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组工干部需要不断提高文稿写作水平

2016-06-11王延诏

经营管理者·下旬刊 2016年10期
关键词:特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互联网

王延诏

摘 要:衡水市特色文化资源丰富,目前传统的宣传策略制约了本市特色文化的宣传。随着互联网、无线通信等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媒体、手机媒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推广提供了新的表现形式和媒体形态。

关键词:互联网 非物质文化遗产 特色文化

自20世纪末以来,文化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成为国民经济最具潜力的增长点。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把大力发展文化作为扩大自身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手段。随着互联网、无线通信等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传播以其无可比拟的时效性、无所不在的影响力,在信息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电脑网页、手机互联网、微博、微信、QQ等已成为我市民众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渠道,为本市特色文化的宣传、保护和传承开拓了广阔的空间。

一、“互联网+”的内涵

易观国际集团董事长于扬在“2012 易观第五届移动博览会”上指出互联网将成为下一个社会基础设施,世界上任何的传统行业和服务行业都应该被互联网改变。互联网可以“+ ”所有的传统行业,门户网站是互联网+传媒,淘宝是互联网+零售,QQ是互联网+通信等。现在互联网+的行业主要有通信、零售、物流、餐饮、传媒、出版、制造、金融、教育等领域。相比传统的信息传播方式,“互联网+”的宣传方式具有时空自由、形式丰富、互动性强、渠道广泛、覆盖率高、性价比高、推广方便等优点,在现代传媒产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在信息传递上具有绝对优势,能够加速信息传播的效果、效率和范围,有利于提高媒体的吸引力、影响力和监控力。

二、衡水特色文化发展状况

衡水市特色文化资源丰富,深州形意拳、武强年画、衡水内画、衡水法帖雕版拓印技艺、衡水老白干传统酿造技艺6个项目入选国务院公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习三内画公司入选国务院公布的全国首批非遗保护示范基地。此外比较知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侯店毛笔、宫廷金鱼、饶阳雕塑等,这些都是衡水的精神文化标识。近年来,衡水市紧抓文化产业大发展的良好机遇,立足本市文化资源的特点,大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开发和利用工作,初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但是,从各大媒体的城市宣传中可见,衡水的城市宣传广告很少,针对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宣传产品更是少之又少。各种文化讲求一脉相承,非物质文化尤甚。民间艺术、民俗文化、民间技艺自产生之日起就以口传心授、言传身教为主要传承方式,传统的宣传传承方式跟不上经济的发展,使得美好的文化正在逐渐远离人们的生活。忽视对文化产品的宣传,是它在历史长河中易于被湮没的主要原因。新媒体传播的高效、快捷在文化传播领域有其与生俱来的优势,如何发挥互联网等新媒体的优势,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略尽绵薄之力,成为摆在面前的重要问题。

三、衡水特色文化宣传保护策略

1.促进数字化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建设。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 《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 以多媒体数据采集、存储、传输、展示、以及网络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图形图像处理等技术为支撑,通过影像拍摄、声音录制、动画制作、三维建模等方式,可以真实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文化形态、艺术特征、发展历史、表现手法等通过数字化的方式记录下来。营造出形象、逼真的展示效果,原汁原味地留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貌。通过动漫、微电影等娱乐性较强的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进行生动展示,更能增强普通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和关注度。如《功夫熊猫》对中华武术这一非物質文化遗产和中国形象大使熊猫的刻画;北京奥运期间的老北京宣传片等都能使用户在轻松娱乐的情况下对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数字化的资源既能永久保存、方便存储和查询,又能突破时空限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形式更加生动活泼,形式多样,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效果。

2.利用互联网拓展宣传渠道。网页、博客、微博、论坛、QQ等互联网产品具有超媒体、互动性、自主性、传播便捷和信息海量等优点,超越了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等传统传播媒介的束缚。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更加生动立体的知识体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信息介绍、参观展览、欣赏藏品、浏览新闻、查看活动资讯、参与学习讨论甚至购买产品。超媒体的展示形式方便用户在不同栏目和页面之间自由穿梭链接,用户可以根据自己兴趣,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思路,主动且有选择地开展阅读。用户通过互联网的通讯功能,方便快捷地进行信息生产和传播,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和推广工作,实现跨时空、跨地域传播。总之,互联网打破了传统信息传播模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手段和传播内容有了全新的丰富和扩展。2006 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首个国家级门户网站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正式开通后,各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门户网站相继建立并陆续投入非遗宣传保护工作。衡水市也应大力加强民间的非遗传承人、政府职能部门、学术界、新闻媒体、社会团体等各界人士的通力协作,深入分析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和社会文化氛围,共同制定非遗宣传网站的内容结构、栏目设置、版面布局、以及网页风格,创办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非遗网站。加深公众对非遗知识的了解,营造良好的非遗保护氛围,通过公众的反馈信息,更好地组织建设非遗网络资源。

3.利用智能手机扩大传播范围。智能手机携带方便、功能多样、交互便捷,上网不受时空限制,在信息获取上相比电脑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可以使智能手机中的内容更好、更容易被广大用户观看和欣赏,可以很方便地让消费者与其它用户即时在线交流和沟通,这就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通过手机铃声、手机微信、微博、手机网页、手机报、手机广播、手机电影等丰富多样的形式,广泛传播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内容,有利于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手机用户中的影响力,增强受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可以较好地达到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范围和加强其影响力的目的。中国戏曲协会和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推出的“戏曲彩铃”项目,“手机学国学”项目可以给我们很好的启发。

4.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联合共赢。互联网、智能手机等新媒体有着广大的用户群,尤其是年轻一族,它的互动性、便捷性、主动性、时空自由等优点,在扩大传播效果、拓展传播范围方面是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传统媒体广大的受众群和普遍性也不容忽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和宣传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应该各展所长,互相融合。如拍摄非遗项目的传承之路、艺术名家的传奇人生、艺术产品的展示简介等宣传片或微电影,通过电视台、车载移动电视、车站和地铁等的LED、互联网、微信等媒介播放,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范围和影响能力。

参考文献:

[1]曹学娜. 推动传统文化在网络文化中的传承与发展[J]. 理论探讨,2010,04:60-63.

[2]刘金婷. “互联网+”内涵浅议[J]. 中国科技术语,2015,03:61-65.

[3]李娜,王丹凤. 衡水冀派内画产业化现状与对策[J]. 大舞台,2013,11:247-248.试

[4]李微,余建荣.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传播策略[J]. 新闻知识,2014,02:48-50.

[5]郑春辉,朱思颖. 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传播方式研究[J]. 文化遗产,2013,05:26-34.

※基金项目:衡水市社科联2016年度衡水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互联网+”背景下衡水特色文化宣传对策研究(2016060)(课题组成员包括:刘巧丽、王娜、张晓星、许坦、葛雯雯).

猜你喜欢

特色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互联网
文化引领,构建和谐,实现园所特色发展
浅谈农村小学特色文化建设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财经类高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实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