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扬州口头文学及其传承与保护

2016-06-08陶露露

科技视界 2016年14期
关键词:文化保护传承

陶露露

【摘 要】本文总体来说分为两大部分,探讨的是扬州方言中的语音特点以及扬州口头文学的形式与特色。方言是口头文学的载体与重要组成,而口头文学又是方言的不同表现形式,所以二者密不可分。本文主旨是揭示扬州本土文化的特色与魅力,引起人们的共鸣以及对于传统本土文化的保护。

【关键词】扬州方言;口头文学;文化保护;传承

扬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不仅是物质文化遗产,更有许多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时代变迁,有许多珍宝无可奈何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消磨,但也有许多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沉淀,得到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扬州的口头文学就是得到传承的珍宝,在今日,也是值得研究与保存的。口头文学的载体不是固定的实物,极易改变或失传,但其中蕴含着的是扬州历史的精粹、文化的积淀与展现,更加需要现代人的保护、珍视与传承。本文主要着眼于扬州口头文学中方言的语音特点与文学内容特色的研究。

1 扬州方言语音特点及其变化

扬州位于江苏省中部,在长江以北地区,是苏北的门户。唐时代的扬州十分繁华,当世有“扬一益二”之称,其经济文化处于中心地位,但明清之时要冲之位逐渐削弱。如今扬州的管辖区是两区两县三市,分别是广陵区、郊区、宝应县、邗江县、仪征市、高邮市、江都市。

扬州方言是江淮方言的重要代表,而江淮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次方言。对于扬州方言的音系,在1960年出版的《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中,将其描写为17个声母,46个韵母,5个调类。由于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扬州话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影响,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老年人、中年人以及年轻人所说的扬州话也在发生着变化,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比如[n]和[l]的区分,有研究表明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容易做到区分,这也表明未来会有更明显的区分趋势。

关于扬州方言的变化,不外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内在因素主要是由于语言内在结构的变化,人们的发音变化,语言在历史演变中发生特定的改变。而外在因素是外来方言的影响,比如普通话的普及,使得扬州话有些方面会趋向普通话,这也是扬州话演变的一大重要原因。而说话者也就是扬州话载体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也影响其对普通话的认同,从而影响扬州话的变化。至于受教育程度影响扬州话,主要是由于口语与书面语的不同,同样的字会产生变读:比如硬,书面语中读作[iη]①,而口语中读作■。口语使用时语音形式较稳定,不易产生变读,而书面语使用频率过高会产生变读,因为它要受到共同语的影响。

虽然扬州话出现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但仍保持着自己的语音语系特点,我们作为传承者也不能将二者割裂,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但也要保留原本特色是最好。

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扬州方言的语音上,是由于方言与方言之间、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差别,首先体现在语音上,其次才是语法。但是扬州方言的语法也具有鲜明的特点,比如“VP?不VP?”、“可VP”②,这两种形式的反问句就在扬州话中同时出现了,是别的方言中所没有的,扬州人口头上会问“你洗不洗澡?”、“你可洗澡?”。

关于扬州话的保护和发扬,有“江苏语言与文化资源库”专门收录了正宗的扬州方言,有文本朗读形式,还有就是我们所研究的口头文化形式,诸如扬剧、扬州评话、扬州清曲等。

2 扬州方言与民俗

方言通行于其产生的特定区域,承载着这一区域的文化与历史,是地方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民俗文化由方言表现出来并由其承载与传承,能够表现当地文学的特点。扬州人的生活、交流离不开语言,文化是内涵,方言是工具、是载体,与民俗文化息息相关而又不可分割,保护民俗、传承民俗文化也是对方言的保护与传承,反之亦然。

扬州在古代有多个别称,公元589年,隋文帝改名为扬州,而后隋炀帝开通了大运河,扬州自此成为南北枢纽要地,也逐渐进入最繁华的阶段,扬州话也一度成为了江淮地区的官话,扬州方言也成了扬州的一张名片,反映了扬州的经济文化发展。对于今天的我们,也可以通过有特色的方言词汇感受生动活泼的扬州民俗文化。

扬州方言的语调抑扬顿挫,发音淡雅舒畅、生动有趣。扬州方言词汇也能表现出扬州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俗文化。

比如扬州自古就有“早晨皮包水,晚上水包皮”之说,“皮包水”意指吃早茶,“皮”就是指胃,吃早茶是老扬州一天生活的开始,大家都进入茶社吃各种茶点,为新的一天补充能量。而“水包皮”是指进浴室洗澡。慢生活的扬州人在浴室里很会享受,不仅是泡澡,还要修脚、捏脚、刮脚、捶背,品茗、理发、刮胡子以及闭目安神。老扬州爱休闲享受,在缓慢的生活节奏里安度生活,相比那些快节奏的大都市,多了一份生活情趣。

扬州的节庆也有许多的习俗,最重要的是春节。“过年”在扬州是从冬至开始,俗称“大冬”、“过小年”,要烧纸钱祭拜先祖,全家聚在一起吃汤圆、吃南瓜免灾。到了腊八要吃腊八粥,家家户户自己熬制,各寺庙也会派发腊八粥。腊月二十四俗称“老年根”,是送灶的日子,这一天人们也要大扫除,俗称“掸尘”。除夕时,家家户户都在每扇门上贴上买的或写的对联。除夕晚上吃团圆饭,长辈给小孩子压岁钱,还要在临睡前在小孩枕头下放上“压岁果”,是为了让小朋友第二天早上起床后不要乱讲话。

扬州的方言词汇里蕴含着很多的典故,体现了扬州的民俗文化,我们能从中探讨到淮扬地区的饮食文化、老扬州的生活习俗还有人们之间往来的礼仪,以及节日庆典人们的习俗、礼仪与禁忌。扬州还有很多方言词汇是劳动人民根据当地特色而发倔出来的,可能是有关扬州地区的天气、或是地理,以及农作物、农副产品的生长,这都是扬州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智慧及无私的推广与传承,这样才有了如今我们十分丰富的方言,这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独一无二并且无法模仿的。

扬州也有许多有趣的谚语,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也体现了扬州人的生活智慧,比如“落灯三日后,方思旧营生”、“一场秋雨一场凉”、“会斗的公鸡少尾巴”等等,采用丰富的句法结构,单复句皆有,这些言语被老百姓口口相传,意思简洁明了,易记颂、好上口,这都是劳动人民在平常的生活中观察发现并总结出来的窍门,凝结着扬州人民的智慧与情感,反映了当地的地理、气候、人文特点,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3 扬州方言与扬州曲艺

能反映扬州民俗特色的不仅是谚语,地方曲艺更是极具欣赏性。扬州的曲艺艺术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扬州文化的展现,集结了曲艺表演者的智慧与努力。追溯到唐朝乃至清朝,扬州的经济发展促进了其文化的发展,一大批个体劳动者或者是商人等向扬州集中,促进了专职艺人的孵化,给了艺人定居从业的安定之地。

扬州方言是扬州曲艺形成与传播的基石。据说20世纪50年代也曾有过“南曲北唱”的尝试,但以失败告终,曲艺由当地方言演绎才会具有其独特的味道,由当地人聆听自己的乡音才会更有感触,且能理解曲艺中所表达的内涵与文化特点。

清代扬州评话繁盛,运用扬州民间的方言,描绘扬州市民的日常生活,表现力丰富,生动活泼,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最独特的书目有《清风闸》反映了清代扬州的社会生活,还有《飞跎传》,集结了扬州方言之大成,讽喻社会时弊,是扬州评话独有,具有独特色彩,别家无法比拟。

扬州评话使用地道的扬州市井方言,最独特的种类是市井小说,充满平民趣味。比如《清风闸》就是作者浦天玉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题材而写成,而后来扬州人余又春又将其改进与编写,根据自己的见闻与看法,写成了《皮五辣子》,造就了一幅扬州的历史风俗画卷。《皮五辣子》这部作品反映了人们的喜恶爱憎,适应人们的道德审美,对假恶丑的抨击与讽刺。评话中的俚语、俗语也尽显生动风趣的特色,极具地方特点,还有很多对日常生活的细致描写、节庆特色与喜好禁忌的叙述,以及对于扬州人衣食住行的展现、物质文化的描摹,营造了雅俗共赏的氛围,这都是扬州文化的缩影。

但是清代扬州评话的中心地位,到如今已经逐渐下降,主要原因是由于语音的演变,以及形式的变化等。当然也不能排除扬州经济地位的下降和交通要冲地位的丧失。如今,评话艺人应取别家之长处,补自己之不足,继续评话艺术的传承与发扬,让扬州评话艺术再放光芒。

扬州清曲是扬州口头文学的典型代表,源远流长且具有影响力。它始于元,形成于明,在清代康熙、乾隆年间达到鼎盛。在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扬州清曲选用当地小调,有强烈的地域性色彩,曲词的题材也十分广泛,类目众多。扬州清曲的音乐最具有价值,它汲取江淮一带俗曲、民歌的滋润,后逐渐发展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地方魅力,鼎盛时期有“千家养女先教曲”的风气,可见人们的追捧程度。扬州清曲被广为传播,不少小曲曲牌流传到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同时也被其他地方曲艺所借鉴。但扬州清曲也不断吸取外地小曲的长处,发展完善自身。由此可见,扬州清曲的发展是在交流中不断完善的,在未来的发展中,扬州清曲还是要采用开放的态度,汲取各家之长,形成自己的特色,同时也不要吝啬将自己的长处与别家分享。

扬州清曲的演唱者以男性居多,演唱方法有“窄口”与“阔口”之分,“窄口”是指男性模仿女性腔调演唱,“阔口”则指男性用自己本身的声腔来演唱。清曲的题材可以是情节较多的故事比如《三国志》、《红楼梦》,难度较大的有《九腔十八调》。清曲的伴奏也十分富有地方韵味,有二胡、琵琶等弦类乐器,也有檀板、瓷盘、酒杯等打击类乐器。

扬州清曲的代表作品是大家所熟知的《茉莉花》,这是新四军的文艺兵根据扬州民歌《鲜花调》所改编的。用扬州方言演唱,最具韵味,聆听乡音令游子涌起无限思乡之情。

扬州清曲不仅是扬州当地的珍宝,也是世界音乐界的珍贵音乐遗产,如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已经年岁渐长,很多绝技面临失传的境地,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刻不容缓,扬州清曲的曲艺传承人也应发扬清曲艺术,号召更多人加入保护的队列之中。

扬州清曲广为借鉴,其中的很多曲牌也被本地的扬剧所吸收。

扬剧是江南地区的曲种之一,发源于扬州。扬剧是由“花鼓戏”和“香火戏”为基础,又吸收了扬州清曲、民歌小调而得到发展。扬剧的唱腔只分男、女腔,唱腔曲调有100多种,但常用的只有20多种。扬剧的音乐是联曲体,它的唱腔曲调兼具花鼓戏的细腻柔软与香火戏的粗犷豪放。扬剧一方面集成了本地乱弹和花鼓、香火、杂耍等艺术传统,又从流行的弋阳、昆曲、徽调等戏曲吸收养分。它的曲牌也是集各家所长,但以扬州清曲占主要地位。

扬剧的角色行当分为生、旦、净、丑。扬剧的角色行当包括其动作身段、脸谱化妆、服饰扮相借鉴了京剧、淮剧、越剧的长处,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特点,保留着花鼓戏的朴素,保留了扬州方言独有的韵味。扬剧的经典作品之中也有《皮五辣子》,另外还有《巡按还乡》等,都是十分出色的曲目。

扬剧也收录在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是扬州口头文学的组成部分,传承与保护扬州的口头文化,也需要加强对扬剧的宣传与保护,培养更多的扬剧传承者,使本土文化再放光辉。

扬州弹词也是极具扬州地方特色的口头文学形式,但它的流传与影响范围不如别的艺术形式广泛,一方面的原因是因为其对于弹唱的要求过高,难以引起一般人的共鸣。关于扬州弹词的起源还是一个谜,大约始于明末清初,以明代俗曲为基础并演变而来,吸收了南北曲和地方戏曲。

扬州弹词的内容主要是写景抒情、咏人叙事,有长篇书目的说表、场面的描绘、还人物的心理描述,这些都是一人完成,很考验表演者的功底。表演者的技术上基本要求是“说、表、弹、唱”,要做到角色转换自如,既要有客观评述,也要表演出人物的状态与情感,还要跳脱于场景的描绘与静态景物的渲染,“快而不乱、慢而不断”是弹词表演的基本要求也是其特色。

扬州弹词以琵琶伴奏,表演者自弹自唱,弹奏只是说表的辅助,其表演形式与评话大致相同,但是弹词更讲究腔调的标准,并且动作幅度很小,重在面部的表情。

扬州弹词经过艺人的不断努力,在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的传统书目《珍珠塔》、《白蛇传》、《二度梅》等,内容主要是家庭社会生活,还有才子佳人的故事,以及迎合人们善恶观与审美观的惩恶扬善的故事。扬州有很高造诣的说书艺术家有张敬轩、张幼夫、张继青、张慧侬等,其形成了“张氏弹词”,此外还有周庭栋和孔庆元为代表的另两派。如今受现代流行潮流的影响,扬州弹词这门说唱艺术受到了冲击,传统曲艺需要挽救、需要传承,作为当地人更有责任承担这份义务。

4 结语

扬州的口头文学,承载着扬州的方言韵味,承载着文化的特色,承载着音乐的魅力。研究与探索当地的口头文学,可以领略方言的魅力,这也有助于语言的研究。口头文学是流动着的文化珍宝,蕴含着当地历史的多彩花卷,蕴含着人文的特色、民俗风情,音乐艺术与说唱艺术也极为珍贵,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缔造更时尚的潮流。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着人们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在这个物质、精神文化传播迅速的时代、人们审美逐渐趋同的时代,我们可以感受地方文明的魅力,感受地域性文化的美,在世界大同之中感受别样的独特。个体的各具特色才能造就整体的博大与丰富多彩。我们的研究,旨在唤醒人们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挽救濒危的文化遗产,让扬州人都能了解并且发扬自己的传统文学。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OL].

[2]江苏和上海方言调查组.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M].江苏人民出版社,1960.

[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商务印书馆,1980.

[4]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M].高等教育出版社.

[5]王世华.扬州话音系[M].科学出版社,1959.

[6]陆勤.近五十年来扬州方言语音变化研究[OL].中国知网,2003.

[7]董国炎.扬州评话论纲[J].扬州大学学报,2004.

[8]从评话〈皮五辣子〉看扬州传统文化刘琉[OL].中国知网,2007.

[9]朱韦巍.浅论扬州方言词汇的民俗文化[J].语文学刊,2014.

[10]朱韦巍,刘冬冰.扬州方言词汇中的地域文化因素发探[OL].中国知网,2013.

[11]董国炎,李建明.论扬州评话语音的历史演变及其得失[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注释:

①国际音标[Z].

②英文缩写表示副词[Z].

③俚语,语气词,表示惊叹[Z].

[责任编辑:王伟平]

猜你喜欢

文化保护传承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