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建筑沉降观测技术及实例探析

2016-06-06邵光敏

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 2016年3期
关键词:沉降高层建筑观测

邵光敏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高层建筑的增多,高层建筑的沉降问题日益被人们所关注。关于高层建筑沉降问题长期以来因为观测资料与经验的不足,研究较少。对此,本文在分析高层建筑沉降观察程序的基础上,通过对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的实例分析,为确保高层建筑的安全性提供帮助。

关键词:高层建筑;沉降;观测

随着对高层建筑沉降观测认识的逐渐加深,沉降观测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将有效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确保其安全性。所以,勘察设计施工资料的可靠性以及沉降参数等对高层建筑拥有着重要意义。

一、高层建筑沉降问题观察

(一)建立水准控制网

一般情况下,要建立水准控制网,高层建筑物周围有2个以上的水准点布置,水准点之间的间距不得超过100m。在场地内部,任何地方架设仪器至少都要后视2个水准点,另外,在场地内还应该将各个水准点构成闭合的图形,这样方便后续的闭合检校。同时,水准点应设置在建筑物地面沉降、开挖以及振动区之外,并且埋深还应该满足二等水准测量要求。根据高层建筑特点,与基准点联测,通过平差就可以将各个水准点的高程计算出来[1]。

(二)建立固定的沉降观测路线

路线定位要根据场地内的观测水准控制网进行,根据每一个沉降观测点的埋设,就可以将各个观测点的位置信息确定下来。在各个沉降观测和控制点之间,保证有一套固定的观测路线,然后架设仪器,同时做好转点处和站点等标记处理,以便沿着统一的路线进行后续的观测活动,为保证观测数据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提供保障。

(三)开展沉降的观测

沉降观测要在规定点位上进行。高层建筑物中都包含了至少一层的地面结构。因此,首次建筑观测时,应从基础部分开始,在建筑物的基础横轴线和基础纵轴线上埋设观测点,待沉降观测点稳固后,开始首次观测。首次观测所得的高程值将作为基础值用于后续观测活动的比较。因此,首次观测精度要求很高。此外,任何观测点高程都要以同期观测后的结果为依据。

(四)做好统计表的汇总

根据观测周期平差计算的沉降量做好统计和汇总。首先通过建立坐标系(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上半部分为荷载值,下半部分为观测周期之内的沉降量)绘制观测点下沉曲线。再根据统计表与曲线图对沉降趋势进行预测,最后将预测的沉陷情况反馈到相关部门,用于指导后续工作开展。

二、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实例

本文以位于某景观大道的某高层住宅区的1#、2#为沉降观测实例,住宅区为11+1的两幢高层框剪结构建筑物,建筑基础为筏板。为了立足观测的实际,将从以下几方面掌握第一手观测资料,用于后续的施工操作。

(一)具体的沉降观测方法步骤

第一,仪器设备与检测。根据本工程对建筑物的变形测量规范标准,选择与建筑物结构相符合的水准仪以及相配套的铟瓦水准尺;在进行观测之前,检测仪器的各项指标,做好仪器的精度校正。对于连续使用超过6个月的仪器,要重新检校,以确保其精度。

第二,在作业规范中,本工程的工程测量要满足GB50026-2007规范,建筑变形测量要满足JGJ/T8-2007规范、水准测量则满足GB/T 12897-2006规范[2]。

第三,开展沉降观测应坚持的原则。沉降观测中,确保观测人员、仪器、测量线路及标志杆的固定。观测之前,进行30min的晾仪器和标尺处理,并每间隔一段时间进行校正检测。

第四,布设沉降水准控制网和观测点。在1#和2#总共布置27个沉降点,其中,地基上布设24个监测点,在湫水大道、滨海大道及朝晖路上布设3个基准点。

第五,设计沉降的观测精度。按照沉降观测的相应规范,本工程选择二级沉降观测精度。二级精度主要是在引测部分和基准点之间进行测量,按照规范要求,本工程进行了前后4次沉降观测,其限差数据如表1所示。

第六,观测的作业周期。在外业观测时段,建筑物已经开始第五层的施工。第一周期内的外业观测的精度指标和高差环闭合差都符合三级水准测量要求,测量结果统计表见表2所示。

(二)觀测结果分析

通过对沉降观测数据的计算和分析,累计沉降量偏小,沉降速率低,沉降均匀,无异常情况,满足三级水准测量的要求。从沉降速率与沉降量来看,在最后的100d之内,最大沉降速率为0.11mm/d,满足0.01~0.04mm/d中测量规范要求。建筑物沉降变化平稳。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施工中的高层建筑沉降观测,应认真审查并核实沉降数据。通过规范化、标准化采集,从而做好高层建筑沉降的预警监督管理工作,弥补沉降技术上的不足,保证高层建筑沉降观测的安全、准确性。

参考文献:

[1]赵籍滨.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02):162.

[2]曲海涛.沉降观测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05):158-161.

猜你喜欢

沉降高层建筑观测
观测到恒星死亡瞬间
天测与测地VLBI 测地站周围地形观测遮掩的讨论
论述道路桥梁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
可观测宇宙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