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服利胆排石汤致胆囊黏膜全层脱落一例

2016-06-03王兰张诚杨玉龙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胆囊

王兰,张诚,杨玉龙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护理部;2.胆道微创外科,辽宁 大连 116001)



口服利胆排石汤致胆囊黏膜全层脱落一例

王兰1,张诚2,杨玉龙2

(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1.护理部;2.胆道微创外科,辽宁 大连 116001)

[关键词]利胆排石汤;胆囊;黏膜脱落;个案报告

病例

患者,男,69岁,因“发现胆囊结石3个月”入院,该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绞痛,呈阵发性加剧,无放射痛,无恶心呕吐,无发热,皮肤巩膜无黄染,体重下降20 kg。于当地医院行上腹部超声,提示“胆囊泥沙样结石”,给予利胆排石汤治疗1个月。右上腹胀痛无缓解,出现脐周疼痛及腹泻,行结肠镜检查提示结肠溃疡,给予对症治疗1个月后腹泻及右上腹疼痛症状均缓解,复查上腹部超声提示“胆囊周围积液、双胆囊可能”。入院查体:体温36.0 ℃,营养不良,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腹平坦,无压痛及反跳痛,Murphy征阴性,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叩痛。CA19-9 71.7 U/L,血常规、肝功、肾功、血淀粉酶/脂肪酶、CEA、CA125、AFP均无异常。复查B超提示胆囊增大、胆囊内异常回声,考虑胆囊泥沙样结石并胆泥淤积,占位性病变不除外(图1);上腹部CT提示胆囊炎(图2);MRCP提示胆囊内管条状异常信号,胆囊炎,胆囊结石(图3)。

全麻下行胆囊切除术,术中见:胆囊三角触及结节样肿物,质韧,右肝管、胆总管上段及胆囊管受累,肉眼判断胆囊癌可能性大。胆囊增大,呈充盈状态,胆囊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胆囊壁纤维化,厚5 mm,正常结构消失。胆道镜进入胆囊内充满黄褐色浑浊液体,见大量块状絮状物,胆囊黏膜呈瓷白色,表面光滑,无黏膜结构,胆囊管开口闭塞,取出絮状物呈表片状,表面可见血管走形,似胆囊黏膜(图3~6)。逆行切除胆囊,并将结节样肿物与胆总管、右肝管完整分离,胆囊动脉及胆囊管闭塞,胆囊三角处肿块送术中病理检查,报告慢性炎症改变。术后未出现胆漏、出血、切口感染等并发症。随访2年,未出现腹痛、黄疸等不适症状,上腹部CT提示胆总管轻度扩张,未见肝内外胆管结石形成。

图1 腹部B超:胆囊周围积液、双胆囊

图2 肝胆脾胰CT:胆囊炎

图3 MRCP:胆囊内管条状异常信号,胆囊炎,胆囊结石?

图4 胆道镜下见胆囊内漂浮絮状物

图5 胆道镜下见胆囊黏膜下层暴露

图6 术中取出的片状组织

讨论

目前胆囊结石的治疗方法较多,除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及新式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外,传统医学中的利胆排石汤是其重要的非手术治疗方法[1-5]。利胆排石汤是由金钱草、柴胡、白芍药、茵陈、大黄、郁金、栀子等组成的复发制剂,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利胆排石、行气止痛之功[6]。现代药理学及实验动物学研究发现[7-8],利胆排石汤能增加胆汁分泌,促进胆囊收缩,改善胆汁淤积,降低胆固醇浓度,并能抑制胆囊急、慢性炎症反应,进而起到利胆、溶石、排石、抗炎的药理作用。

根据病史及术中所见,本例胆囊黏膜脱落的直接原因可能是长期服用利胆排石汤,值得注意的是:胆囊三角处组织呈纤维增生样改变,而胆囊及周边组织无任何纤维素性粘连;胆囊黏膜全层仅发生脱落,未发生坏死;胆囊腔内未发现结石;胆囊动脉及胆囊管均闭塞。分析原因可能是:口服利胆排石汤后淤积的胆泥及细小结石经胆囊管-胆总管-十二指肠乳头排入肠道,最大枚结石堵塞于胆囊管内,慢性炎性刺激引起胆囊动脉及胆囊管自截,局部胆囊局部黏膜发生缺血性坏死,导致黏膜下层组织暴露。胆汁经黏膜裂口进入胆囊壁层,在胆囊平滑肌强烈收缩下,产生“动脉夹层”样反应,引起胆囊黏膜与黏膜下层的分离,最终导致胆囊黏膜全层脱落。本例术前诊断上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可能的临床诊断包括:胆囊分隔、胆囊结石、胆囊占位、胆道蛔虫等,通过手术确定早期的胆囊超声显示胆囊分隔,可能是胆囊黏膜正在发生剥脱,术前的MRCP显示管条状异常信号实则卷曲的黏膜,而胆囊内并无结石。

此例是使用利胆排石汤后致胆囊黏膜全层脱落,术前诊断不明,目前国内少有报道,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应避免排石汤类中药的长期应用,如遇上述情况的患者,要警惕胆囊黏膜全层脱落的可能,避免漏诊误诊。

参考文献:

[1] 修鹏, 李可为, 王贵阳, 等. 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27例分析 [J].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4, 26(4): 323-324.

[2] 张诚, 杨玉龙, 林美举, 等. 胆囊颈管结石保胆囊手术策略[J]. 中国内镜杂志, 2012, 18(10): 1023-1027.

[3] 张诚, 杨玉龙, 林美举, 等. 损伤控制在老年胆道系统结石中的应用 [J].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2, 24(5): 373 -376.

[4] 张诚, 杨玉龙, 林美举, 等. 胆道镜下电切治疗胆囊罗-阿氏窦内结石的临床体会 [J].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3, 25(1): 56 -58.

[5] 董子亮, 左杏果. 胆石症的中药治疗 [J].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1, 9(9): 1036-1038.

[6] 姜凯, 黄立秋. 利胆排石汤对胆结石患者治疗效果的临床研究 [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17(4): 115 -117.

[7] 李春涛, 吴莲波, 李丹, 等. 利胆胶囊的抗炎和利胆作用研究 [J]. 中医药学报, 2009, 37(6): 38-39.

[8] 吴渤岩, 高明, 梁颖, 等. 利胆排石汤利胆作用的实验研究[J]. 中医药信息, 2008, 25(1): 7 1-73.

(本文编辑:张和)

·文献综述·

[通讯作者简介]杨玉龙,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E-mail:YYL516@126.com。

[第一作者简介]王兰(1984-),女,辽宁大连人,主管护师。

[收稿日期]2015-08-20

[中图分类号]R575.6

[文献标识码]B

DOI:10.11952/j.issn.1007-1954.2016.03.022

猜你喜欢

胆囊
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经胆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可行性
改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用于胆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观察
二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56例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
丙帕他莫超前镇痛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观察
胆宁片治疗胆囊摘除后血脂升高32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