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县市分社队伍建设打造地市党报新增长点
——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分社队伍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2016-06-14何百林

中国记者 2016年5期
关键词:增长点长效机制

□ 文/何百林



加强县市分社队伍建设打造地市党报新增长点
——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分社队伍建设的认识与实践

□ 文/何百林

内容提要 近两年,地市党报的经营压力与日俱增,一些地市党报的经营收入甚至出现断崖式下跌。面对这一新情况,加快地市党报转型升级、积极寻找地市党报新增长点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加强县(市、区)分社队伍建设,打造党报新增长点的实践为例,分享当前背景下地市党报稳固主流媒体地位的路径。

关键词县市分社 长效机制 增长点 金华日报

近年来,金华日报报业传媒集团(以下简称金报集团)通过加强县(市、区)分社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与各县(市、区)党委政府的合作。此举让金报集团的新闻报道更接地气,拓展了金报集团的发展空间,巩固了党报的舆论主导地位。在当前不少地市党报经营困难的大环境下,金报集团的经营收入总体稳定,其中作为金报集团龙头的《金华日报》经营收入一直在稳步增长,成为全国地市党报中为数不多能够保持经营收入稳步增长的报纸之一。

一、行业现状:三大因素影响分社队伍稳定

不久前,在一家地市党报某县市分社当记者的小张辞职了。在此之前,小张已在这个分社工作一年多,承担分社部分常规稿件的采写任务。一年多来,小张勤奋好学,工作认真负责,写作水平和工作能力明显提升,完全能够胜任分社日常的新闻采写工作。尽管对于党报分社有很深的感情,但由于种种原因,小张还是选择辞职。

近年来,受经济大环境及日益激烈的媒体竞争影响,类似的人员流失现象,在不少地市党报分社频频出现。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县(市、区)分社记者的工作压力比较大。与总社记者相比,县(市、区)分社记者常常是单兵作战,工作难度更大,对记者的综合素质要求更高。由于多种原因,目前不少地市党报常常安排年轻记者或新招聘记者到县(市、区)分社进行锻炼。尽管年轻记者和新招聘记者有激情、有活力,但在工作经验方面并不占优势,到县(市、区)分社工作后,往往需要经历一段磨合期才能走上正轨。在此期间,如果不能顺利度过磨合期,就会让年轻记者和新招聘记者萌生退意,影响分社队伍稳定。

(二)县(市、区)分社记者学习交流的机会更少。在县(市、区)分社工作,记者平时的采访对象大多局限于县(市、区)级层次,接触高层次采访对象的机会不多。同时,由于人手比较紧张,县(市、区)分社记者往往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因此外出培训、交流学习的机会和时间更少一些,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分社记者业务能力的提升。

(三)一些分社记者更愿意留在地市级城市。在我国现有的行政体制中,地市级城市的各种资源更加丰富,生活、工作更加方便。与地市级城市相比,县(市、区)级城市的城市品位、居住环境等方面普遍存在一定差距,这导致不少地市党报的记者更愿意留在总社工作,而不愿意去县(市、区)分社。另外,一些记者原本已在地市级城市安家,去分社工作后,由于离家比较远,平时无法兼顾家庭,难以安心工作。

二、金报做法:建立分社采编队伍长效激励机制

金报集团现有永康分社、东阳分社、金义都市新区分社、金华开发区分社、金华日报义乌新闻中心5家县(市、区)分社(新闻中心,下同)。这些分社所在的县(市、区),是金华经济最活跃的区域。在全国县域经济专业研究机构发布的《2015县域经济发展报告》[1]中,公布了第十五届(2015年度)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县,义乌位列全国第九位,永康居第七十四位,东阳居第八十位。另外,金华开发区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金义都市新区未来将与金华市本级和义乌市区共同形成浙中城市群核心区,成为浙江省第四大都市区和带动浙江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近年来,在金报集团的统一指挥下,金报集团各分社围绕所在县(市、区)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区域经济特点,在新闻创优和经营创收方面取得可喜成绩,县(市、区)分社已成为金报集团新的增长点。

在新闻创优方面,最近3年来,由金报集团县(市、区)分社采写的新闻报道多次获浙江新闻奖以上奖励,其中,浙江新闻奖一等奖3篇、中国新闻奖二等奖1篇。在经营创收方面,金报集团建立了由集团主要领导牵头、各县(市、区)分社密切配合的协作机制,加强与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合作,推出全覆盖式的《金华日报》县(市、区)专版,为《金华日报》经营收入稳步增长打下坚实基础。

县(市、区)分社要顺利开展工作,队伍建设是关键。在加强县(市、区)分社队伍建设方面,金报集团主要采取了以下举措:

(一)相关考核政策向分社采编人员倾斜。为鼓励更多优秀采编人员到分社工作,不断优化分社人才队伍结构,金报集团专门出台相关文件和考核办法,对采写自县(市、区)一线的稿件给予一定的考核加分,以鼓励更多采编人员深入基层一线,采写出更多优质、鲜活的新闻作品。同时,在金报集团中层干部选拔和每年一次的金报集团首席记者、首席编辑评聘时,有分社工作经历的优秀员工可优先考虑或享受一定的加分。

(二)在分社人员选聘时,优先从县(市、区)籍贯的优秀员工中挑选,做到工作、家庭两不误。金报集团现有的永康分社、东阳分社、义乌新闻中心,分社社长和新闻中心主任籍贯分别为永康、东阳、义乌,他们既熟悉当地的实际情况,又有丰富的人脉资源,因此开展工作时具有明显的优势。另外,在选聘其他人员时,也尽量从当地籍贯的采编队伍中挑选,从而能够保持分社队伍的总体稳定。

(三)推动分社与总社之间人员有序流动。近年来,金报集团不断强化集团大局观念,在内部人员岗位调整时,积极打破集团下属各子报、部门之间的壁垒问题,逐步完善人员有序流动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业创新热情。此举在吸引更多优秀员工到分社工作的同时,也给了优秀分社员工更大的成长空间,推动金报集团人才队伍工作朝着健康、可持续的方向稳步前进。

三、三点建议

(一)建立定期双向交流机制。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不少在地市党报总社工作的采编人员之所以不愿意到分社工作,主要是担心到分社工作后没有机会重回总社,因此心生顾虑。尽管目前不少地市党报建立了相关激励机制,对分社采编人员给予相关政策倾斜,但对于员工最关心的多长时间可以回总社问题没有明确规定,导致不少采编人员不敢贸然到分社工作,更不敢主动请缨。因此,建议地市党报借鉴教育、医疗系统的“下乡支教”“送医下乡”经验,在深入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后,及时出台定期双向交流政策,对于总社采编人员自愿到分社工作,可以设置一个明确的年限。到期后,采编人员可以选择回总社,也可以在自愿的基础上继续留在分社。这样,就能彻底打消采编人员的后顾之忧,激发更多的采编人员到分社工作,有效解决分社人员不足、人心不稳等问题。

(二)为分社员工创造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由于平时都在县(市、区)工作,分社采编人员普遍缺少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同时,由于多数分社一线采编人员平时不参加总社每周的评报活动,因此普遍缺乏业务探讨氛围,不利于分社采编人员业务素质的提升。建议今后地市党报在安排员工业务培训时,适当向分社一线采编人员倾斜,对于工作业绩突出的分社采编人员,可每年奖励1-2次外出学习交流的机会。

(三)增强分社员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由于交通、通讯等方面存在诸多不便,不少分社员工平时很少到总社参加活动,对总社比较陌生和疏远,缺乏对地市党报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议地市党报工会、团委等部门平时多开展一些员工活动,特别是要吸引更多的分社员工参加总社组织的相关活动,让分社员工有更多机会学习地市党报的优良传统,感受到地市党报大家庭的关爱和温暖,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扎根基层、乐于奉献的优良传统,推动分社各项工作健康发展,为地市党报转型升级承担更多的责任、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是《金华日报》义乌新闻中心副主任、主任记者)

【注释】

[1]中郡研究所.《2015县域经济发展报告》.[OL].广西县域经济网http://www.gxcounty.com/news/qgdt/20150901/111544. html

编 辑梁益畅 46266875 @qq.com

猜你喜欢

增长点长效机制
构建长效机制推进扫黑除恶治理常态化
关于构建审计整改长效机制的思考与探索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打造新经济增长点中国发力环保产业
信息安全,智能手机的新增长点
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策略及其涉及的领域分析
治理校园欺凌需要长效机制
供给侧改革——农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为资源下沉建长效机制
把应急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