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改背景下河南省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核心指标监测情况分析

2016-06-03暴银素张健锋董新刚郭林飞

河南医学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医改河南省

暴银素 张健锋 董新刚 郭林飞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中心 河南 郑州 450000;2.河南省中医管理局 河南 郑州 450000)



医改背景下河南省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核心指标监测情况分析

暴银素1张健锋2董新刚1郭林飞1

(1.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中心河南 郑州450000;2.河南省中医管理局河南 郑州450000)

【关键词】医改;河南省;县级中医医院;医疗核心指标监测

中医作为重要的传统医学,其生存和发展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从当前医疗行业发展的形势来看,西医医学借助医疗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对中医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如何促进中医传统医学与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理论结合,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发展需求的道路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目前虽然开展了大量关于中医以及医院发展的讨论,但是关于中医医院发展现状的权威数据却不多。本研究依托于2012-2014年河南省中医机构业务数据统计结果,旨在通过对相关核心业务数据的分析与研究,准确把握现阶段中医医疗机构的发展现状。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3号)中指出:县级公立医院(含中医医院,下同)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龙头和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纽带,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关键环节[1]。为了解河南省县级公立中医医院的运营情况,评估国家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政策对河南省县级公立中医医院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河南省县级公立中医医院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质量监测核心指标进行分析与研究,为灵活调整我省县级公立中医医院的发展政策提供数据参考与建议。

1调查对象和方法

1.1资料来源本研究对县级公立中医医院的界定范围是指县属的、国有或集体所有的中医综合医院,不包含民族医院、中西医结合医院和中医专科医院。数据资料来源于河南省中医医院医疗质量监测中心数据库。课题组将2012-2014年的河南省县级公立中医医院在河南省中医医院业务运行情况年报表的数据库中筛出,建立县级公立中医医院的分析数据库。为保证时间序列的数据具有可对比性,对数据不连续的机构、收入支出等核心指标数据缺失的机构进行了剔除。

1.2研究方法影响中医医院发展的因素有很多,本研究通过分析中医医院业务运行指标,结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通知》(卫计生发〔2013〕21号)中强调的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重点项目所涉及的范围,主要选择医院收入构成、医疗资源配置、工作效率、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核心指标进行研究,能够较为全面的体现影响河南省县级公立中医医院发展的核心因素[2]。

1.3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使用SPSS 13.0和Excel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2调查结果

2.1医院收入构成

2.1.1药品收入2012年以来,河南省县级中医医院的中药收入,包括中药饮片收入均保持逐年增长趋势,中药饮片收入占药品收入的比重逐年增加。见表1。

表1 2012-2014年河南省县级中医医院药品收入分析

2.1.2财政补助收入2012年以来,河南省对于县级中医医院的财政补助呈逐年增加的趋势,这符合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政策预期,也体现了加快县级医疗机构发展的现实需要。见表2。2014年河南省省、市、县级中医医院平均财政补助收入分别为4 525.52、878.80、344.87万元,可以看出县级中医医院所获得的财政支持力度远低于省、市两级中医医院的平均水平。

表2 2012-2014年河南省县级中医医院

2.2医疗资源配置

2.2.1开放床位数2014年河南省省、市、县级中医医院平均开放床位数分别为2 297.90、985.93、529.45张,可以看出县级中医医院的床位数与省、市两级中医医院相比存在比较大差距。

2.2.2万元以上设备全省各级中医医院的大型设备总体水平在逐渐提高,但是各级别之间差异较大,尤其是县级医院在万元以上设备套数及总价值均远低于省、市两级中医医院。见表3。

表3 2014年河南省省、市、县级中医医院平均

2.3工作效率县级公立中医医院的诊疗人次数呈逐年增长的趋势;门诊人次数和急诊人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符合公立医院改革所要求的引导患者前往基层医院就诊的政策导向。见表4。

表4 2012-2014年河南省县级中医医院诊疗

2.4人力资源配置

2.4.1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数中医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不足50%,低于国家对于县级中医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人数比例不低于60%的要求。见表5。

表5 2012-2014年河南省县级中医医院中医类别

2.4.2医护比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增强护理人员力量,开展护理人员规范化培训,加强中医辨证施护力度,有助于中医医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确保患者安全。我省县级中医医院的医护比远低于国家县级中医医院医护比至少达到1∶2的要求。见表6。

表6 2012-2014年河南省县级中医医院医护比例

3讨论与建议

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2014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召开前作出重要批示:“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县中医医院是农村三级中医药医疗服务网络的龙头单位,对农村中医药服务推广与应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把握好医疗体制改革的契机,提升服务能力,提高经济效益推动基层中医事业发展[3]。

3.1逐步提高中药饮片收入,体现中医诊疗特色中药饮片是中医药特色的体现,是中药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我国医药行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之一。推动中药饮片的发展,有利于打破西药在医疗市场形成的行业垄断局面,也有助于推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发展,优化诊疗方案,提升特殊疾病的治疗效果。

从数据统计来看,2012年以来,河南省县级中医医院的中药收入,包括中药饮片收入均保持逐年增长趋势,中药饮片收入占药品收入的比重逐年增加,呈现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深化医疗体制改革过程当中,县级中医医院应当注重进一步提高在诊疗活动中使用中医技术及中药饮片的比例,鼓励临床科室和医生坚持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的优势,按照“能中不西”、“多中少西”的原则,积极开展辨证论治,多使用中药饮片;积极推进中医特色诊疗技术的综合应用,努力提高中医药参与率和使用率;修订完善中药饮片考核方法,与科室和医生绩效挂钩,通过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措施,形成鼓励使用中药饮片的有效机制,在发展中解决保持中医特色优势的问题。

3.2探索多种倾斜政策,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从数据统计来看,2012年以来,河南省对于县级中医医院的财政补助呈逐年增加的态势,符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对中医医院“在投入政策上予以倾斜”的要求,也体现了加快县级医疗机构发展的现实需要[4]。但是从2014年河南省省、市、县级中医医院财政补助收入情况可以看出,县级中医医院所获得的财政支持力度远低于省、市两级中医医院的平均水平。与之相对应的,2012-2014年县级公立中医医院的诊疗人次数逐年增高,特别是随着公立医院改革的持续深化,政策导向作用不断加强,在可预见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前往基层医院就诊,这就需要政府探索多种形式的中医医院投入倾斜政策,切实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加的比例应当高于省、市两级。

3.3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县级中医医院普遍存在规模较小、效益偏低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建院晚、底子薄,中医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发展长期处于非主流地位等原因所造成的。特别是对于县级中医医院来说,与省、市两级医院医疗资源配置方面的差距更是非常明显。从床位数和万元以上诊疗设备两项关键指标来看,作为医疗资源配置的重要参考指标,通过对2014年河南省省、市、县级中医医院平均床位数分析得出,县级中医医院的床位数与省、市两级中医医院相比存在比较大的差距。万元以上设备的差距情况与之类似,虽然全省各级中医医院的大型设备总体水平在逐渐提高,但是各级别之间差异较大,尤其是县级医院万元以上设备套数及总价值均远低于省、市两级中医医院。由此可见,县级中医医院应当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逐渐提高自身的诊断水平和服务能力,满足患者的就医需求,实现一般性疾病即可在县域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目标,逐步进入良性的发展循环,适应医改背景下的行业竞争需要。

此外,从2012-2014年河南省县级中医医院诊疗人次数情况分析来看,县级公立中医医院的诊疗人次数呈逐年增长的趋势;门诊人次数和急诊人次数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这样的变化符合公立医院改革所要求的引导患者前往基层医院就诊的政策导向,也是县级中医医院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现实需要。

3.4增加中医执业医师数量,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中医药人力资源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同样,中医医务人员是中医医院发展的主体,更是中医医院坚持发展中医特色诊疗项目,防止“西医化”的人力基础,但是目前县级中医医院的人力资源配置还存在很大不足。从2012-2014年河南省县级中医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人数比例分析可以看出,中医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不足50%,低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通知对于县级中医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总人数比例不低于60%的要求,中医护理人员的数量同样存在严重不足的状况,中医医护比也远未达到1∶2的要求。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应当全力加强中医人才引进,实施合理的人才培养工程,实现跨越式的人力资源发展目标。建立合理的中医人才配置体系,才能满足发挥中医医疗特色与西医医院在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方面开展双重竞争的现实需要。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3号)[Z].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08/content_9710.htm.

[2]《关于在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的通知》(卫计生发〔2013〕21号)[Z].http://www.satcm.gov.cn/e/action/ShowInfo.php?classid=26&id=17569.

[3]司建平.基于健康服务的县中医医院人力资源现状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4,(9):47-48.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Z].http://www.sda.gov.cn/WS01/CL0611/41193.html.

(收稿日期:2015-11-16)

【中图分类号】R 19

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6.04.032

通讯作者:张健锋,E-mail:baoyinsu123@sina.com。

基金项目: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2013ZY02040)。

猜你喜欢

医改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医院财务风险控制措施探讨
新医改制度下,建立健全的医院财务管理制度
医院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方式探讨
医改中卫生统计工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