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为何有个德国名字叫“毛奇”

2016-06-11

党史天地 2016年15期
关键词:杨开慧学友外号

1910年秋,毛澤东离开韶山冲去湘乡东山高等小学堂读书,因其仰慕梁启超(号任公)的犀利思想和泼辣文笔,便以“子任”为笔名,其意为以天下为己任。当时,毛泽东还有个“毛奇”的外号。这个名字本是德意志建国时一位赋有文韬武略的著名将军(德文为molkt,音译为“毛奇”),同学们给他取了这个语意双关的外号,表明学生时代的毛泽东志向非凡,才华超群,深受学友们的爱戴与推崇。

1929年7月至10月,毛泽东离开了红四军领导岗位,去福建农村治病疗养,他化名为杨引之。当时,毛泽东提出的建立和巩固农村革命根据地等正确观点,未被党领导理解与接受,于是毛泽东隐退闽西,审时度势。其“引”为“隐”的谐音。1936年8月,毛泽东在延安写信给国民党统治区的老同学易礼容,署名“杨子任”,意在希望对方和自己一道为拯救中华民族而共同努力。以杨姓则寄寓了毛泽东对杨开慧的无限深情。

(摘自《人民周刊》廖子季/文)

猜你喜欢

杨开慧学友外号
妈妈有个外号
绵绵古道连天上
爱起外号的小瓢虫
科学故事 学友动漫
保姆孙嫂:与杨开慧同甘共苦
保姆孙嫂:与杨开慧同甘共苦
張学友『我醒着做梦』
我爱毛泽东
调皮的小河虾
我的外号谁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