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入微时代发挥好“微力”

2016-05-30应娟

资治文摘 2016年1期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开发微课

【摘要】微课提高学习效率,改变学教方式,是传统课堂的重要的补充和拓展。作教师应认清形势,顺势而为,融入微时代大潮,掌握微课的制作技巧和方法,识“微”见远,致力新探索。

【关键词】微课;开发;历史与社会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的生活已经进入微时代,微博、微信、微电影、微评论……异军突起的微媒体以无处不在的力量,给人们的工作生活打上了“微”烙印。偶然间,笔者与微课有了第一次“亲密接触”,感受到了微课的力量和震撼。后来,笔者又专门报名参加了微课制作的培训,对微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更多的尝试。

一、审势而谋,感受“微”力无边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在五到十分钟内记录教师对某一个知识点的精彩教学过程。微课就是把课堂内容化整为零,有针对性的讲解,可以是教材解读、提炼精讲、考点归纳,它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补充形式,因为微课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利于学生课后复习和发展学生个性。我们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合理利用“微课”这个工具,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效率。具体说来,微课具有以下优点:

1.短小精悍:首先,微课教学时间较短: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只能全神贯注十到十八分钟。“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超过10分钟。其次,教学内容较少:“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知识点的教学(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微课内容以知识点为单位,问题集中、主题突出,将复杂的知识点细化,并且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回到家可以在电脑上播放。对学生学习知识更具有针对性和自由性。

2.因人而异:微课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生自己掌控学习,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控制自己的学习。学生也可以在课外或自习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完全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观看视频的节奏全由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懂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以停下来仔细思考或做笔记。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3.事半功倍:微课可以大大提高教学效益:课堂上初步落实了分层教学,实现了“一对一”教学,教师的一次讲述,将被多次播放和学习,避免了人工重复的解答相同的疑问,大幅提高了教学效率;也可以跨越年级、届别的局限,一个老师可以给数以万计的学生传授课程,一切都通过搜索和播放完成。节省了重复劳动的时间后,教师将有更多时间进行更高层次的教学活动以及增加对学生个体的关注和指导。

4.“一劳永逸”:微课制作完成后就成为了优质教学资源,从而源得到有效的积累。教师逐渐积累个人的教学成果,教师团队互相共享资源,所有教师都会越教越轻松;学校整体将持续构建一个宏大而珍贵的知识宝库,名师永不“退休”,年轻老师从中学习前辈的授课功力,快速成长。

二、顺势而为,做到见“微”知著

如何制作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的微课?笔者结合自己教学经历谈谈历史与社会微课的开发策略,主要分为以下几步:

1.做好准备

(一)精选课题:微课的选题要精练,“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二)准备素材:明确主题后,通过网络、文献等方法调查了解收集与该主题相关的信息。用于本学科微课制作的主要素材有历史与社会图片、音乐、视频、动画等。

2.制作微课

目前微课的制作方法主要有摄像机拍摄法、智能手机拍摄法、手写板或交互白板及专业录屏软件制作法(简称”可汗学院式”)等。笔者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

方法一:利用Powerpoint 2010版或2013版直接录制主要包括以下五步:

第一步,针对微课主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

第二步,制作PPT课件;

第三步,播放PPT课件,选择幻灯片录制,并录制讲解的旁白;

第四步,可以进行必要的编辑和美化;

第五步,另存为视频文件。

方法二:利用视频处理工具制作微课

利用视频处理工具制作微课,需要使用一些开发工具:①图片处理软件,如FSCapture、Photoshop等;②声音、视频的制作和处理软件,如QQ影音、会声会影、Camtasia Studio等。笔者使用的是Camtasia Studio 7软件,主要有以下几步:

第一步,准备录制,安装Camtasia Studio 7软件。第二步,录制过程。在小窗口上,主要有三个板块:左侧为调整屏幕录制的区域的按钮,中间为声音和摄像头设置,右侧为录制按钮。注意麦克风音量不要调到最大的位置,而且录制环境要保持安静,这样后期的编辑会简单快速些。做好区域选择,声音设置等,准备就绪后,点击“rec”按钮,录制开始,出现结束提示,点击”stop”按钮,把文件命名好,并保存。

第三步,编辑录制。打开软件,点击“导入媒体”,就可以开始视频编辑的操作。鼠标右击已导入的视频,选择“添加到时间轴”。在将视频添加到时间轴时会弹出如下窗口,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视频相应的尺寸。现在可根据Camtasia Studio 7中的工具对视频进行编辑了。

三、乘势而上,期待识“微”见远

要实现微课与历史与社会课教学的交融共济,任重道远,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1.变“单向灌输”为“双向传播”

微课不是传统灌输式教学的新手段,它应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表现形式上都要有所创新。要处理好创新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矛盾。微课制作的一个突出优点就是创新性,但是不能片面的追求所谓创新,穿插过多有趣图片信息、视频,却忽视知识教学的本质目的。因此,要处理好学生主动学习和教师指导的矛盾。微课都是教师事先准备好的,教师在制作微课过程中,就要适当控制学生学习和学生自主活动的平衡状态,教师提供不同形式的支架去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要构建完整精炼的教学过程,要准确快速的切入主题,形成一条鲜明的线索;结尾要精炼,使得微课的课堂结构趋于完整。

2.变“盲目跟从”为“理性思考”

微课热下我们还需做做冷思考,必须清醒地认识到:首先,微课是一种手段,可以创设更多机会让学生积极学习,是教学模式上创新,但不是教学的全部。不是要替代传统的教学,它只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只能作为辅助教学的作用。其次,微课只是一份学习资源,微课的学习只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一个组成环节或部分,它不能替代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再次,微课的设计要聚焦于重点和难点,切忌“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3.变“单打独斗”为“组团作战”

制作微课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还要通过校内教研组同事之间的交流协作、学校的统筹整体设计、更多学校形成微课资源联盟等方式,不断丰富历史与社会课教学的力量源泉。同时,还要加强对微课的管理,及时了解学生对微课的学习效果,建立学习评价反馈机制,最终受益于学生和老师。因此,建立免费的、高效的、操作简便的微课云学习开放平台,势在必行。

微,以小博大,以少聚多。微课不仅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而且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魅力,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我们步入微课的教学时代,使历史与社会课教学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提高人文性和增强有效性,努力开创出一片富有生机与活力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关中客.微课[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

[2]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

[3]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

[4]梁锦明,陈瑜.微课解读 [EB/OL].2013-12-31).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8acea10101fkm1.h tml.

[5]杨正群.关于“微课”的几点思考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12)

[6]肖安庆.关于微课教学的几点思考青年教师,2013-02-15

作者简介:应娟(1979年06月)女,汉族,浙江省金华市永康人,研究生在读,浙江省金华市永康石柱镇石柱初级中学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社会思品教育。

猜你喜欢

历史与社会开发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通过初中《历史与社会》综合课提高学生大局意识
论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学现状及改革措施
在线投稿与编辑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遵义红色旅游开发对策研究
基于J2EE和Ionic的ITer学习APP设计与开发
单片机在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开发
初中历史与社会的新课导入艺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