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上网

2016-05-30赵文蕊

教育界·上旬 2016年1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生

赵文蕊

【摘 要】《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关键词】信息技术     上網     学生

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快速普及与发展,电脑和网络正在逐渐成为信息时代的主角,并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向前发展,为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快捷。同时,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介入学生的生活,无论对学生当前的学习,还是对今后的发展都将产生积极的、极其重要的影响。网络既给教育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动力,同时又向传统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网络是一把“双刃剑”,正像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相辅相成、不存在“只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事物一样。网络中的信息量太大,包含了许多不可控制的因素,如,网上充斥着许多无效信息,垃圾信息成堆,各方面内容都有。现在的青少年学生接触的东西太多,很多东西已经大大超出了他们的实际接受年龄。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上网呢?

一、了解学生,正确引导学生上网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和网上聊天。在上网络课之前,我先上了一堂室内课,目的是先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建立平等的对话环境,了解学生在网上做些什么,心里在想些什么,平时是在什么情况下接触网络的,是不是有学生经常接触网吧。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我发现学生对于网络的兴趣大多停留在游戏与娱乐上,几乎很少有学生能说出除了这两样以外,网络还能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怎样的便利。

目前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往往不是来源于计算机知识本身,而是来源于对电脑游戏的热衷。虽然有益的电脑游戏对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手的协调能力有一定的帮助,况且爱玩是人的天性,但如果把电脑游戏看作是应用计算机的全部,则只会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同时许多游戏并不适合学生玩,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游戏问题,引发正确的学习动机就显得十分重要。学生们在接触游戏时,往往是被刺激的特效、精美的画面所吸引,而对其中的真正意义缺乏正确的认识。这时,我们要教育学生,现在正处于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应把计算机作为我们学习的好帮手,而不是作为游戏机。另外,还可以鼓励那些喜欢玩游戏的同学,如果想让别人在不久的将来也玩上自己编的游戏,现在开始就要努力学习计算机知识,将来努力成为一个出色的软件设计师,从而激发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向上的心理动机。另外我还在课堂上列举出很多利用网络可以完成的事情,还故意把有的功能说得很玄妙,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兴趣。

二、辩证看待,取其精华

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学生上网。为了让学生学习网络知识而对其上网采取不闻不问的放任态度无疑是饮鸩止渴,但因网络带来的一定的弊端而抵制网络或杜绝网络又是一种因噎废食的行为——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我们应兴其利,去其弊,让网络成为我们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好帮手。

在青少年阶段,学生主要是学习信息处理方法,培养交流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培养科学素养。通过互联网络,学生可以学习如何检索、核对、判断、选择和处理信息,以达到对信息的有效利用。但是,如果放任学生在网络世界中驰骋,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他们就会在网络中“迷航”,其危害不亚于网络游戏。因此,要引导学生善用网络资源,并教会他们如何分辨其中有害信息的内容。例如,有的学生分不清网络中的真实与虚假信息,将一些未经证实的消息到处传播;有的学生沉迷于网络的反动、暴力甚至色情的内容等。这时,家长和教师要教育学生不仅要学会提取信息,还要学会用正确的观点去分析信息,辨别是非,去伪存真,分清精华与糟粕,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网络信息,让学生在上课的时候有事可做。例如,我在上网络课的时候,便与后面的 PPT部分的知识一起教授,让学生在做PPT的时候,先思考自己想要的一些图片,然后引导学生上网搜索,并选择最适合自己主题的图片,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在网上闲逛。

三、关爱学生,规范上网行为

如何帮助学生尽早建立和适应正确的网络道德规范,减少由于网络负面影响所带来的损害,是保证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培养教育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发展人才的需要。我们的学校、家庭、社会应当联合起来,给予足够的重视。

由于学生处在全新的网络环境中,随时都可以操作计算机网络,经常会出现学生在网络上的“不正常”行为。例如一些同学自恃计算机水平高,随意打开、删除别人的软件及作品,破坏别人的工作和学习;又如评选网络优秀作品或文章时,有些学生不遵守规则,一票多投或多票一投。对于这些“不正常”行为,我们要认识到它的潜在危害很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的阶段,一旦不正常的行为养成习惯,步入社会后,将很难改变。今天可能只是到别人的电脑里取一些作业的答案,明天可能就是到别人的银行账户里取一笔金钱;今天可能只是随便弄着玩玩,搞个小的恶作剧,删掉一段文字或一幅图画,明天可能就是真做实干,到别的企业里毁掉一批数据或资料。对于以上这些行为,我们应当尽早建立网络环境中的行为道德规范,帮助学生增强网络法制道德观念,提高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使其网络行为符合社会公德的要求。

综上所述,上网与学生其他的社会活动一样,都需要成年人的指导和监护。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有责任教育、引导学生文明、安全、健康上网,使网络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成长、创新、娱乐的健康阵地。只有认真面对青少年学生对待网络的态度,认真研究规范他们的上网行为,才能减少网络给他们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家长和教师要用自己的行动和语言加强与孩子的情感交流,从多方面入手,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观念,引导他们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学生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快把我哥带走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李学生》定档8月28日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