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西服两片袖袖山吃势疵病的分析与研究

2016-06-05马燕红

山东纺织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衣袖袖子西服

马燕红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惠州 516057)

女西服两片袖袖山吃势疵病的分析与研究

马燕红

(惠州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惠州 516057)

文章以女西服两片袖因袖山吃势不合理而导致的袖子疵病为切入点,研究分析了袖山吃势量的确定与分配、袖山与袖窿的装配、装袖工艺处理方式等袖子疵病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途径,为女西服两片袖工艺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两片袖;袖山吃势;疵病;影响因素

袖子是西服款式中重要的构成部位,而两片袖因其具有良好的功能性和美观性已成为女西服的主要配袖种类之一。两片袖是指根据人体肩部及手臂结构,把前后袖片进行分割,并在后袖缝处去除袖肥与前后袖口宽的差值,构成的袖肘弯度能达到符合人体手臂自然弯势的合体型衣袖。

一般情况下,女西服袖子的基本质量标准有如下的要求:袖子前后位置准确,左右对称;袖山圆顺、饱满、吃势合理,前圆后登,袖缝线顺直,弯势自然,丝绺顺直;面里布松紧适宜,不能起吊。显而易见,袖山吃势对袖子的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吃势量分配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女西服的整体外观造型和质量的好坏。本文以女西服的合体两片袖为例,分析因袖山吃势不合理而导致的袖子疵病,并从中得出导致该疵病产生的因素,再从袖山吃势量大小、袖山与袖窿对位点的设定和装袖工艺中探寻其解决途径。

1 两片袖袖山吃势疵病的现象分析

1.1 袖山吃势的概述

在服装的制作中,衣身袖窿弧线与袖子的袖山弧线缝合,但袖山弧长并不与袖窿弧长完全等长,而是比袖窿弧长略长,二者的差值就是装袖时袖山的吃势量,这也是制作工艺上要求产生的吃势[1]。西服两片袖的袖山吃势与在缝制过程中上下布料层之间由于平缝机压脚及送布牙之间错动导致的吃势有所不同,其主要作用是使袖山获得饱满、前圆后登等效果。

1.2 袖山吃势疵病的分析

西装袖吃势量的存在能使袖山形成漂亮的袖山圆势,使袖型更加饱满。然而,在女西服的装袖加工过程中,往往因为袖山吃势量的分配不合理而造成一些疵病,影响了袖子的整体外观质量和缝制工艺质量。例如在两片袖结构设计正确的情况下,在装袖过程中,如果袖山吃势不够合理会使袖山顶部出现不饱满、不圆顺,有凹陷的现象;在袖山饱满、圆顺,袖顶处不起皱、不打褶的前提下,袖子与袖窿不匹配,袖山缝口使用不规范,袖山的吃势不合理等会导致“顶袖”现象;西装袖装袖的基本要求是袖子前后位置准确,左右对称。前后袖山吃势不合理即前袖山吃势多的袖子会偏后,后袖山吃势多的袖子会偏前,从而导致西服左右袖子出现前后不一的现象;在装袖过程中,若把握不好袖山吃势量的分配、袖山与袖窿对位点的配合,衣袖容易出现前倾或后倾现象,与人体手臂自然下垂状态不同,穿着后衣袖会出现“推车状”或“拉车状”疵病。

2 影响两片袖袖山吃势疵病的因素分析及其解决途径

2.1 袖山吃势量大小的设计

在女西服两片袖结构设计中,袖山与衣身袖窿要获得有效对合,就要合理调整其吃势量的大小和分配。吃势量过少,袖山会因量不足而绷紧,出现涟形或凹陷的疵病;吃势量过大,袖山不易缩缝,会出现褶皱现象。在女西服实际制作过程中,袖窿弧线长短、面料的厚度和质地、袖斜线倾角和装配形式等是影响袖山吃势量大小的因素。在衣身袖窿形状不变的前提下,袖吃势量随面料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得出一条有规律的二元二次方程:Y=-126.592X2+ 37.426X+1.014,其中:Y表示袖吃势量,X表示面料厚度[2]。

在一般制版过程中,可以依面料质地性能的经验数值来确定袖山吃势量,如较薄型面料(如薄型毛料,化纤类)为2cm左右;中厚料(如精纺毛料类)为3cm左右;较厚材料(如法兰绒)为4cm左右;特厚材料为4~5cm[3]。除此之外,两片袖袖山吃势量可依据衣身袖窿AH来确定。由多次制作女西服的实践经验得出:两片袖的袖山吃势量设计大概为衣身袖窿弧线尺寸的5%~8%,如袖窿尺寸为46cm,则袖山吃势量大概为2.3~3.6cm。同时也要依据所选面料的厚薄程度、袖子造型等来调整袖窿弧线与袖山弧线的长度差值,反复试版才能最终确定袖山吃势量的最佳数值。

2.2 袖山吃势与衣身袖窿的装配

女西服两片袖是一种合体型衣袖,在袖山吃势量大小确定的前提下,其袖山与袖窿的装配效果对衣袖成型起了关键作用,包括袖山吃势量的分配、袖山与袖窿对位点的设定。

2.2.1 手臂上肢功能分析

在设计两片袖的结构时,需把人体手臂构造结合起来进行考虑。根据衣袖造型和人体手臂上肢功能可划分为:合体区、机能区、自由区(如图1)。这三个功能区域在衣袖结构造型中对女西服两片袖起着不同的作用,对袖窿、袖山吃势量和袖型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合体区为从A线(即经手臂最高点水平线)到B线位置,该区域通过袖山对人体肩部曲面进行贴合,在结构造型中对女西服两片袖起支撑作用,且对于袖窿和袖山的形状有影响[1]。从B线到C线(即过人体后腋下点水平线)位置为机能区,该区域对于人体穿着舒适性的影响比较大,可以通过袖山高低来调和两片袖的运动功能。从C线到D线位置为自由区,即人体腋下点以下,袖窿深线以上的区域,是变化前后衣片时袖窿底部的调整区。两片袖结构中的袖窿在该区域变化不大,因此自由区就两片袖而言,其结构相对稳定[4]。

图1 衣袖造型和人体手臂功能分区

2.2.2 袖山吃势量的分配

确定袖山吃势量大小后,女西服两片袖成型的好坏与吃势量在袖山上的合理分布与否有着重要关系。要合理分配袖子吃势,需考虑各段的装接参数,使袖山头符合肩端部的形状[5]。女西服两片袖属于合体型衣袖,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前后袖山吃势量可按经验分配,合体衣袖:缝缩量2.5~3.5cm,前后袖山的分配为:前袖山46%~47%,后袖山53%~54%[6]。然而由于手臂上肢各功能区所起的作用不一样,袖山吃势量分配也不一样。人体手臂在肩端点处比较圆润突出,手臂有略向前倾惯性,且手臂动作基本都以向前伸缩为主,因此要适当增加衣袖在靠近袖山顶点的上半段吃势量,以确保袖山的饱满度;后袖山的吃势量在靠近袖底部分应分配多一点,以满足手臂活动机能的需要。实践证明,袖山吃势量缩缝的一般规律是:袖山中后部AE段较多,约占50%,BC段约占10%;袖山前部AD段约占40%,前袖底缝CD段吃势量几乎为零(如图2)。例如,设总缝缩量为2.5cm,前袖山的抽缩量约为2.5×40%=1cm,后袖山的抽缩量约为2.5×50%=1.25cm,袖底缝的抽缩量为2.5×10%=0.25cm。

2.2.3 袖山与袖窿对位点的设定

为保证袖山在缝缩一定吃势后仍然能和袖窿缝合,实现形状吻合,必须在袖山的重要部位上设置相关对应点,即对袖点[3]。在装袖前需准确地确定袖山和袖窿上的对位点,对位点总数一般为四对:袖山最高点与袖窿肩峰点(即A点与SP点),袖山前、后对位点与袖窿前、后弧点(即D与D1、B与B1),袖山最低点与袖窿最低点(即C点),见图2。

图2 衣片及袖片分区示意图

2.3 两片袖装袖工艺的处理方式

装袖工艺是保证女西服两片衣袖和袖窿装配后依然可以使两片袖保持所需要的合体程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在装袖的实际操作中,若操作方式不当会容易导致袖山吃势疵病等现象的出现。因此,装袖过程中要把握好装袖工艺的正确处理方法和技巧,以确保衣袖的外观和缝制质量符合要求。

2.3.1 袖山吃势缩缝的操作方法

袖山吃势进行缩缝时按袖山各段比例吃进缩缝量,并由后袖处起往前袖进行缩缝。倘若缩缝从前袖开始会容易将袖子偏缝处的弯位抽紧,易造成袖山“顶袖”疵病的出现。此外,缩缝过程中所使用的袖山缝份要规范、均匀,宽度约0.7cm。

2.3.2 袖窿的处理方式

袖窿是女西服衣身上为装配袖山而设计的部位,因此两者在尺寸和结构造型上都要匹配才能做出理想的袖子。衣身袖窿是一个类似椭圆的结构,缝制女西服所用的布料在弧线型部位容易拉伸变形,所以在装袖前可在前袖窿靠肩头部位利用45°正斜纹牵条略带紧缝份,在后袖窿靠近肩胛骨处用直纹牵条带紧吃进约0.3~0.5cm的量,这样能固定袖窿的形状大小,防止其变形。

2.3.3 绱袖方式

女西服两片袖绱袖的主要方式是采用平车缉线。装袖时要先装袖山上端,再装袖底,即从D1点起针向SP点方向走线,经过SP点、B1点、C点回到D1点。在缉线的过程中袖窿在下,袖子在上,同时放置袖窿时要保证布纹(横、直方向)不变形。

3 结束语

合体型两片袖袖山吃势的合理性是影响女西服袖型效果的关键因素,其合理性包括了袖山吃势量大小、吃势量合理的分配、袖山与袖窿对位点的设定以及装袖工艺的选择。因此,在设计女西服两片袖的结构和加工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袖山吃势的影响因素。

[1] 孙喜英.服装袖山吃势的探讨[J].纺织导报,2010,(7):114—115.

[2] 詹淑灵.两片袖的袖吃势量分配及对位点研究[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3,14(3):39—40.

[3] 卓开霞.女装合体袖配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9.

[4] 万斯达.女西装两片袖造型结构创新研究[D].武汉:武汉纺织大学,2013.

[5] 钟利.西装袖的影响因素及其新结构的设计方法[J].上海纺织科技,2011,39(7):17—19.

[6] 张文斌.服装工艺学(3版)[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Analysis and Research on Crown Ease Defectsof Two-piece Sleeve of Female Suit

MaYanhong

(Huizhou Economics and Polytechnic College, Huizhou 516057,China)

Starting with the defects of two-piece sleeve of female’s suit caused by unreasonable crown eas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and the solutions of the problems were researched and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determining and distributing the size of crown ease, the fitting of the sleeve top and armhole,and the processing of set-in sleeve. It provided a reference for the structure and processing design of female suit’s two-piece sleeve structure.

two-piece sleeve; crown ease ; defect; influence factor

2016-04-12

马燕红(1980—),女,广东云浮人,讲师。

TS941.712

A

1009-3028(2016)03-0041-04

猜你喜欢

衣袖袖子西服
可变形自收纳便携西服设计研究
高定西服在消费者视域下的色彩应用与发展趋势
衣袖飘飘真好看
他的词语 如同独臂男孩的衣袖
衣袖
衣袖
“撸起袖子加油干”就是动员令
“撸起袖子加油干”——直面2017上海童车展
陈敏尔:撸起袖子加油干、迈开步子加快赶
冰雪产业需要撸起袖子加油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