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家的路已经照亮
——宁波市镇海区人才工程的路径解析

2016-06-01吴凌云

浙江共产党员 2016年10期
关键词:镇海区镇海大街

◎本刊记者 吴凌云

回家的路已经照亮
——宁波市镇海区人才工程的路径解析

◎本刊记者 吴凌云

还记得《天下无贼》中葛优这句非常经典的台词吗?虽然是一句搞笑的话,却讲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在知识经济占主导的21世纪,人才的至关重要性。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求贤若渴”的时代,如何吸引人才成了各地都在研究的一门功课。

在镇海,我们看到了好的硬件和软件,这里有一座宁波帮博物馆、一张凝聚校友力量的网络和一条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更有贴心的“妈妈式服务”。

一座由宁波帮精神撑起的城市人文博物馆

宁波帮博物馆,位于宁波市镇海区,这里是宁波帮发祥地之一。走进这座占地70亩的城市人文博物馆,犹如穿梭在“时光甬道”,如果博物馆会说话,它会告诉我们,那一件件宁波帮宁波人的故事。

宁波帮博物馆是一座庞大的建筑物,但真正能够撑起这座博物馆的是宁波帮精神。何为宁波帮?如果要描述的话,大体是这样的:他们机警、灵敏、开朗;他们勇于冒险、善于冒险;他们克勤克俭,不事张扬,不尚空谈;他们有着大海容百川的开明思想、不甘居人后的开拓精神、树高不忘根的赤子情怀。

宁波帮的创业精神受到了中国几代伟人的高度重视和共同肯定。在中国改革开放春潮初起的时候,总设计师邓小平发出了“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的号召。伟人登高一呼,万众风起景从,宁波帮帮宁波,成为全世界华人支持祖国建设的典范。

总之,从“本色语文”到“共生教学”,从原点走向共生,从“主张”到“方法”,一直在为了解决问题而行走和追寻。

邵逸夫、包玉刚、赵安中……一个个家喻户晓的镇海名人,他们的人生经历不尽相同,但他们之间有着一个鲜明的共识:助学济世、反哺家乡。

王辉,宁波帮博物馆馆长,对宁波帮的历史研究颇深,“宁波帮以其卓越的商业才能著称于世,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在取得商业成功之后,反哺教育、重视人才,这也是宁波帮得以长足发展的精神共识”。

代代相传的“宁波帮”精神早已根植在宁波人的心中。这些年,从镇海走出去的人才越来越多,但是走出去又回来的镇海人也是不计其数。

一份把家乡装进心里的情怀

“无论是创业环境,还是政策服务,我都很满意。”随着宁波微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无线充电技术的不断成熟,无线充电装备市场迅速打开,冯维一更庆幸自己当初作出的落户镇海的决定,“来对地方了!”

除了微鹅电子科技的CTO,冯维一还有个特别的身份——镇海中学99届学生。2013年从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博士毕业后,冯维一决定回国创业。作为镇海中学校友,冯维一经常关注校友会的网站、微博、微信、QQ群等,了解到家乡镇海近年来扶持创业创新的服务政策,对比南京、苏州、宁波高新区等地的创业基地后,冯维一和朋友最终带着他们的“无线充电”海创项目回到了镇海,获得了镇海区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的二类扶持。公司创办一年多来,无论在技术研发还是市场开拓上都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先后被评为宁波市2015年第三批创新型初创企业、2016年宁波最具投资价值企业20强“新锐成长奖”。

“落户这里,既有心中的家乡情怀,更是看中了镇海的人才服务、政策支持和发展潜力。”冯维一说。

像冯维一这样的“归巢”人才并不少。镇海中学96届校友叶继春留学归国后,毅然投身家乡建设。目前担任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新能源所研究员,组建了一个31人的科研团队,主要从事高效太阳能电池技术、LED技术、材料基因组技术及相关仪器装备开发等。

这都依托于镇海一直以来精心编织的“莘莘学子回归网”。近年来,镇海区积极发挥资源优势,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开放的人才文化基因,以镇海中学校友丰富的人脉推进镇海中学校友会建设,通过主打乡情牌、亲情牌,吸引了一批高端人才“凤来雁归”,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招才引智新路,在推动地方经济转型、产业提升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条满载“创客”的6公里大街

“创客”火了,2015年全国两会,“创客”一词首次“闯入”政府工作报告,越来越多的人,正在充满激情地投身创新大潮。“创客”的涵义也越来越广泛,努力把创意转变成现实的是“创客”,创业者是“创客”,在互联网行业做出创新的人也是“创客”。

在镇海,有一条长达6公里的大街——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这是一条开放式双创街区。镇海区整合宁波市国家大学科技园核心区、镇海区大学创业园、宁波市北高教园区优势,打造位于中官路沿线的创业孵化大街。

“这里的创业基因和中关村大街非常相似!”6月,国内一流科技服务企业启迪控股总裁袁桅到镇海走了一遭,对中官路周边的创业创新环境大加肯定。

规划中的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以中官路为轴线,北至北环东路,南至甬江,西临329国道,东接宁波绕城高速,总面积约19.5平方公里。目前,这里已集聚了设计、信息、软件等七大类产业1123家文化创意企业。“希望将来的中官路能成为长三角的中关村大街!”宁波市国家大学科技园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刘汉贵表示。

“其实,当时可以去的城市有几个,但是在镇海,我感受到了园区工作人员强烈的服务意识。他们知道我的处境后,设身处地为我考虑。”2014年底,贺云波来到镇海,创办了宁波知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拿到了区级海创项目资助。这1年半来,贺云波将全部精力投入产品研发中,“一些报批申请的事都交给了园区同志”。

贺云波所说的这些服务,被称作贴心的“妈妈式”服务,这也成为镇海区招才引智的重要砝码。“回到家乡后,相关职能部门为我们解除了很多后顾之忧,让我非常感动。”冯维一说,“专门为我们配备了人才专员,如果我们遇到什么问题,他们总是第一时间帮助解决,这更有利于我们专心项目。”

数读镇海人才工程

1.镇海籍两院院士:29名

2.镇海籍宁波帮人士:2.3万名

3.国家级创业载体:4个(宁波市国家大学科技园、宁波市镇海大学生创业园、宁波市国家大学科技园“珍珠汇”众创空间、宁波西电产业园“筋斗云”众创空间)

4.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沿线集聚国家“千人计划”专家:35名(包括镇海区本级和沿线“三校一所”)

5.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沿线集聚浙江省“千人计划”专家:50名(包括镇海区本级和沿线“三校一所”)

6.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沿线集聚文创企业:1123家

7.中官路创业创新大街沿线集聚创业创新人才:10000余名

8.镇海中学在库校友总数:9000余名

9.镇海中学登记在库海外校友:600名

10.海内外校友联谊机构:25个

猜你喜欢

镇海区镇海大街
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精英小学501满天星中队
镇海炼化一体化基地全面建成
宁波市镇海区骆驼中心学校
梓印工坊 童心印迹——浙江省镇海区乔梓学校版画作品
逛大街
奇怪的大街
郑镇海:做中韩交流“民间外交家”
宁波市镇海区蛟川中心学校
大街上捡来的爆笑图
大街上真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