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阳止渴方对脾肾阳虚型消渴病糖脂代谢的影响*

2016-06-06

陕西中医 2016年5期
关键词:吡格肉桂补阳

曹 亮 佟 杰 陶 李

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医院内分泌一科( 秦皇岛066000)



温阳止渴方对脾肾阳虚型消渴病糖脂代谢的影响*

曹亮佟杰陶李

河北省秦皇岛市中医医院内分泌一科( 秦皇岛066000)

摘要目的: 通过对比自拟补阳止渴方与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探讨自拟补阳止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0名入住我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吡格列酮治疗,1d15mg,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补阳止渴方。结果:两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FPG)、 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 、体重指数(BMI) 、甘油三酯(TG)指数在治疗后均有改善,其中治疗组的改善程度由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也高于治疗组,均P<0.5。结论:自拟补阳止渴方治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紊乱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吡格列酮,可以更好地恢复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腹型肥胖、减低体重。

主题词糖尿病/中西医结合疗法补阳剂/治疗应用 @补阳止渴方

调查显示[1],我国成年人的糖尿病发病率已经快要达到百分之十,因而我国非常有可能已经成为世界上2型糖尿病罹患率最高的国家。纵观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数拥有BMI指数偏高的特点,平均BMI指数可以大于等于25,且大多数的患者都伴有脂代谢紊乱或者胰岛素抵抗等。与此同时,肥胖或超重也是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易患因素之一[2]。针对胰岛素抵抗表现,格列酮类药物为临床一线经典药物[3]。在长期的临床观察中发现,2型糖尿病人(超重)多为脾肾阳虚型。糖尿病中的血糖、血脂均在中医理论中有相应的对应——津液代谢紊乱、痰饮内聚,我院在临床上应用自拟补阳止渴方对肥胖的糖尿病进行治疗,发现自拟补阳止渴方能明显改善患者糖脂代谢紊乱,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纳入2013~2014年间入住秦皇岛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的患者10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应用吡格列酮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补阳止渴方。治疗组男性患者31例,女性患者29例;平均年龄58±0.2岁;平均病程5.1±3.2年;腹静脉血浆葡萄糖(FPG)为8.13±0.80,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为15.46±4.12,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为0.009±0.003,体重指数(BMI)为25.52±1.33,甘油三酯(TG)为3.21±1.46。对照组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27例;平均年龄57±1.4岁;平均病程5.2±1.3年;腹静脉血浆葡萄糖(FPG)为8.14±0.81,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为15.45±4.13,胰岛素敏感指数(ISI)为0.009±0.003,体重指数(BMI)为25.53±1.33,甘油三酯(TG)为3.22±1.44。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两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FPG)、 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 、体重指数(BMI) 、甘油三酯(TG)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考美国糖尿病学会糖尿病诊断标准[4], A1C≥6.5%。(应用NGSP方法进行试验,与DCCT的检测进行标化;或空腹血糖(至少8h未摄入热量,FPG)≥7.0 mmol/L。或cOGTT试验中2h血糖≥11.1 mmol/L。世卫组织(WHO)的标准被用作参照,用含75 g无水葡萄糖溶于水中作为糖负荷。或患者伴有高血糖症状或危象,随机血糖≥11.1 mmol/L。

治疗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应用口服吡格列酮治疗,15mg/d;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补阳止渴方。药物组成:黄芪、麻黄、茯苓各15 g,泽泻、肉桂、沙参、巴戟天、炒白术各10 g。疗程为12周。

观察指标在两组患者进行12周的治疗后,检测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FPG)、 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 、体重指数(BMI) 、甘油三酯(TG)。

疗效标准 显效: 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 空腹血糖小于 7.2 mmol/L 或者患者的血糖与治疗前比较下降了<30%; 有效: 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非常明显, 空腹血糖< 8.3 mmol/L或血糖较治疗前下降>10%;无效: 患者在治疗后的症状没有改善或者改善不明显, 血糖的改善也未未达到上述两项标准标准。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计算。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表示,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构成比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治疗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FPG、FINS、ISI 、BMI 、TG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两组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糖尿病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讨论胰岛素功能绝对或相对不足是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病理特点,糖尿病是以综合管代谢性疾病,它最主要的临床特点为高血糖,同时会伴随高血压的发生和脂代谢紊乱的发现。格列酮类药物之所以能刺激成纤维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是因为格列酮类药物是PPARγ激动剂,从而可以改善脂肪的异位沉积,从而可以大幅地改善身体的糖脂代谢紊乱问题[5]。格列酮类药物促进脂肪的合成,因而,可以使人发胖,并加重水钠储留和充血性心衰的风险因子,以同时女性还要承担长骨骨折的风险,这些副作用是的格列酮类药物的临床应用得到了一定的限制[6]。

2型糖尿病归于中医的“消渴”, 中医古籍对2型糖尿病的认识一般为“肥人多痰”、“肥人多湿”。中医理论大多强调肥胖与气虚和痰湿的关系。最重要的是脾肾阳虚是导致消渴以及肥胖的根本[7-8]。脾可散精,这是中医理论中对于脾这个脏器能够运化精微、津液功能的总结。如果脾失去了布散水谷精微的作用则久病及肾,肾气亏虚日久择肾阳受损,阳气虚弱,则运化水液的功能失调; 肾气失于开阖,则人体的水谷精微便从小便泄除,这就是消渴的病机。我们可以总结出,中医理论对于消渴的理解是,肺脾肾亏虚,则人体内水湿运化失常,从而痰湿内聚,痰湿日久会损伤阳气,长此以往,恶性循环。因而我们对于2型糖尿病的肥胖患者,我们采用了宣肺益气温阳,健脾利水渗湿治疗方案。

本院自己研制的补阳止渴方主要药物组成有肉桂、麻黄、泽海、茯苓等。肉桂味辛、甘,其性大热,雷公炮炙论认为肉桂可以入心、脾、肺、肾四经。肉桂可以有效地温补肺、脾、肾三脏,因而肉桂在此方中为君药。麻黄轻清上浮,归入肺、膀胱经。可以疏解肺郁,宣泄气机。因而此方用麻黄为臣药, 是用其宣肺解郁, 调畅气机的功效。茯苓甘淡,平和,可以益肺补脾,通调脾肺之气,从而上顺下通用在此方中可以有效地淡渗利湿,脾肺。泽泻,归肾、膀胱经。味甘、淡,性寒。泽泻可以渗湿,如果脾胃有湿热,可以用泽泻治疗。故以茯苓、泽泻健脾利水共为佐。

从药现代药理学的角度解释来看, 肉桂中的肉桂多酚可以增加2型糖尿病模型大鼠的肝糖原、肌糖原储存量,从而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胰岛素抵抗现象[9]。肉桂中富含肉桂多酚,肉桂多芬可以通过促进葡萄糖激酶活性,抑制降低葡萄糖转运体、葡萄糖磷酸酶表达来改善胰岛素抵抗的病理机制。通过临床研究观察,我们发现,两组患者的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FPG)、 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胰岛素敏感指数(ISI) 、体重指数(BMI) 、甘油三酯(TG)指数在治疗后均有改善,其中治疗组的改善程度由于对照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也高于治疗组。因而我们得出结论,自拟补阳止渴方治联合吡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糖脂代谢紊乱疗效优于单纯应用吡格列酮,可以更好地恢复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腹型肥胖、减低体重。

参考文献

[1]季春艳.耳穴埋籽联合辨证饮食指导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影响的临床研究[J].江苏中医药,2014,(11):60-61.

[2]肖凤英,胡爱明,郑云,等.糖肝煎对糖尿病性脂肪肝模型大鼠糖脂代谢及转胺酶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27(16):1560-1562.

[3]杨莉.中医辨体调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影响的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5,(9):13-13.

[4]张芳,闫镛.古代文献有关消渴病理论探讨[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8(6):1124-1126.

[5]曲静伟,董文雅.格列酮类药物的安全性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杂志,2011,40(5):6-9.

[6]赵昔良,叶益聪,张抒扬,等.美国糖尿病学会新版糖尿病诊断标准对择期冠状动脉造影患者糖代谢异常的筛查意义[J].中华内科杂志,2015,54(4):302-306.

[7]赵坤,牟淑敏.浅述仲景论治消渴病常用治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5,36(3):102-103.

[8]瞿岳云.消渴不可概以阴虚燥热论[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6,12(3):198-201.

[9]张倩,张冰,金锐,等.肉桂油与肉桂水提物对虚寒证模型大鼠的药理作用及其数理分析[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09(9):983-990.

(收稿2016-01-08;修回2016-01-22)

【中图分类号】R255.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05.016

*河北省秦皇岛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201201A180)

猜你喜欢

吡格肉桂补阳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不同肉桂品种光合能力差异分析
肉桂家系遗传背景的ISSR分析
吡格列酮对肥胖小鼠血清抵抗素的影响及其对肾脏的作用
吡格列酮对肥胖小鼠肾脏中TNF-α表达的影响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研究进展
正二十面体Au13和Pt13团簇上肉桂醛的吸附
肉桂油纳米微乳的制备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卒中35例
补阳还五汤联合康复治疗脑梗塞2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