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PLC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管窥

2016-06-14陈杰金霍览宇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长沙410151

山东工业技术 2016年10期
关键词:实训院校高职

陈杰金,霍览宇(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电气工程学院,长沙 410151)

高职院校PLC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管窥

陈杰金,霍览宇
(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长沙410151)

只有变革过去陈旧的教学模式,才有可能实现教学改革的深化。在过去陈旧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心,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无法得到足够的刺激和促进,这对于创新性人才的培养而言无疑是有害的。笔者针对这一情况进行了一种新型课程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分析,并在PLC课程中进行了相关实践。本文旨在通过对这一新模式的分析和探讨,为广大高职院校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高职院校;PLC课程;教学模式;改革

可编程控制器(PLC)是工业控制计算机中的一种,现已逐渐成为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各类自动化控制领域得到了极为普遍的应用。就目前来说,PLC课程在大多理工院校已经成为必修课,若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掌握该技术,能够实现其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同步增长,进而大大增加其步入社会之后的就业机会与竞争力。尽管我国已有就PLC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研究,但受各种条件所限,依然未能完成教学模式的根本性转变。传统的PLC教学模式相对而言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手段陈旧,很难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接下来笔者将结合自身实践经验,谈谈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和看法。

1 传统PLC教学模式现状论述

总的来说,理工科院系专业的教学应该实现实践与理论的高度结合,二者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这一观点也得到了我国学术界的普遍认可。但实际上,我国很多院校都选择了前半学期专攻理论教学,后半学期集中实践的模式,二者之间时间间隔很大,通过相关调查研究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模式实际上提升了学习的门槛,弱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自然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很多学生都反映:上半个学期所学的理论知识,在下半个学期进入实训环节时都忘得差不多了,这自然会引发学生动手能力差、实践水平低等一系列问题。

2 PLC课程教学方式改革浅析

2.1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开展数年的PLC课程教学时间之后,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PLC课程的过程中都感到十分吃力,长此以往便产生了不同程度的畏难情绪,要想打破这一局面,就应尝试从感性认知着手,慢慢提升到理性认知。实际上,如果教师在刚开课时引入一定数量的图片、视频等材料来对PLC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进行详细介绍,让学生了解到自己身边的自动扶梯、交通灯、人造喷泉等都应用了PLC技术,大多都能够有效的刺激到学生的兴趣点,使他们对PLC留下较好的初步印象,之后再尝试进行更深入的进一步学习。而在对PLC的硬件结构进行学习时,若授课地点就在普通教室,单纯由教师进行讲解,学生很容易就会感到枯燥,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实训室中,边参观边讲解,这对于课堂教学效果将会起到极为有效的促进作用。

2.2理论与实践课程同步展开

若教学条件和设施允许,教师在PLC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实现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有机结合,以较好地解决学生动手能力差的问题。在具体操作时,教师可以考虑在理论课上重点普及具有较多共性的基本方法和知识理论,然后将其他大部分内容都融入到实践课当中,做到边教学边演练,从而使学生同时提升对这一课程的感性认识与理性思维,最终实现对这一课程的充分掌握。

通过长时间的实践笔者得出以下结论:理论与实践课程同步展开的教学思路有着极好的效果,在学生对PLC课程从初步了解到基本掌握的过程中,大量实践课程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由于PLC课程的定位是抽象且先进的自动化专业技术,若仅仅凭借过去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必然会导致课堂的枯燥、专业知识的难以理解以及学生的厌烦情绪,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都可以称得上是灾难性的。而在采用了同步教学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践课中得到了增强,并有机会进一步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应用到实践之中进行验证,最终实现动手能力和理论水平的共同提升。

2.3灵活使用项目教学和层次教学等方式

层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等方式对于PLC教学效果的提升有着较好效果。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程度的PLC知识的前提下,教师可以选择某个项目分配给他,让学生对其进行独立组织安排、独立解决实际问题。实际上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职责不在于将现成的技能或者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引领和指导,帮助学生自行寻找到所需要的结果。可以说,采用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师应不再处于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其职能主要在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指导、引领以及监督。

由于高职院校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有着较大差异,因此教师可考虑使用层次教学法,确保处于每个学习阶段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例如,在进行实训时,可以采取全程指导、部分指导和不进行指导的三级指导模式。全程指导指的是在学生领取任务之后,对其进行任务、软硬件设计、系统调试等内容的全方位指导;部分指导指的是只为学生提供任务、步骤等内容,学生独立完成软硬件设计;而不进行指导的学生,仅仅只是给出实训任务,其他内容均由学生独立完成。层次教学法中的全程指导、部分指导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诱导学生实现举一反三,提升知识掌握和运用水准,而不进行指导的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设计能力将得到极大的促进和增强。

3 实训环节的强化措施

由于PLC课程具有着极强的实践性,因此整套教学体系中实训环节处于非常核心的地位。学生只有通过自己亲身操作,才能够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进而实现对于PLC课程的全方位掌握。教育部出台的相关文件中着重指出,高职院校的目标就在于培养出一大批具有着较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强化实训环节,将其比例提升到一半左右。同时,PLC课程的教学设备也十分重要。由于PLC教学设备的价格较高,很多高职院校的资金短缺、财政紧张,因此配置的设备数量非常有限,很难确保每个学生在上课时都能分到一套,同时还要考虑到自动电梯、机械手等设备因种种原因很难真正在实训室中配置的情况,所以教师可以尝试在实训环节中适当地引入软件模拟仿真系统,使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获得相同的体验和提升。

4 考核方式的转变与改革

在过去陈旧的PLC课程中,理论教学是主体,实践教学需要服务于理论教学,课程考核的指标就在于试卷成绩,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想取得优秀的成绩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这种成绩不仅无法反映出学生的综合水平,也会让少数学生存在临时抱佛脚的心理而不重视平日学习,在考试前只知道要求教师划重点。而如果成绩不理想,教师往往都会埋怨学生素质差,却很少从自己教学理念上来找原因。在笔者看来,要想实现教学成果的改善,就必须强化PLC课程的最终考核,并着重测试学生的综合运用水平。成绩应由笔试成绩、实践成绩、资料查阅水平三个部分以5:4:1的比例构成,确保学生同时具备足够的基础知识、应用能力以及对于PLC最新技术和趋势的了解水平。

5 结语

PLC课程对于电子专业的学生而言地位十分重要,教师要想切实提升PLC课程的教学整体效果,就必须充分结合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转变教学理念,采用更新的教学方式与手段,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升,进而强化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只有对更新、更好、更有效的教学模式进行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够培养出能真正适应社会、满足社会需要的优秀技能型人才,在为他们奠定未来长远发展基础的同时,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

[1]肖春芳.基于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高职院校PLC课程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科技视界,2014(15):336-337.

[2]裴桂玲,亓燕.高职PLC项目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探讨[J].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4(01):152-153.

[3]李献智.《PLC原理及应用》课程“课证融合”教学模式的探索[J].电子制作,2013(19):183-184.

10.16640/j.cnki.37-1222/t.2016.10.216

猜你喜欢

实训院校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以项目教学法在电工技术实训中的应用为例——谈职业院校实训教学方法的改革
高职教育动画人才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