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病房护士为主导的四位一体同步协作式术前访视模式在颅脑外科患者中的应用

2016-05-31陈慧爱周雪芬李文芳汪碧婵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5期

陈慧爱 周雪芬 李文芳 汪碧婵

519100 珠海市 广东省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



以病房护士为主导的四位一体同步协作式术前访视模式在颅脑外科患者中的应用

陈慧爱周雪芬李文芳汪碧婵

519100珠海市广东省遵义医学院第五附属(珠海)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以病房护士为主导的四位一体同步协作式术前访视模式在颅脑外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颅脑外科手术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术前访视;试验组接受以病房护士为主导的四位一体同步协作式术前访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颅脑外科手术患者干预后各相关观察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术前访视需求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焦虑情绪评分则低于对照组(P<0.05),入室5 min时血压、心率较对照组稳定,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颅脑外科手术病例施行以病房护士为主导的四位一体同步协作式术前访视模式干预,可以充分满足患者的术前访视需求,降低其负性情绪水平,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

关键词术前访视;颅脑手术;协作式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05.044

颅脑外科手术会涉及患者的重要生命与思维中枢,任何微小的伤害均可能导致严重临床结局,因而该类手术属高风险、高难度重点手术范畴,其应激源强度高于其他手术类型,易导致患者术前处于较高水平的焦虑、恐惧状态,这种心理应激状态可能导致患者生命体征的剧烈波动,不利于手术、麻醉进程,严重威胁手术安全与术后康复质量[1-2]。研究显示,高质量的术前访视有利于减轻受术者围手术期身心应激反应程度,因而为颅脑外科手术患者提供科学适宜的术前访视服务十分必要。现阶段我国术前访视工作一般由手术室护士完成,在此基础上,国内研究者们尝试了多种术前访视模式,如医护一体式术前访视[3-4]、合作式术前访视[5]等。尽管术前访视的临床价值已获普遍认可,但当前的术前访视工作中还存在着诸多局限,特别是因未将与受术者接触最多、对受术者情况最为了解的病房经管护士、经管医师等纳入术前访视团队而导致的术前访视沟通不畅、术前评估不到位、术前信息支持不全面等问题,导致受术者未能最大程度地自术前访视中受益。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尝试将以病房护士为主导的四位一体同步协作式术前访视模式应用于颅脑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前护理实践中,效果较为理想,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6月~2015年6月我院行颅脑外科手术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有行择期颅脑外科手术指征。(2)意识清楚。(3)能够与干预者正常沟通并有能力完成各评价量表的填写。排除标准:(1)同时伴有其他组织器官及系统的严重疾病。(2)同时合并存在意识和/或认知障碍者。110例患者中男60例,女50例。平均年龄(45.77±16.91)岁。将11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颅脑外科手术患者接受常规的术前访视干预,即由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师于术前1 d到患者病房实施面对面术前访视。

1.2.2试验组接受以病房护士为主导的四位一体同步协作式术前访视模式,即由患者的经管护士、经管医师、手术室护士以及麻醉科医师共同组成术前访视团队,受术者病房的经管护士在整个访视中起到主导作用。具体实施方式如下:(1)由病房经管护士提前与受术者约定适宜的访视时间,然后负责组织和协调受术者的经管医师、手术室护士及麻醉医师在约定的时间内进行术前访视。术前访视团队成员于约定访视前5 min到位,病房经管护士、经管医师与手术室护士、麻醉医师进行简单沟通互相交流相关信息,针对受术者具体病情、个性、家庭支持情况、沟通与学习能力、现存手术相关问题、对疾病与手术的认知程度以及具体的手术及麻醉类型等,确定适宜的术前访视方式与重点。(2)术前访视团队按时到达受术者床旁,由经管护士向受术者介绍本次访视成员身份、访视目的,自然地引导受术者进入访视过程,经管医师再次强调手术必要性、安全性。手术室护士采用图片方式向受术者介绍手术室环境与手术配合体位,以手机视频播放方式讲解手术基本过程及术中配合事项,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感受及缓解方式等。麻醉医师介绍麻醉类型、麻醉方式及麻醉时配合事项,经管护士报告术前准备情况,并作适当总结,然后询问受术者是否还有需要了解的手术相关问题,耐心倾听受术者及家属提出的疑问,并由相关人员从专业化角度以通俗性语言解答。

1.3评价方法

1.3.1术前访视需求满意率的评价指标参考国内相关研究者[6]的研究成果,采用自行编制的颅脑外科手术患者术前访视需求满意度调查问卷作为两组受术者术前访视满意率的评价工具,该调查问卷包含5项调查内容,即手术室环境信息、手术过程信息、手术安全信息、心理支持信息以及手术相关感受或不舒适信息,调查对象回答“是”则表明对该项目的

术前访视需求满意,反之则不满意。

1.3.2负性情绪的评价指标选择Zung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做为本研究中两组观察对象焦虑情绪程度的评价工具,评价对象接到手术通知后自始至终无相应应激反应评价为1分;如接到手术通知后即刻出现相应应激反应但能够很快消失则评价为2分;如接到手术通知后一天内相关应激反应不能消失则评价为3分;如接到手术通知后直至手术开始时均存在相应应激反应则评价为4分[7],评价分值与焦虑程度呈正比。

1.3.3生命体征的评价指标分别于术前访视实施前及受术者入室5 min时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测量观察对象的血压及心率,获得的数值作为本研究两组观察对象生命体征比较的统计数据来源。

2结果

2.1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评分的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评分的比较(分,±s)

2.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命体征变化的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命体征变化的比较±s)

注: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收缩压、心率变化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干预后术前访视需求满意情况的比较(表3)

表3 两组患者干预后术前访视满意情况的比较 例(%)

3讨论

麻醉与手术是易导致受术者出现以焦虑为典型心理应激反应的强应激源类型,过于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会对受术者神经内分泌系统、循环系统等产生严重影响,进而干扰手术以及麻醉正常进程,造成医护干预效果不佳,对于存在手术高风险的颅脑外科手术患者来说,这种影响更为显著[8]。术前访视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性沟通方式,可于适宜的时机对受术者实施有针对性的以解决受术者现存问题为主要目标的信息支持与反馈,帮助受术者对手术与麻醉产生理性和正向认知,提高其应对能力,帮助受术者摆脱术前危机状态[9]。但常规的术前访视在人员组成、干预能力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已难以完全满足颅脑外科手术病例的术前访视需求,因此本研究将受术者的经管护士、经管医师、麻醉医师均纳入术前访视团队,对颅脑外科手术患者施以以病房护士为主导的四位一体同步协作式术前访视模式干预。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术前访视需求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其焦虑情绪评分则低于对照组,入室5 min时收缩压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干预效果较为理想。

3.1有利于最大程度地满足颅脑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前访视需求与常规由手术室护士独自完成术前访视不同,采用以病房护士为主导的四位一体同步协作式实施术前访视,可以使以上4个访视主体各自的专业优势得到合作互补。由于经管护士是与受术者接触最多、提供照护服务最为全面的工作人员,所以整个访视过程采用以经管护士为主导的模式进行,基于经管护士与受术者在此前已形成的良好护患关系基础,由经管护士向受术者介绍访视目的、访视团队成员并导入访视进程最为自然和谐,受术者易随引导进入良好配合状态;经管医师最为熟悉受术者整体病情,是与受术者及其家属进行手术沟通谈话的工作人员,经管医师的介入,便于对患者情况相对陌生的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医师更为便捷、全面、准确地了解受术者信息,从而实施更具针对性的术前访视干预;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医师对手术室环境、手术进程、麻醉进程及各注意事项最具备直观了解优势,由其向受术者提供手术与麻醉相关信息,最为契合受术者对手术室环境信息、手术过程信息、手术安全信息、心理支持信息以及手术相关感受或不舒适信息等的迫切了解需求。因此,以病房护士为主导的四位一体同步协作式术前访视模式通过对各团队成员专业优势的充分发挥与互补,能够全方位地满足颅脑外科手术患者的术前访视需求。

3.2有利于缓解颅脑外科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以病房护士为主导的四位一体同步协作式术前访视模式的实施,以其强大的专业阵容向受术者传递了真切的关爱,充分满足了受术者渴望获得医护人员人格尊重与生命价值重视的内在心理需求。术前访视团队所提供的专业化信息支持,能够帮助受术者对手术治疗形成正确预期,解除对疾病发展与手术结局的不确定感,从而提高心理安全感,最终有效缓解焦虑情绪,减轻心理应激反应所导致的生命体征剧烈波动,维持受术者术前血压及心率的稳定状态,全面降低麻醉及手术风险,干预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对颅脑外科手术患者施行以病房护士为主导的四位一体同步协作式术前访视模式干预,可以充分满足患者的术前访视需求,降低其负性情绪水平,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具备应用推广价值。但在临床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术前访视四主体均有各自的工作任务和工作安排,要实现四位一体同步实施术前访视并非易事,因而病房经管护士必须切实发挥其主导作用,妥善做好组织与协调工作,以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保证干预工作的实施及干预质量。

参考文献

[1]叶蔚.整体护理干预对颅脑损伤手术患者预后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5,37(13):2066-2067.

[2]李静,李娟,闫玉芬.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开颅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2):105-106.

[3]韦利飞,李玲,李秀娜,等.传统术前访视与医护同步集中式术前访视在手术病人中的应用比较[J].护理研究,2015,29(1C):329-331.

[4]韦利飞,李玲,谢丹,等.医护同步集中式术前访视在大批量手术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4,35(30):6835-6836.

[5]李秀丽,李莉,邵丽,等.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开颅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3,11(6B):1592-1593.

[6]杨霞,胡文娟,赵爱平.日间手术病人术前访视需求调查[J].护理研究,2013,27(6A):1565-1566.

[7]黄晓明,廖瑞熹,赖妮.术前访视及术后回访对肿瘤手术患者心理影响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9):61-64.

[8]吴慧芬.CICARE沟通模式在术前访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4,29(14):43-44.

[9]张建娟.国内外术前访视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3,28(18):90-92.

(本文编辑陈景景)

Application of ward-nurse-oriented four-in-one synchronous collaborative preoperative visit mode to patients with brain surgery

CHEN Hui-ai,ZHOU Xue-fen,LI Wen-fang,et al

(The Fifth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Zhuhai519100)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ward-nurse-oriented four-in-one synchronous collaborative preoperative visit mode on patients with brain surgery.Methods:Selected 11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brain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in June 2014 - June 2015,divided them into control group and experimental group at random.The control group took conventional preoperative visit;the experimental group accepted ward-nurse-oriented four-in-one synchronous collaborative preoperative visit mode intervention.Compared the differences of all related observation indexes of two groups patients with brain surgery after intervention.Results:The satisfaction of preoperative visit requirement of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 the anxiety emotion grade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 the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of experimental group patients 5 minutes after entering operating room were more stable and less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ward-nurse-oriented four-in-one synchronous collaborative preoperative visit mode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brain surgery could fully satisfy the preoperative visit demand of patients, reduce its negative emotion level and stabilize patients′ vital signs.

Key wordsPreoperative visit;Craniocerebral operations;Collaborative

(收稿日期:2015-10-16)

陈慧爱:女,大专,主管护师,护士长

※手术室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