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方牵引器治疗骨性前牙反牙合的效果观察

2016-06-15苏智勇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8期
关键词:上颌骨下颌骨矫治器

苏智勇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

前方牵引器治疗骨性前牙反牙合的效果观察

苏智勇

(郑州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52)

目的:分析前方牵引器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效果。方法:选取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5例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均采取前方牵引器治疗,分析治疗前后投影X线测量结果与临床疗效。结果:本组15例患者中,一期牵引结束后,前牙反牙合均解除,磨牙偏近中或者是中性关系恢复,患者面中部1/3凹陷改善明显。头影测量分析结果显示,矫治后ANB、SNA改善优于矫治前(P<0.05);矫治后SNA与正常平均值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取前方牵引器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矫治效果良好,能于促进上颌骨同时抑制下颌骨向前发育,对上下颌骨位置关系进行调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骨性前牙反牙合;前方牵引器 效果

临床中,骨性反牙合是较为常见的错牙合畸形,主要是由于上颌骨发育不良、下颌骨过度发育或者是两种因素共同引起的,患者面中1/3凹陷,并伴颌骨上缩下突,随着患者生长发育,会加重骨性不调症状。目前,普遍认为对骨性反牙合采取早期生长改型治疗效果较为满意,在儿童生长发育期间应用前方牵引矫治器矫治,能避免患者成年以后采取正颌外科手术治疗[1-2]。本文主要分析前方牵引器治疗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5例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临床疗效,效果理想,具体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5例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病例入选标准:入院以前,未采取其他正畸治疗;ANB<0°;前牙反牙合,磨牙表现为近中关系;下颌稍微前突或者是下颌正常,上颌相对后缩。其中7例女,8例男,年龄为9岁-14岁,平均为(10.34±4.09)岁。通过临床检查磨牙Ⅲ类近中关系,其前牙反覆盖2mm-5mm。侧外貌表现为凹面型,面中部发育不足。通过头部测量结果显示ANB角度为负值,将呼吸道疾病、合并先天性唇腭裂以及前牙对刃关系排除。

1.2 方法

本组采用改良式颏兜前方牵引器,其中6例应用上颌牙合垫式活动矫治器,9例应用口内装置为带环固定腭侧扩弓矫治器,牵引方向为尖牙区向前下15°-30°,牵引力每侧为500g,每天应用实践为8h-12h。应用扩弓矫治器前方牵引前1周,将腭中缝快速打开,第一期牵引5m-12m,第二期应用直丝弓固定矫治器维持疗效或者是排齐牙列,并通过牙合分次调磨方式,恢复并且重新建立患者新咬合关系。分别于矫治前后,行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采取定点投影测量与计算,投影测量指标包含ANB、SNB、SNA。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为单位,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本组15例患者中,一期牵引结束后,前牙反牙合均解除,磨牙偏近中或者是中性关系恢复,患者面中部1/3凹陷改善明显。头影测量分析结构显示,矫治后ANB、SNA改善优于矫治前,P<0.05,有统计学意义;矫治后SNA与正常平均值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前方牵引矫治治疗骨性反牙合,效果明显。详见表1。

3 讨 论

临床上,骨性前牙反牙合属于常见错牙合畸形,按照其病因分为下颌前突型、上颌后缩型两种类型,上颌后缩型可以在青春期采用前方牵引器治疗,效果显著;下颌前突型以下颌向下向前生长为主要表现,这种错牙合畸形难以完全矫治,一般需要采取正颌外科矫正手术治疗。前方牵引器利于患者上颌骨生长,对下颌骨生长方向进行改善,恢复牙牙合正常生长发育,在骨性Ⅲ类错牙合矫治中是较为有效的手段。腭侧扩弓矫治器主要是通过上颌周边骨缝原细胞对于加力的反应,充分发挥前牵引作用,对比快速扩弓,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治疗期间,会有明显前移。本组患者受到配合因素、畸形程度、青春高峰期影响,牵引后牙合关系以及牵引时间存在较大差异。本组患者牵引时间为4个月-9个月,覆盖变化速度前三个月较快,之后逐渐减慢,这一过程同患者面部组织反应、矫治器状态、配合程度等因素有着密切关联。相关研究发现,骨性反牙合萌出于四个上切牙与第一恒磨牙为最佳时机,这时骨性效应较好,但如果干涉过早会使矫治疗程延长,生长期可能恢复[3-4]。所以,矫治时机十分重要,骨龄评价可选取颈椎骨片或者是手腕骨片,明确治疗时机,确保骨性改变稳定性。患者依从性较好,通过前方牵引有助于面型改善,包含牙齿前移、上颌骨前移,与牙齿前移量相比,颌骨前移量明显增加。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矫治前与正常均值ANB、SNB、SNA有明显差异(P<0.05);矫治后与正常均值SNA无明显差异(P>0.05)。提示上颌骨前缘A点有明显前移,说明其与颌面关系出现改变;SNB角无明显变化说明下颌骨过度发育有明显抑制。ANB角恢复正值,与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提示上下颌骨硬组织颌面突度与位置关系改善明显,加上硬组织变化,使得软组织形态出现变化,明显改善患者面部外观。

表1 矫治前后X线头影测量分析 (x!s)

对于中度骨性前牙反合患者来说,重点采取早期有效矫治治疗[5]。目前,关于重度骨性前牙反合矫治时机仍存在分歧,部分认为骨性前牙反牙合属于发育性畸形,患者随着年龄增伤症状加重,所以对于重度骨性前牙反合患者应该在成年后采取正畸联合正颌矫治治疗;另一部分认为对重度骨性前牙反合需采取早期矫治治疗,使得患者成年后行正颌手术难度减小,有些可避免采取手术。对于骨性前牙反合患者采取前方牵引矫治治疗,不会影响患者牙周组织以及关节,能使其容貌外观得到明显改善,确保患者健康。本组15例患者中,一期牵引结束后,前牙反牙合均解除,磨牙偏近中或者是中性关系恢复,患者面中部1/3凹陷改善明显。但需注意,对于上颌骨发育不良替牙期患者,采取前方牵引矫治,能减轻反牙合对于患者上颌骨所产生的锁结作用,使得上颌骨得到解放,确保其正常生长发育。总而言之,采取前方牵引器治疗骨性Ⅲ类错牙合,矫治效果良好,能于促进上颌骨同时抑制下颌骨向前发育,对上下颌骨位置关系进行调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但由于本组研究时间有限,关于其复发率、远期疗效仍需作进一步研究。

[1]钟巧芬,刘全惠.Pendulum配合前方牵引器治疗轻度骨性Ⅲ类错牙合的临床体会[J].中外医疗,2011,30(20):63-64.

[2]冯妍,张良,陈文静,刘浩,蒋瑶瑶.快速扩弓前方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反合效果的CT观察[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5 ,15(31):6074-6077.

[3]杨艳.前方牵引器矫治替牙期骨性前牙反牙颌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02):105-105.

[4]尹晓琴,杜岚,彭桂花.应用前方牵引器矫治生长期骨性前牙反牙合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08(10):110-112.

[5]李春龙,沈宏瑜.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早期骨性反牙合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3,22(23):2322-2323.

猜你喜欢

上颌骨下颌骨矫治器
Twin-Block矫治器在正畸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腭裂术后硬腭前后部瘢痕对上颌骨生长影响比较的有限元分析
新型上颌垫矫治器治疗乳前牙反的临床应用
下颌骨发育性缺损1例
隐形MA与双板矫治器治疗早期骨性Ⅱ类下颌后缩错的临床疗效
下颌管在下颌骨内解剖结构的锥形束CT测量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与固定矫治器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比较
3D打印下颌骨定位及连接导板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瘢痕对唇腭裂上颌骨生长影响的有限元分析
CT诊断下颌骨软骨肉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