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寻常大院内的中国美术传奇

2016-06-08李晶晶

三联生活周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叶浅予张仃艺专

李晶晶

“大雅宝胡同甲2号”是一个只有在特殊历史阶段的中国才可能出现的罕见“盛况”,对20世纪中国美术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与影响。自上世纪40年代末起的数十年来,“大雅宝胡同甲2号”如同一所“文化家园”,聚集、见证了众多20世纪艺术大家的艺术人生。

若让时间倒退60年,回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北京,漫步在东城区,可能会无意踱入一个普通寻常的大院,若四下打听,便会知道这是中央美术学院的教职工宿舍。这里住了十几户人家,老老少少,欢声笑语,一片和谐。大人们用自己的青春、热情与才华撰写着中国美术的辉煌篇章,同时他们也悉心关注着下一代的成长;天真无邪的孩子们被大人们的奋斗精神所感染,一起读书、画画,在这个胡同里度过金色童年,共同成长……这就是大雅宝胡同甲2号的故事。

这个故事里的主角个个名声如雷贯耳:齐白石、徐悲鸿、李可染、吴冠中、李苦禅、张仃、董希文、叶浅予、周令钊、侯一民、彦涵等,也正是他们创造了20世纪中国美术的传奇。

1946年北平艺专请徐悲鸿先生来主持。他刚接管北平艺专时,工作繁忙。徐悲鸿的夫人廖静文女士,便扛起了帮助老师们找宿舍的重担。她坐着黄包车,一处一处跑,一处一处看,最早的北平艺专教职工宿舍便选在了大雅宝胡同甲2号。大雅宝胡同这个宿舍实际上是四个连在一起的院,各家的大门都是敞开着,孩子们可以从前院看门的赵大爷家,跑到李可染家、李苦禅家、董希文家、张仃家、黄永玉家等。

“据我母亲说,可染先生当时和苦禅先生是邻居,两个房子墙中间还有个洞,小孩子可以钻来钻去。”徐庆平先生(徐悲鸿之子)回忆道。张郎郎先生(张仃之子)记得李可染家就只有一张桌子,吃饭、画画、写字都是它。李苦禅家有两间,但是一间里面只能放一张床,给他妈妈住,另外一个叫“一明一暗”,就是一个厅加上一个卧室,加起来只有三四十平方米。挨着他们的就是董希文家,当时有两间,加一个厨房,就只有这么小的房子。1953年董希文画《开国大典》,这幅画描绘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一刻,为董希文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当时家里根本搁不下,董希文借了别人的家来画。但就在这样的居住条件下,各位大师创造出了20世纪中国美术的传奇。

李可染的艺术潜力是被徐悲鸿在一次重庆的画展上发现的,称李可染将徐渭在花木上的自在、独创风格运用到了人物画上,形成了以前没有的画风,遂邀李可染来北平艺专,并将齐白石和黄宾虹两位老师介绍给李可染。张郎郎回忆说:“我早晨起来上学,很早就看到他在画画,我就趴在窗户上看半天,他都不觉得,因为特别专注。”李可染心中充满了对国画革新求变的追求。张郎郎说:“那段时间,我父亲每天推着自行车和李可染从大雅宝走到中央美院,一路上就商量中国画如何改革。国画的山水到了清朝的四王之后就走进了死胡同。后来他们顿悟,西方现代艺术和中国画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印象派拿起画板走进自然,过去国画都是属于心中的画,没有直接摹写大自然,大家都是照着芥子园画谱画就完了。”

李可染画作《漓江帆影图》(68.5厘米×90.5厘米,1985年)

张仃、李可染、罗铭三个人在1956年去江南写生,和莫奈他们的想法一样!这样一去画就找到感觉,后来在北海办了画展。这是中国国画近代史的一个转折点,在现代画上走出了新的道路、新的改革。

徐庆平回忆道:“李可染他们去江南写生,条件是很艰苦的。回到北京的时候,鞋都是破的。但在艺术成就上,却为国画辟出了新的道路。”李可染一生十分谦卑,他自己曾说:“我从来不满意自己的作品。即便再过一百年,只能好一些。”

这个时期在大雅宝胡同甲2号院内,李可染完成了《工农劳模北海游园大会》《漓江帆影图》,还有张仃的《苏州庭园》、叶浅予的《北平和平解放》、董希文的《百万雄师下江南》、侯一民的《刘少奇与安源矿工》、吴冠中的《交河故城》等作品,影响了一个时代。1957年夏天,叶浅予和张仃、黄苗子等人结伴西行,并在山西芮城永乐宫临摹元代壁画,当时陆鸿年、王定理正按美院中国画系叶浅予等领导安排带学生把整座永乐宫壁画摹完,为永乐宫迁址搬装壁画而精心工作,元代永乐宫壁画的魅力使美术界及美院的教员、学生深为震撼。永乐宫壁画构图严谨、笔法简练,以自然景观场所区隔人物活动为其特点。叶浅予在《北平和平解放》这幅政治题材作品中,非常巧妙地运用这种手法,还吸收了很多民间年画和宗教水陆画中多维空间的表述技巧,以更充分地渲染炽烈的热闹气氛。这幅作品应该是民族、民间和时代、生活相结合,成为和谐统一的典范佳作。

上图:1950年,在大雅宝胡同甲2号庆祝白石老人九十寿辰合影。(左5)齐良迟(齐白石四子)、(中)齐白石、(前)李苦禅、(左7~11)廖静文、徐悲鸿、齐良已(齐白石五子)、李可染、王朝闻、(右1)李瑞年、(右2)叶浅予、(右4)滑田友(李苦禅之子李燕提供)左图:香港会展中心举办的“大雅宝胡同甲2号——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的传奇”展览现场

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理事长李小可,多年以来都希望能够以“大雅宝胡同甲2号”这个院子为题做一个展览,以表达对20世纪这些平凡而伟大的艺术家们的敬意。怀着这样的初衷,加上适逢佳士得立足亚洲30周年,佳士得拍卖公司得到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的支持,共同主办“大雅宝胡同甲2号——二十世纪中国美术的传奇”展览,将这些感人的故事以及30多幅大师们的不朽作品一同展现在亚洲的国际舞台上,并与已经长大了的大雅宝胡同孩子们一起回溯那段历史。展览展出了曾经居住在大雅宝胡同甲2号里的主要艺术家的代表作品,以及艺术家们人际交往、艺术共事和时代背景等相关故事、文献资料,为我们揭开了传说中的大雅宝胡同甲2号这所“文化家园”。

徐庆平打比方说:“一讲到巴黎两大艺术中心,人们就会想到洗衣船(即巴黎蒙马特高地上的一所破破烂烂的楼房),毕加索等现代画家都曾在那里住过;还有另一个地方叫作蜂窝,在巴黎蒙巴纳斯的一片楼房,里面都是如鸽子笼般的小屋子,当年住着贫困的画家。这两个破旧的地方,却永远留在艺术史上,就是因为现代艺术的起步、变革从这两个地方开始。中国要找一个这样的地方,那一定就是大雅宝胡同甲2号,因为它是集中北平艺专、中央美院的画家大师最多的地方,为20世纪中国美术带来最大贡献的地方。”

时光荏苒,现在的大院基本上没有了当年的模样,可“大雅宝胡同甲2号”却成为一个永恒的代名词,专指那些曾在那里奋斗、成长过的艺术家及他们的孩子们。这是一个让人肃然起敬的人群,值得让全球所有对中国艺术感兴趣的人去聆听他们的动人故事,从而了解这群人对艺术的执著追求,体会这群人纯朴真诚的情感,敬慕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

“大雅宝”的艺术家们有着不同的艺术道路和观点,却互相尊重、理解,不但创造了让人称奇的、中国童话式的美好的“大雅宝胡同甲2号”,更一起创造了20世纪中国美术的辉煌。而作为文化的继承者与开拓者,其中的大部分人却被渐渐遗忘,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此次展览旨在通过相关文献的呈现回溯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的重要一页,以此为美术史的研究提供更多材料与角度。展览致力于描绘出一个鲜活的“大雅宝胡同甲2号”,这也是对这段历史的首次梳理和集中呈现。

猜你喜欢

叶浅予张仃艺专
舞蹈人物
影像
徐州艺术专科学校研究
莫忘初业第一程
——早期北平艺专的国画课堂
当张仃走到世界美术的参照系中
新中国美术教育的奠基人——张仃
怀念张仃
纪念叶浅予诞辰110周年“潇洒桐庐”全国中国画作品展
“武昌艺专”的音乐教育
张仃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