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2016-06-06王燕民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读图能力课堂

王燕民

摘要:读图能力在初中地理中很重要,是初中地理教育活动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在初中地理考试当中很多的试题都和地图相关,如果学生看不懂或看错试题中所给的图就很容易出现问题。所以,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正确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很重要的一点。通过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地理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读图能力

读图能力是初中地理教学环节中最难的一点。初中的地理试题当中最为让学生感到无力的就是图标类的看图答题,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一直都是初中地理老师探索的问题。地图是初中地理教学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读图能力是初中学生必不可少的地理认知能力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对给出的图不能准确的进行解读,使很多初中的学生对地理的解图题都有一定程度的厌恶感和无力感,所以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一项教学内容。

一、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直观的显示事物的特征。现在的初中地理教学主要是以学习区域地理知识为重点内容。很多地区的地理位置和事物现象都通过地图呈现在学生面前,因此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在初中的地理学习中是很关键的一点。初中地理的很多教学内容都需要通过地图展现给学生,地图可以很直观显示事物的特征,从而使学生理解老师所讲的知识。如七年级地理“大洲和大洋”,老师在给学生讲七大洲和四大洋的时候如果不使用地图,学生很难理解大洋和大洲的特点,在地图中以什么方式表示。使用地图以后学生就会明白用浅蓝色表示水,用其他不同的颜色表示不同的七大洲[1]。而且还可以直观的了解到四大洲和七大洋的大致地理方位。再比如我国云南省的地形比较像一只孔雀,通过地图的使用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因此地图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可以提高学生对事物和现象的认知。

(二) 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初中地理的学习当中,老师可以通过学生学习各种地理现象和事物提高学生对地图的分析和解读,从而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和读图的兴趣。比如非洲和南美洲的地形比较相似,都像人的牙齿,区别在于非洲的右下方还有分离的一部分马达加斯加,通过对地图进行研究将需要掌握的一些地理知识传换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的形象,有助于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逐渐的学生可以灵活的将地图上的一些地区形状自然的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地理不再是枯燥的课堂。

(三) 有助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记忆。结合地图学习地理知识有助于学生的记忆。地理的学习尤其是地形的辨别很容易使学生将两个相似的地区弄混,为了方便学生记住地形,老师可以使用地图为学生讲两者之间的细微差别,如同上述所提到的南美洲和非洲,因为两个大洲的地形很相似都像牙齿的形状,从非洲多出的部分马达加斯加入手,在地图上充分的说明非洲比南美洲多一个分离的部分,在右下方。

二、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策略

(一)培养学生识别地图的能力。读图的基础在于识图,只有识别出所给的图是什么区域的图才能根据问题进行具体的解读,因此要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先学会识图。识图是做图表题的第一步,识图的时候要根据所给的信息:周围的环境、地势、气温等进一步的确认该图大致属于哪个地区。根据能看到的现象,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和过程,再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确定该图是什么地区。比如试卷上给出了一个图上面的信息有:热带雨林,那这个地区肯定在赤道附近,只有在赤道附近炎热的热带才会生长热带雨林[2]。

(二) 培养学生分析地图的能力。通过结合所给的信息识图以后,根据得出的结论对图进行分析,如可以根据平原对此地区的资源、农作物、降水量进行分析。根据所给的经纬度判断该地区属于什么气候。根据降水量和气候判断该地区属于哪一个风带。如试题2011年春,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严重偏少,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5省遭受了60年来罕见旱情;而进入6月份,随着连降暴雨,又出现洪涝灾害。结合下图1,完成问题:受灾地区主要位于A 岭—B河一线以南地区。

根据对图像进行分析可以知道答案A、B是秦岭和淮河,根据左边地图右侧分离的一个部分可以看出是我国的台湾,从而可以分析出这个图是我国的南方,再根据右边降水量和气温图进一步可以判断出该地区是我国的南方,再根据左图中W形的线是长江可以看出A和B是秦岭和淮河[3]。

(三) 培养学生的记图能力。在初中地理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最重要的关键点在于要记图,只有记住图形才可以在实际的考试中,以所记忆的图为突破点进行一步步的分析。在实际的初中地理课堂上,老师可以有意识的组织学生记忆一些地理知识和图形的训练。如黄河的图案像一个“几”字,通过这样的方式在试题中如果出现黄河,学生可以判断这个图片呈现出来的段落属于黄河流域的区域,进而可以对这个区域的降水量、农作物、土壤的类型等进行分析。再如通过“W”或“V”判断是长江,进而可以判断长江流域的主要产物等。再比如广东省的外形像大象的鼻子,黑龙江省像是美丽的天鹅等。通过这种比较生动的形象让学生在脑海当中形成一个图形的轮廓,可以使学生更容易记住地理的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读图解图能力[4]。

在初中的地理教学中地图的重要性占80%。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是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基本的教学任务与要求,只有培养好学生的读图能力,才能使学生更乐于学习地理地图方面的知识。

结束语:

在地理教学中教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少无效劳动,在教学中紧抓地图,通过师生互动的方式使地理课堂变得活跃、民主。既改善了师生关系,又提高了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生動活泼地学习,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谌洪飞.谈初中地理课堂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33):268-268.

[2]张琳.初中地理课堂中学生读图能力培养的新方式[J].新课程学习·下旬,2013(6):254-255.

[3]班鼎铭.浅谈初中地理课堂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3(22):224-224.

[4]班鼎铭.浅谈初中地理课堂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3(22):224-224.

猜你喜欢

读图能力课堂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