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贡呼都嘎锌钨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2016-06-06屹立李洋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黑钨矿绿泥石北东

屹立 李洋

摘要:内蒙古贡呼都嘎锌钨多金属矿产于侵入岩内受构造控制的矿床。矿区内地层不发育,岩浆岩大面积出露,断裂构造发育。矿体主要形态为脉状、条带状、网脉状和浸染状。矿石矿物成分复杂,既有高温热液阶段的形成的黑钨矿,中温阶段形成的银、铅、锌、铜硫化物组合,也有中低温阶段形成的黄铁矿。矿区内围岩蚀变发育,蚀变带宽度不等,但与围岩界限清晰。矿区内伴有钨矿化、硬锰矿化、钾化及绿泥石化的硅化蚀变带是明显的找矿标志之一。根据区内激电中梯测量扫面的结果,低阻高极化特征也是明显的找矿标志。

关键词:贡呼都噶;多金属矿;地质特征;找矿标志

华北板块北部大陆边缘宝昌—锡林郭勒火山型被动陆缘增生带,属于古亚洲成矿域华北地台北缘成矿省乌力吉—锡林浩特元古代、华力西、燕山期成矿带一部分,镶黄旗复向向斜之北翼。区域内华力西期、燕山期花岗岩侵入体特别发育,形成北东向岩浆岩带。区域内出露的地层主要有下三叠统三面井組(P1sm)、额里图组(P1e),上侏罗统尼玛尼吐组(J3mn),下白垩统大磨拐组(K1d),始新统宝格达乌拉组(E2b)。区域上总体构造线方向为北东向,控制着地层和岩体的展布方向;次之为北西向构造;区内主要的控矿构造为北东向断裂构造。在燕山期酸性花岗岩中及周围地层中分布着一系列铜、钨多金属矿点。贡呼都噶锌钨多金属矿既是其中一典型矿床。

1、矿区地质

地层:矿区内的地层基本不发育,仅在沟谷及山前凹地中见到大面积第四系风积冲积沉积物,为乌尔吉组黄土状亚砂土。乌尔吉组亚砂土:土黄色,成分以黄土、粉砂为主,并含有少量砾岩,厚度在几十公分至数十米。

构造:矿区内的构造主要表现为多期断裂构造,其中成矿前断裂以北东向为主,北西向构造次之,此外有少量南北向、东西向构造。北东向断裂控制着矿区内主要矿体的走向,而几组细小裂隙相互交叉形成的网状石英细脉是地表矿化的主要特征。在成矿后,北西向断裂断裂再次活动,对矿体有较大的破坏作用。

岩浆岩:区内岩浆岩最为发育,以燕山早期侵入岩为主,岩性以中粗粒二长花岗岩和花岗斑岩为主,有少量岩脉。中粗粒二长花岗岩侵入最早,花岗斑岩其次,岩脉最晚。

中粗粒二长花岗岩,岩体主要出露于区内的大部分区域,呈岩基产出,出露面积较大。岩石呈球状风化,表面呈黄褐色,新鲜面呈肉红色,中粗粒花岗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有钾长石,斜长石,石英和少量黑云母组成。

花岗斑岩,岩体在区内的中北部呈大面积出露,地表被断层切割多呈陡峭山崖。岩石呈灰黄色,似斑状结构,块状结构,斑晶矿物主要以钾长石和石英为主,大小在2—5mm左右。

2、矿体特征

矿区内的锌钨多金属矿体主要赋存在燕山早期的中粗粒花岗岩中,地表主要表现为石英细(大)脉,总体呈北东向展布。这些矿化蚀变带在地表都有较好矿化蚀变显。下面重点介绍I号矿体的特征。

I号矿体分布在矿区的西北部,主要赋存在中粗粒二长花岗岩中,呈石英大脉产出,附近花岗岩中出现许多石英细脉,走向总体呈北东40°左右,倾向呈南西,浅部倾角为40°左右,矿体的倾角向深部延伸过程中有变缓的趋势,现阶段矿体由Ⅰ和Ⅴ两条勘探线控制,浅部由坑探控制,深部由6个钻孔控制,控制矿体长度120m,最大深度108-220m(均为现阶段所控制的矿体长度和深度)。

Ⅰ号矿体在地表为石英脉和锰化石英脉,见少量的黑钨矿化和辉银矿化,深部则以闪锌矿、黑钨矿、辉银矿化为主,伴生方铅矿、黄铁矿及黄铜矿矿化。在Ⅰ号矿体地表及附近还见到褐铁矿化和硬锰矿化,在坑道内有硅化、钾长石化、绿泥石化、闪锌矿化、方铅矿化、黑钨矿化及孔雀石化。Ⅰ号矿体延伸相对比较稳定,局部有夹矸。此外,其他五条盲矿的品位都达到了工业品位,局部矿体属于富矿,只是矿体稳定程度较差。

3、矿石特征

3.1矿物种类。贡呼都嘎矿区锌钨多金属矿既有氧化矿又有硫化矿。其中氧化矿中矿石矿物主要为黑钨矿、软锰矿、褐铁矿和孔雀石等,脉石矿物为石英、绿泥石、萤石、方解石、电气石等。硫化矿中矿石矿物以黑钨矿、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辉银矿、黄铜矿为主,脉石矿物以石英、绿泥石、萤石和方解石为主。

3.2矿石化学成分。贡呼都嘎矿区锌钨多金属矿的矿石化学成分以W、Zn+Pb和Ag为主,其次为Cu、Sn,此外局部含Au。按上述元素的次序,最低品位依次为0.06%、2.05%、81.50 g/t、0.06%、0.01%,最高品位为1.33%、10.79%、738.00g/t、2.68%、0.10%,平均矿石品位0.94%、5.79%、278.80g、0.70%、0.04%。此外Au在局部矿体中富集,其坑道中组合样的品位为0.31 g/t。从目前资料来看,矿体的品位变化系数不是很大。

3.3围岩蚀变。矿体围岩蚀变主要硅化、钾长石化、绿泥石化、电气石化、碳酸盐化、萤石化及高岭土化,蚀变的宽度不等,大到数米,小到数厘米,且近矿围岩有不同程度矿化,但是矿体与围岩的界线仍相对清晰。

4、矿床成因类型及找矿标志

4.1矿床成因类型。矿体主要产于燕山早期中粗粒二长花岗岩中或二长花岗岩与花岗斑岩的接触带中,主要矿体受北东向构造控制明显,沿构造带分布,被后期北西向断裂构造破坏。

矿石中的矿石矿物成分复杂,既有高温热液阶段形成的黑钨矿,也有中温热液阶段形成的银、铅、锌、铜的硫化物组合,还有中低温热液阶段的黄铁矿,且矿体浅部和深部的矿石品位和矿物组合也有所不同。矿石的构造主要有细脉状、条带状,网脉状和侵染状等;矿体的围岩蚀变强烈且蚀变普遍,主要有硅化、钾长石化、萤石化和绿泥石化等。综合现有资料来看,本矿床属于岩浆期后热液矿床,从矿物之间的组合、相互交代以及分布情况,判断本矿床是多期热液成矿的结果。

4.2找矿标志

(1)伴有钨矿化、硬锰矿化、钾化及绿泥石化等矿化蚀变的硅化带(包括烟色石英大脉及网状密集的细脉、微脉)是找矿的最明显的标志。(2)区内的矿化带总体表现为中低阻、高极化率的电性特征。因此地表有石英细脉或者裂隙发育且表现出高极化率异常的地段是找矿的有力部位。(3)通过观察和结合邻近矿区的找矿经验,本区矿体基本上都沿北东向构造发育,且具有等距斜列式展布的特点。

参考文献:

[1]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地质测量队,1974年,正镶白旗幅(K-50XIII)区域地质调查报告。内部资料。

[2]河北地质局区域测量队,1958年,张家口幅(K-50)区域地质测量报告。内部资料。

[3]内蒙古地质局察盟地质队,1959年,锡林郭勒盟南部地质概略普查报告。内部资料。

作者简介:屹立(1988.08-),男,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硕士学历,现工作于内蒙古地质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境外资源部,助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黑钨矿绿泥石北东
绿泥石弱酸性解堵剂的开发与性能评价
叔丁基苯甲羟肟酸与Pb(II)的作用机理及在细粒黑钨矿活化浮选中的应用①
八一
钨矿床地球化学研究进展:以黑钨矿U-Pb、Sm-Nd、Lu-Hf同位素年代学与微量元素为例
细粒黑钨矿捕收剂的选择及作用机理研究①
八一
相山北部善堂庵地区北东向断裂对铀成矿的控制作用
难免金属离子对TAB-3药剂浮选黑钨矿的影响*
Flashback phenomenon and residual neurological deficits after the use of "bath salt" 3, 4-methylenedioxypyrovalerone
赣南黄泥湖铀矿床绿泥石特征及其铀成矿环境指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