16年,平均受教育年限(9.32±2.36)年;其中化学气体中毒8例、酒精中毒14例、食物中毒34例、农药中毒18例、鼠药中毒2例;中毒途径包括口服62例、吸入10例、皮肤吸收4例。

将所有中毒患者中同时发生3例以上的中毒事件认为群体中毒事件,共48例,占63.16%。同时发生2例以下的中毒事件认为个体中毒事件,共28例,占36.84%。意外性中毒事件60例,占78.95%,自杀性中毒事件16例,占21.05%。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就诊后均立即排除或脱离致毒物,对皮肤吸收中毒者迅速脱去污染的衣物,采用37℃以下温水冲洗皮肤。对口服中毒患者催吐、洗胃,直至洗胃液清亮为止。静脉注射利尿呋塞米以促进毒物及代谢产物排出。必要时给予血液净化疗法[2]。已明确中毒物质者应用特效解毒剂、拮抗剂。急救过程中注意保暖,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意识等生命体征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早期防治重要器官功能损害[3]。

1.3 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中所涉及数据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群体中毒事件和个体中毒事件特点比较 急诊中毒事件中群体中毒事件多于个体中毒事件,男女性别比、年龄、受教育年限、死亡率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群体中毒事件和个体中毒事件特点比较

2.2 意外性中毒事件和自杀性中毒事件特点比较 急诊中毒事件中意外性中毒事件多于自杀性中毒事件,其中自杀性中毒事件中女性比例较高、年龄较小、受教育年限较短、死亡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意外性中毒事件和自杀性中毒事件特点比较

3 讨论

中毒是急诊科中常见的疾病类型,多为突发状况且病情危急,必须立即实施抢救措施。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药品、化学品被广泛应用,人们接触毒物的机会大大增加,中毒的风险也相应增加,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产生严重的威胁[4]。在中毒早期通过催吐、洗胃、利尿、血液净化排除毒物,及时应用特效解毒剂、拮抗剂、对症支持疗法等一般均可获得满意的解毒效果[5]。

本研究分析发现76例中毒患者中男性略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24∶1。其中18岁以下12例,占15.79%,多由于父母疏于对未成年人的看管造成;18~60岁50例,占65.79%,这一年龄段的人群是主要劳动力,在外就餐、应酬、接触毒物的机会较大,发生酒精中毒、食物中毒等风险也较大。同时由于生活压力、家庭负担、突发性刺激事件等影响,易在过高的心理压力下走向极端[6]。60岁以上者14例,占18.42%,老年人机体免疫功能下降,重要器官功能减弱,易导致食物中毒、药物中毒等意外。患者平均受教育年限(9.32±2.36)年,文化程度相对不高,理解能力、分析能力不足,在处理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冲突时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在引起中毒的原因中以食物中毒最常见,占44.74%。中毒途径以口服为主,占81.58%。

群体中毒事件占63.16%,显著多于个体中毒事件的36.84%。但群体中毒事件和个体中毒事件中患者的男女性别比、年龄、受教育年限、死亡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一结果提示群体中毒事件和个体中毒事件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意外性中毒事件占78.95%,显著多于自杀性中毒事件的21.05%。其中自杀性中毒事件中女性比例较高、年龄较小、受教育年限较短、死亡率较高,这可能与女性心理更加敏感、年龄较小者心理相对不成熟、受教育年限较短者应对能力相对不足有关[7]。自杀性中毒事件患者一般服毒量大、就诊时间晚、不愿配合抢救,是导致其死亡率相对较高的原因[8]。

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急性中毒事件的特点,加大预防食物中毒、酒精中毒、药物中毒等相关健康知识的普及。同时加强身心教育,避免或减少自杀性服毒。同时应不断提高急诊科的救治水平和应急能力,以便更好地救治中毒患者。

本研究结果表明,对急诊中毒事件的发生特点进行分析可为急诊抢救提供参考,减少中毒患者的死亡率。

[1] 李伟东,曹翔,曲修胜,等.210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4):51.

[2] 黄双全.急性中毒的急诊急救及对策研究[J].求医问药,2012,10(8):271.

[3] 袁咏梅.急性酒精中毒患者诊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20):89-90.

[4] 刘培忠,张庆光,李朝阳.急诊中毒事件的发生特点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6):418-419.

[5] 丁力.临床分析急诊中毒特点及中毒死亡的影响因素[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8):123-124.

[6] 蒋玉明.临床治疗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18):30-31.

[7] 刘鑫,张俊霞,焦鹏.急诊中毒的特点和中毒死亡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处方药,2015,13(7):7-8.

[8] 王太文.急诊中毒事件的发生特点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 12(7):80-81.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031

湖南 410219 长沙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罗涛)

猜你喜欢

中毒事件毒物年限
影响种公牛使用年限的几个因素与解决办法
快跑!有毒物 绝密毒药报告
家禽中毒怎么办
毒物——水银
云南:发生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提醒到正规市场购买注意食品安全
假酒中毒
不同产地、生长年限银杏叶总多酚含量比较
IFBA/WABA 可燃毒物元件的燃耗特性分析
郑树忠:职工基本医保缴费年限应与工作年限相适应
谨防食用油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