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家风带出好村风

2016-06-03徐美龄朱新艳

新湘评论·下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醴陵村子村民

徐美龄+朱新艳

这是醴陵市板杉乡的一个普通家庭,这里的每一个家庭成员都有一个让人惊叹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凝聚着奋斗、饱含着爱、诠释着美德。

这是一个和睦幸福的大家庭,奶奶生育了8个儿女,四世同堂,全家上下42口人。

这是一个注重家风传承的大家庭,奶奶一生奉行“说好话,存好心,做好事”;父亲恪守“不做坏事,多吃亏,多帮忙”;儿女勤奋创业,回报乡邻,几十年坚持走访慰问村五保户和高龄老人。

坚持30年的爱心延续

在醴陵板杉乡竹花山村,逢年过节都会有一位老人,提着猪肉、油、米等物品到村子里的五保户和高龄老人家慰问。

老人名叫刘凤英,今年已经89岁。慰问从她60岁开始,从来不曾间断。按照老人的说法,如此这般坚持多年,一是为了感激当年的村民之恩,二是给自己的儿孙们做个表率。

早年的刘凤英生活十分贫困,她生育有8个子女,却连住的地方都没有,一家十余口人吃了这顿没有下顿,饭里常年看不到肉。村里的村民看他们贫困,就让他们一家人寄住在村里的老祠堂里。

竹花山村有铁路经过,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村里设有火车站台,常有货运火车停靠。由于当时大部分家庭条件都不好,许多无所事事的年轻人就会爬上火车,盗取火车上的货物,借此改善生活。

作为村子里的最困难户,刘凤英日子再穷,也不允许自己的子女去做违法的事。除了严加管教外,在50岁那年,她开始一心信佛向善,希望子女走正道。

60岁那年,刘凤英的家庭生活得到很大改善,便开始积极回报村民。竹花山村有2700多人,村子比较大,逢年过节刘凤英便一个人提着慰问品到五保户和高龄老人家慰问。

每年生日的喜钱以及平时子女给的养老钱她都会省下来,去帮助有需要的人。汶川地震那年,她一个人捐出了3000元;村子里修路,她捐了2000元;一位生活困难的村民患了心脏病,她捐了2000元……她对自己的穿着打扮却一点也不注重,衣着简朴,形态淡然。

2010年,刘凤英的身体已经不允许劳累奔波,她便让孙子刘天健接着做慰问老人的事。

最年轻的村书记

刘天健不仅没有让刘凤英失望,还把善事做大。村里的小学用水困难,他就自己给学校装上了净水器,并用水管接通自己家的深水井到学校,解决了学校的用水难题。同时,他还时常到敬老院去慰问。

刘天健今年40岁,自幼就和姐姐到河南学习武术,一呆就是8年,成年后才回到醴陵。虽然村子里的情况并不熟悉,却热衷于帮助村民。

在去年的村干部选举中,没有参选的他却被村民高票选为村支部书记。在板杉乡19个行政村中,年仅39岁的他也成为了最年轻的村支部书记。

一开始,父亲刘明春并不同意刘天健在村里任职,他认为刘天健对村子的情况并不够了解,村上的事没处理好就容易被人生口舌,同时在醴陵的企业也需要他去管理。

为此,少有争执的两父子吵了一架,刘明春甚至选择离家出走。两个月后,在家人的劝说下,刘明春妥协了。刘天健说,当上村支部书记,才能为村民做更多的事。

无学历打造高新企业

如今的刘凤英家,早已变成了现代化的农村洋房别墅,曾经住的村祠堂也被儿子刘明春出资修缮。但是在刘明春和妻子龙金莲之间,还有着两块钱欠账的故事。

龙金莲18岁那年,通过媒人介绍和刘明春认识,由于当时家庭实在贫困,定亲时刘明春连两块钱的定亲费都拿不出。

龙金莲家庭同样贫困,母亲希望早点把她嫁出去,“当时家里的想法就是嫁出去一个,家里吃饭的就少一个。”

两人喜结连理的70年代,村子里的人只知道种地谋生,刘明春却有了外出做事的想法,他通过帮电力局架设电线,到城市帮人修理汽车、柴油机,赚了钱。而为了让刘明春安心在外打工,龙金莲在村里辛苦劳作,一个人干两个人的农活,赚两个人的工分。

1982年,刘明春成为了村子里的第一个万元户。1986年,刘明春回乡创业,从事小型卷烟机的生产。不巧遇上国家政策变革,小型卷烟厂统统被迫关闭,卷烟生产由国家专营。刘明春的工厂没有了订单被迫关闭,欠债一百多万元。

刘明春并没有因此绝望沉寂,他拿着仅剩的一千多元,跑去广西做生意,经过多年的努力打拼,终于又让自己的事业起死回生。

出生于1952年的刘明春,小学四年级后就没继续上学。但正是这个没有学历的老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过9项专利,在上百人的工厂里,他负责解决技术上的难题。

“他没有文化,看不懂机器上的英文却知道每个字母代表着什么。”刘天健说,父亲对机械有天生的才气和爱好,他可以躲在铸造房里呆一个星期都不出来。

2005年,刘明春的节能设备正式投放市场,节能效果显著,公司也从机械生产转型为高新科技研发。2007年自行设计开发的“陶瓷窑炉余热利用节能设备”项目,申请到国家发明专利,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陶瓷窑炉余热利用率由原来的20%左右提高到80%。

巾帼不让须眉

当年去河南学习武术的除了刘天健,还有姐姐刘天姿,刘天姿身材小巧,身高仅一米四八,但一般的大男人也不敢跟她叫板。父亲刘明春爱好武术,13岁时,她和弟弟被爸爸送到了河南平顶山学武。因为她身高原因,武术学校的老师都认为这个小不点不是块学武的料。但她十分努力,是武校里最勤奋的学生,每天4点多就起来练拳。“我鼓足一股气,不是这块料,我非要练出点名堂来。”

如今,刘天姿代表株洲地区参加省里比赛得过多块金牌。同时还担任过省内国内的许多武术比赛的裁判。

回到醴陵后,刘天姿开了武术馆,后来根据市场需要,又把武术馆改成了健身房,从师傅一下子变成老板。

刘天姿已经在深圳落户,女儿也在深圳读书,她每周在醴陵和深圳间往返,除了要打理生意外,她还会在每周四下午,从醴陵开车到竹花山小学,义务给学校的学生教武术。

除了刘天姿,刘凤英的小女儿刘丽娜,2010年就被评为醴陵“十佳创业明星”之一。刘丽娜2004年创立醴陵市辣妹子口味城,2007年“辣妹子美食城”挂牌营业,成为醴陵最大的餐饮连锁,在醴陵已带动400余人就业。

在刘明春家的客厅,挂着一幅三十多人的全家福。刘凤英说,心好就有智慧,家里的和睦是她最大的幸福。刘明春说,家里的每个人都和谐相处,尊敬长辈,孝顺老人。在醴陵市区,刘天健把房子买在了姐姐刘天姿的旁边,就是希望以后能一起照顾好老人。而多年下来,他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去看望奶奶刘凤英。

猜你喜欢

醴陵村子村民
这个村子不简单 人均收入十万元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如果一头牛回到村子——《走进画里的牛》创作谈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2018·醴陵收藏名瓷春节展在醴陵瓷谷隆重开幕
望娘滩
醴陵尚方窑制“世界和瓶”闪耀巴西里约奥运会
界画在醴陵釉下五彩瓷中的表现
蒋虚村村民为何没有获益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