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蓝田县秦岭北麓浅山丘陵区经济型防护林树种评价与选择

2016-06-01郭刚虎

陕西林业科技 2016年2期
关键词:蓝田县树种评价

郭刚虎

(蓝田县林业局,陕西 蓝田 710500)



蓝田县秦岭北麓浅山丘陵区经济型防护林树种评价与选择

郭刚虎

(蓝田县林业局,陕西 蓝田 710500)

摘要:从生态适应性、保持水土性能、经济社会效果等3个方面,选择11个评价指标,建立了蓝田县秦岭北麓浅山丘陵区经济型防护林树种评价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各评价指标权重,对蓝田县秦岭北麓浅山丘陵区常见9个树种29个品种(品系)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显示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I级树种(品种)21个,有可以利用的II级级树种(品种)8个,没有利用价值不高的III级树种,所有参评树种都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可在蓝田县秦岭北麓浅山丘陵区经济型防护林建设中应用。

关键词:蓝田县;秦岭北麓浅山丘陵区;经济型防护林;树种;评价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态治理与恢复成效的不断显现,构建起林业生态防护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已经成为林业建设的核心和重点,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因此也成为这个体系有机结合的纽带和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乡村文明和环境优美的有效途径。但迄今我国高效、健康、稳定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方面的技术与理论尚不成熟,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1]。尤其在树种选择作为生态经济林建设的关键环节,关乎造林成败以及林地可持续发展利用,而缺少早实、优质特色经济林树种,品种老化退化,良种化程度低等问题较为突出情况下,有必要提出区域性经济型防护林优良树种评价与选择技术和方法。

1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的建立

蓝田县秦岭北麓浅山丘陵地带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春季干旱与秋季连阴雨多发,是制约造林成败的关键因子,随着退耕还林、生态治理等工程的实施,森林植被得到较快恢复,林地经济效益低下已经成为影响生态治理区群众积极性和生态防护林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蓝田县秦岭北麓浅山丘陵地带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目标在水土保持效益、林地直接经济收入等方面都应予以考虑和重视,树种选择也要依此而进行。

1.1指标的筛选

同一树种在不同的学科或评价领域都有一定的评价指标,这些指标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和适用范围,可以从不同侧面反映树种在构建森林上的效果。依据蓝田县秦岭北麓浅山丘陵地带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树种选择评价的目标,对树种大量关系到树种评价的生物学特征、生态学特性、经济利用价值等方面的指标,按代表性、相对独立性、可行性、可测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进行筛选,最后选择抗旱性、抗寒性、对光照要求、他感作用、固持土壤能力、树形、枯落物量、与地方产业发展符合程度、单位面积经济收益、栽培难易程度、村民接受态度等指标,作为蓝田县秦岭北麓浅山丘陵地带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树种选择评价指标(表1),这些指标能够从不同侧面反映不同树种在构建蓝田县秦岭北麓浅山丘陵地带生态经济防护林的效果情况。

1.2指标体系建立及指标标准化处理

根据蓝田县秦岭北麓浅山丘陵地带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对树种的要求,树种可以从生态适应性、保持水土性能、经济社会效果等3个方面进行评价。把筛选的各项指标分别归类,并置于这3个指标的下一层次之内(图1)。

目标层(O)即根据对蓝田县秦岭北麓浅山丘陵地带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的要求以及不同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利用价值,确定在营建生态经济防护林中树种所达到的水平。准则层(C)制约和限制树种的利用价值的各种因素,包括生产性能、生物学、生态学等方面。本评价系统选择对树种生态适应性、应用价值影响较大的质量性状、数量性状及生长性状作为对A层(目标层)的准则层。因素层(A)涉及上述准则层的具体评价指标。把这些相应地归入准则层的三个因素中,从而构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

图1蓝田县秦岭北麓浅山丘陵地带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树种选择指标体系结构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树种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评价指标的类型复杂多样,单位也有很大差异。有些指标的优劣往往是一个模糊或笼统的概念,很难对其实际数值进行直接比较,为了简便、明确和易于计算,首先对其实际数值进行5级划分,然后根据各指标对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树种评价影响的大小及相关程度,给定每级的标准化分值,其取值设定为0~1[2]。5级划分是以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的预期目标作为比较基础,预期目标应该与现阶段及今后一个时期蓝田县秦岭北麓浅山丘陵地带生态环境、经济型防护林现状以及社会经济和林业发展需求相适宜。其中生态适应性、环境生态防护性等因素层指标5级划分的基准是生态基准——地带性成熟或近熟天然林在本区适宜环境条件下的原始状态和特征值, 抗旱性、经济收益等指标以超过基准值或愿望值的百分数来表示。本研究中生态基准的确定以本区地带性植被的群落平均特征值为基础,综合考虑蓝田县秦岭北麓浅山丘陵地带生态经济型防护林特性及区域自然条件。

表1 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树种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3评价模型及评价标准

2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权重的确定

不同指标对同一目标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分析指标体系中各项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指出它们在指标体系中的相对地位和影响,即所占权重,方法有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效益替代法等[3,4]。每种方法都有自身特点和适用范围。本研究确定各项指标权重采用层次分析法,该方法可将复杂问题中的各种因素划分出相互联系的层次,就每一层次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可通过比较若干同层次指标对同一目标的影响,而确定它们在目标中所占的权重。对确定蓝田县秦岭北麓浅山丘陵地带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树种选择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也是合适和可行的。

按层次分析法原理和已经建立的树种选择指标层次结构图,各建立评价指标层次结构及判断矩阵,评价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和研究基础,并参考其他专家建议,用1—9比率标度使之定量化,并构成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再经过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最终计算出各个具体评价指标(a)相对于所隶属性状(C)的加权值和各评价指标因素(a)相对于综合评价值(O)的权值(表2)。综合权重为抗旱0.126, 抗寒0.089, 对光的要求0.029, 他感作用0.016, 固持土壤能力0.206, 树形0.103, 枯落物理0.103, 与产业发展方向的符合程度0.114, 经济收益0.142, 对栽培技术的要求0.034, 公众接受态度0.038。

表2 因素层(P)对于目标层(A)的总排序值

3生态经济型防护林树种综合评价

把通过栽植试验观察、野外测定、资料收集、访问专家等方法,获取树种生物、产量性状数据和信息进行标准化处理,再利用建立的生态经济型树种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综合分值计算和等级评定,结果表明(表2),评价的9种树种29个品种(品系)中,具有较高利用价值的I级树种(品种)21个,有可以利用的II级级树种(品种)8个,没有利用价值不高的III级树种。表明评价的所有树种都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可在蓝田县秦岭北麓浅山丘陵地带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中应用,只是在栽植小生境选择方面应加以注意。

表3 主要生态经济型树种评价

参 考 文 献

[1]郭立群,郎南军,周洪昌,等.生态经济型防护林建设的理论和实践[J].云南林业科技,1994(3)2-9.

[2]康博文,刘建军,侯 琳,等. 延安市城市森林健康评价[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10):81-86.

[3]成夏炎,张云.城市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分析与评价[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 14 (5 ):112-117.

[4]李佳睿,朱江龙,房晓军,等.青岛市行道树及花灌木的评价研究[J].陕西林业科技,2015(3):94-97.

Sel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Trees for Economic and Protective Functions in Hilly Area of North Slope of Qinling Mountains

GUO Gang-hu

(LantianForestryBureau,Lantian,Shaanxi710500)

Abstract:Based on the perspectives of ecological adaptation,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and social-economic effect, 11 indicators for assessment were selected and the evaluation system of trees with economic and protective functions in Lantian County located in the north slope of Qinling Mountains was established. 29 varieties from 9 species were evaluated by the means of Hierarchic Analysis Method. The result showed that 21 varieties reached the first grade in terms of values of utilization, 8 varieties reach second grade and non was in the third grade, indicating all the selected species are of high value and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the north slope of Qinling Mountains.

Key words:Lantian County; hilly area in the north slope of Qinling Mountains; economically protective forest; species of tree;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S727.2;S7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2117(2016)02-0028-31

作者简介:郭刚虎(1976-),男,陕西蓝田人,本科,工程师,主要从事退耕还林规划设计及管理工作。

收稿日期:2015-07-18

猜你喜欢

蓝田县树种评价
督查与考核如何“双剑合璧”——蓝田县“督考合一”机制的焦点与效应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关于我县渔业产业扶贫的几点建议
核桃丰产栽培技术初探
常绿树种在新疆的应用现状
影响我县中学生对体育锻炼项目选择的因素分析
城市绿化树种选择,只顾眼前你就输了
一个树种的国家战略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珍贵树种红豆树生态位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