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瓜蒌皮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痰浊饮停型疗效观察

2016-05-31腾名子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8期

腾名子

(江苏省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41)



瓜蒌皮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痰浊饮停型疗效观察

腾名子

(江苏省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无锡 214041)

[摘要]目的观察瓜蒌皮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痰浊饮停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痰浊饮停型患者4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抗血小板、扩血管、调血脂等常规西药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瓜蒌皮注射液8 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7 d。分析比较治疗后2组左心功能指标、心功能分级、中医症候疗效以及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LVEF和E/A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心功能恢复、中医症候疗效以及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瓜蒌皮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痰浊饮停型的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瓜蒌皮注射液;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痰浊饮停型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诱发的心肌缺血,资料显示,冠心病诱发心力衰竭约占全部心力衰竭患者的70%,而心力衰竭导致的死亡约占冠心病死亡病例的40%[1-2]。近年来,我国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病率逐年攀升,已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群的健康。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诊疗指南不断更新,但实际临床中,仍有些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欠佳,祖国医学辨证施治,标本兼顾,对该病的治疗显示出较好的应用前景[3-4]。中医药对于该病的治疗多有报道,早在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中就提及以瓜蒌为君药,从痰论治“胸痹”的方剂。本研究选取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痰浊饮停型患者44例,以观察瓜蒌皮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痰浊饮停型患者44例,纳入标准:①年龄40~70岁;②符合西医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标准(心功能Ⅱ~Ⅲ级);③符合中医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痰浊饮停型。排除标准:①由于其他(如扩张型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肥厚性和限制性心肌病、贫血性心肌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淀粉样变性、先天性心脏病,以及心脏瓣膜病)等原因造成的慢性心力衰竭;②难以对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做出准确评价的病情危重患者(心功能Ⅳ级)。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2例,男10例,女12例;年龄(56.31±3.44)岁;病程(5.13±0.87)年;合并原发性高血压9例,高血脂21例;LVEF(41.33±1.24)%;E/A 0.87±0.09;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7例,Ⅲ级15例;中医症候分级:轻度3例,中度14例,重度5例。对照组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55.67±3.37)岁;病程(5.21±0.90)年;合并原发性高血压10例,高血脂20例;LVEF(41.54±1.30)%;E/A 0.91±0.11;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9例,Ⅲ级13例;中医症候分级:轻度3例,中度16例,重度3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强心、利尿、抗血小板、扩血管、调血脂等常规西药治疗:地高辛(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0676)0.125 mg口服,1次/d,1周后根据患者病情酌情调整;速尿片(上海复星朝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074)20 mg口服,1次/d;螺内酯(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273)40 mg口服,1次/d;拜阿司匹灵(北京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80018)100 mg每晚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5391)6.25 mg口服,3次/d。培哚普利(施维雅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4053)2 mg口服,1次/d;阿托伐他汀(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70070)10 mg每晚口服。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瓜蒌皮注射液8 mL+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7 d。

1.3观察指标观察2组治疗前后左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早、晚充盈速度比值(E/A),统计2组治疗后心功能中医症候疗效及综合疗效。

1.4疗效评定标准

1.4.1心功能疗效评定标准显效:心力衰竭基本控制或心功能提高2级以上;有效:心功能提高1级,但不及2级;无效:心功能提高不足1级。参照《中医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关于慢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诊疗方案和《中医证候分级量化评分标准》。

1.4.2中医症候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原有症状基本消失,中医证候分级总积分减少≥70%;有效:原有症状明显减轻,总积分减少>30%,<70%;无效:原有症状无明显好转,或者症状较前加重,总积分减少<30%。

1.4.3临床综合疗效判定标准显效:症状明显好转,或症状完全消失;有效:症状好转但未消失;无效:症状好转不明显,或症状无改变。

2结果

2.1治疗前后左心功能指标比较治疗后2组左心室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均<0.05),而实验组改善更为明显,其LVEF和E/A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左心功能指标±s)

注:①与治疗前比较,P<0.05;②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实验组心功能恢复情况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后心功能改善情况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2=4.659,P<0.05。

2.3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实验组中医症候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2=4.125,P<0.05。

2.4治疗后临床综合疗效分析实验组临床综合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2=4.247,P<0.05。

3讨论

中医无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之说,但是就其病因和临床症候表现,与“痰饮”“水肿”“胸痹”等症状相似[5]。中医判断冠心病痰浊饮停型主要包括胸闷痹痛、头重肢困、形胖痰多、苔腻脉滑、口黏纳呆5个主证[6]。冠心病痰浊饮停型是冠心病临床辨证分型的一个类型,标实以痰浊为主。《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太阴在泉……民病积饮,心痛”。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云:“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表明痰浊所致“胸痹”的病机在于痰湿蕴盛,以致痰浊内阻。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等条件的改变,冠心病痰浊饮停型的比例也有逐年升高的趋势。饮食结构由以菜蔬米面为主转向以高糖、高脂的肉蛋奶为主;交通条件以及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普遍缺乏运动,也增加了血瘀、痰浊的可能性。中医将痰分为有形和无形之痰,其中无形之痰是指由于长期高糖、高脂饮食引起脾胃运化功能失调,导致水液输布障碍,停聚体内,则痰浊内生,痰浊可流串停滞于各个组织器官,而导致多种疾病,这些与现代医学理论认为的高胆固醇、高糖饮食、高血脂症、体质肥胖、缺少运动等因素具有高度一致性[7-8]。高糖、高脂是生化痰浊的物质基础,它们所生化的痰浊会使血液黏稠度增加,流动性降低,纤维蛋白原增加,血小板凝聚性增加,并最终导致血管内皮损伤[9]。因此,高糖、高脂等致病因子均可称之为“血中之痰浊”。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瓜蒌皮提取物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血症状,同时减弱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减低心肌耗氧,能够显著降低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以及三酰甘油,从而发挥降血脂的作用,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以及保护血管内皮的作用[10-11]。范新霞等[12]采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31例痰浊壅塞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满意,总有效率90.3%。赵然尊等[13]采用瓜蒌皮注射液治疗226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结果发现,实验组心绞痛症状和血液流变学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孙娟等[14]通过研究瓜蒌皮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结果发现,瓜蒌皮水煎液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有明显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强清除自由基能力有关。以上既往研究提示,瓜蒌皮提取物对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确有一定疗效。本研究采取瓜蒌皮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痰浊饮停型,以观察其临床疗效。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左心室功能、心功能恢复、中医症候疗效以及临床综合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瓜蒌皮注射液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痰浊饮停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满意,但是由于本研究选择的是单中心数据,缺乏广泛的代表性,再者样本量偏小,因此尚需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进一步确证。

[参考文献]

[1]Glezer MG,Chesnikova AI,Giliarevskiǐ SR. Decrease in heart rate i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and chronic heart failure the purpose and means[J]. Kardiologiia,2014,54(4):109-120

[2]张鹏,朱浩,陈婵,等. 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症候及症候要素分布特点的多中心横断面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12):1412-1417

[3]周凤华,娄林洁,黄志勇,等. 中医药/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室性早搏文献现状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7):3397-3398

[4]王健,苗阳.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进展[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0(10):1237-1239

[5]王贤良,毛静远,赵志强,等. 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中医药治疗研究概况[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2):202-203

[6]王风,刘萍,杜文婷,等. 冠心病中医辨证分型规范化研究现状[J]. 时珍国医国药,2015,26(2):443-446

[7]陈蝉,王娟,等. 冠心病心力衰竭中医证候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1):2925-2928

[8]毕颖斐,毛静远. 浅议冠心病的现代中医病因体系[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2,27(11):2940-2943

[9]封伟奇,顾宁. 冠心病中医病因病机的临床研究进展[J].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85-86

[10] 郭琳,苗明三. 瓜蒌化学、药理及临床应用探讨[J]. 中医学报,2014,29(193):865-868

[11] 孙娟,孟冰雪,赵启韬. 瓜蒌药理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概况[J]. 山东中医杂志,2012,31(6):461-463

[12] 范新霞. 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味治疗痰浊壅塞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31例[J]. 河南中医,2012,32(9):1122-1123

[13] 赵然尊,石蓓,王冬梅,等. 瓜蒌皮注射液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J]. 中国新药杂志,2010,19(20):1871-1874

[14] 孙娟,赵启韬,黄臻辉,等. 瓜蒌皮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的保护作用[J].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3,29(3):114-116

[收稿日期]2015-06-09

[中图分类号]R54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8849(2016)08-0858-03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08.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