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属强化教育在出院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中的应用

2016-05-31祝喜鹰岳小林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家属糖尿病

朱 静 祝喜鹰 李 军 岳小林 华 飞

213003 苏州市 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家属强化教育在出院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中的应用

朱静祝喜鹰李军岳小林华飞

213003苏州市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摘要目的:探讨家属强化教育在出院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14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及家属在常规治疗的同时接受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家属强化教育。6个月后评价两组患者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糖尿病饮食原则、运动护理、自我监测、低血糖反应预防差异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糖尿病饮食原则、运动护理、自我监测、低血糖反应预防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家属实施强化教育,能提高出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注射;家属;强化教育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6.05.010

糖尿病(DM)是一种发病率较高,具有遗传倾向的慢性、终身性疾病,胰岛素治疗是最有效的降糖方法,而患者及家属能否掌握胰岛素的正确注射直接影响患者的血糖达标,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通常糖尿病患者出院时心情比较激动,注意力在结账上,听不进护理人员的叮嘱,如果不进行健康教育,不但预后不良,而且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2]。而为了寻求更有效的健康教育方法,提高患者糖尿病知识知晓率、遵医率、知识及技能的掌握、识别低血糖的能力和提高患者满意度,本研究对内分泌科住院的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进行强化式健康教育,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出院糖尿病患者140例,均病情平稳,无智力障碍,能接受访谈且同意合作,排除精神病史者及独居者。其中男96例,女44例。年龄29~75岁,平均55.76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55例,高中50例,大学及以上35例。均皮下注射胰岛素。将14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来源、病程、病情及治疗方法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教育人员的选择成立教育小组,护士长为组长,内分泌科主任为顾问,由5名内分泌科专职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熟练掌握糖尿病相关知识与技能,具有良好的护患沟通能力。教育小组成员每月召开1次讨论分析会,由护士长组织主持,特邀主任参加并给予指导。护士对每例患者家属的听课率、健康教育后知识掌握、行为改善方面进行分析,并对护士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解决。

1.2.2家属教育方法(1)教育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患者进行出院宣教,形式即在患者床边进行口头宣教和发放糖尿病知识宣教手册给患者自己翻阅;鼓励患者或家属参与科室举办的讲课,交流思想;采用不定期电话提醒方式,提醒患者按时注射胰岛素,对患者或家属询问的关于治疗、护理的问题做简单、必要的解释。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家属参与教育模式,实施家属强化教育干预,由分管护士根据患者情况,进行分阶段、分步骤健康教育干预,持续6个月。(2)家属强化教育措施。①家庭评估。编制个人健康档案调查表,评估患者家庭成员结构、家庭关系、个性特征、经济状况、饮食习惯、家庭成员对患者疾病的认知、了解家属对患者关心程度,登记评估内容。在征得患者同意后,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同时确定这个时期患者的健康需求,依次为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糖尿病饮食原则、运动护理、自我监测、低血糖反应预防等。设立回访登记本,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出院诊断、出院日期、家庭电话及手机号码。患者出院当天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并填写随访登记本。②认知干预。根据评估结果,患者的健康教育内容,同步对其家属进行教育,让家属参与整个治疗与护理过程。时间安排:教育者检查患者及家属对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实施动态干预。利用每天早、午间查房的机会,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一对一教育,询问患者及家属对前1 d教育内容的掌握情况。每周三下午利用工休会时间,对所有住院患者及家属进行集中教育,每周六再将所有患者及家属(包括出院患者及其家属)集中到宣教室统一授课答疑。了解家属对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与患者病情进展及依从性情况,答复患者及家属的咨询与疑问。③行为干预。a.胰岛素注射自我护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观察到,注射胰岛素技术好坏直接影响治疗效果。根据患者文化程度,再次强化注射的步骤、方法、注意事项。模式一对一授课。b.饮食指导:在讲解饮食原则及饮食依从性的同时,了解并观察患者的饮食结构与习惯,发放手册给患者,增加记忆效果。c.运动指导:糖尿病患者运动锻炼每周至少保证3~5次以上。每次运动时间应不少于20~30 min,一般不超过1 h,可以用心率确定适合的运动强度。运动锻炼应持之以恒,但是运动强度要有一定限制,既不能盲目大量运动,也不能运动量过小而起不到锻炼身体的效果。最大安全运动心率=220-年龄,一般要求运动时心率达到最大安全运动心率的60%~70%左右为宜(即170-年龄),如果情况良好,逐渐增加,一切以身体能否耐受、有无不良反应、达到健康锻炼目的为度。d.自我监测:由于糖尿病患者自身调节代谢的能力丧失,内、外环境的微小改变都会导致血糖的波动(诸如气候变化、饮食不当、紧张劳累、情绪波动等),为使病情控制在满意的水平,就需要经常对糖尿病的一些指标进行获取血糖及有关代谢异常的信息,依此作为调整饮食、运动及药物治疗的可靠依据,判断现行的是否正确,是否达标。这样做,除能严格控制高血糖外,还能防止医源性低血糖发生。有益于糖尿病知识的传授。e.低血糖反应预防:通过图像、文字讲解低血糖反应的严重性,分析低血糖反应的原因及如何预防。f.心理指导:通过与患者及家属进行交谈,了解患者心理,对症开导,提高依从性,帮助患者掌握胰岛素注射方法。④反馈指导。针对患者及家属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解决,指导示范胰岛素的保存、胰岛素剂量调节、使用前摇匀、注射前排气、注射部位选取、消毒方法、进针角度、正确拔针、针头更换、血糖监测等。教育后1 d让家属复述教育内容,对教育效果差或不满意者,及时调整教育计划和修改教育内容,使患者家属完全掌握胰岛素注射的有关知识,针对共同的问题举办专题讲座。⑤监测和随访。患者及家属每周随访1次,每周四、五下午为固定随访时间,一般个人随访时间每例5~10 min;集体随访为周六上午。随访内容:完成部分患者因住院时间短未能在住院期间完成的教育内容。了解患者在家的依从性情况,患者目前病情及在饮食、运动、血糖、用药等方面的现状,向患者及家属强调之前的重点教育内容,巩固学习效果,提醒其按时复诊与血糖监测等。叮嘱与鼓励家属继续按要求做好患者的支持、帮助与督促工作,跟踪了解与反馈患者情况。

1.3评价标准对患者知识掌握与行为改善评估,在出院后第6个月由专科护士应用自行设计的问卷了解患者知识掌握情况。问卷内容包括饮食原则、运动护理、胰岛素注射相关知识、自我监测、低血糖反应预防等。设有25个问题,满分100分,每题设2个选项,分值大于60分即判断为基本掌握。正式应用前选取10例患者对问卷进行预试验,测定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82,并请3名护理专家对问卷内容进行评估,认为该卷具有较好的效度。同时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注意询问和观察患者的行为改善情况,评估强化教育的效果。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

表1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后相关知识掌握情况比较 例(%)

3讨论

3.1家属强化教育提高了患者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糖尿病是一种与人的行为生活方式有关的慢性终身性疾病,患者大多数时间需要在家里治疗与调适。胰岛素治疗是糖尿病患者血糖达标的重要手段,尽早规范使用患者获益更多[3]。研究表明[4],目前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普遍偏低,需要家属参与管理。家属强化教育采用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理论知识的教授加上提问,互动性强,更能发挥患者及家属的主观能动性,避免一般式健康教育的单调。每周1次的健康教育,循序渐进地加深印象,还可请治疗成功的患者介绍经验,树立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健康教育的干预,意在提供给人们改变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必需的知识、技术与服务等[5]。患者家属的教育指导,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通过对患者生活方式的有效干预,使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行为,全面改善了高血糖及代谢紊乱,延缓了糖尿病病程及慢性并发症的出现,达到了糖尿病二级预防的目的[6]。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对家属的强化教育,为患者建立了有效的支持系统。保证了胰岛素注射等治疗康复措施落实到位,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注射、自我护理、合理饮食、遵医行为较对照组有很大的改善,依从性明显提高。

3.2对糖尿病患者家属实施强化教育有利于增加患者的家庭支持家庭是社会支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良好的家庭环境是提高生活质量的前提和基础[7]。家属强化教育,能充分发挥其对患者的支持与监督作用。家属强化教育后,不仅了解和掌握了有关糖尿病防治及护理知识,而且对合理用药、饮食、运动、定期监测的重要性及具体做法也有充分的了解,从而积极主动支持与配合医护工作,协助护士监管患者,帮助患者强化健康教育内容,从而使患者采取有利于疾病康复的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为患者建立了有效的支持系统。通过家属的提醒、督促与鼓励,保证了各项治疗康复措施落实到位,从而提高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对家属实施强化教育,能提高出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科学合理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管理疾病的知识和技能, 患者通过规范掌握胰岛素注射技术, 能增强对治疗的依从性和维持长期治疗的自觉性, 有利于控制疾病的进展, 提高血糖达标率,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大大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夏伟珍.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胰岛素注射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1):137-139.

[2]祝喜鹰.循证健康教育在出院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2010,10(36):115-116.

[3]周敏平,潘丽云,张伟康.健康教育对规范胰岛素注射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1,9(4):1029-1030.

[4]肖晓玲,胡秋秋,刘玉萍.家属参与健康教育在2型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4):313-316.

[5]刘剑英.健康指导对葡萄糖耐量减低患者血糖及生活方式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14,29(7):49-50.

[6]周平阳.家属支持对糖尿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2(6):15-16.

[7]张翠芬,赵惠英,王爱英,等.重视护理干预和家庭支持对提高糖尿病病人生活质量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3,48(10):937-938.

(本文编辑崔兰英)

(收稿日期:2015-06-07)

通信作者:祝喜鹰,副主任护师

朱静:女,本科,主管护师

·专科护理·※内科护理

猜你喜欢

家属糖尿病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