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日遐思”组文赏析

2016-05-30易爱玲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春景花树故园

易爱玲

“诗家清景在新春”,春天百花开放,莺歌燕舞,泉水叮咚,万物勃发,能使人心生美好之情,让人陶醉;另一方面,绵绵的春雨缠绵悱恻,不可断绝,美景转瞬即逝,也容易触发诗人们敏感的情绪,发出各自的感慨,因而古代的诗人们似乎都特别偏好春天。到了当代,春日也同样总是能引发人们的遐思,我们一起看看三位作者都抒发了各自怎样的情感吧。

同点: 阅读三篇文章,写作对象都是春天,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及由此生发出的感慨或思考。都有对春天美景细致的描写,都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语言都十分清新雅致,尽显春天的生命气息。

异点: 虽然都是面对春天,面对不同的时节、不同的地方,作者的艺术手法不同,文章呈现的文本内容也就不同。

写作对象不同:虽都是写的春天,但具体对象有所不同。《故园春》写的是早春二月平原上的各种景象,包括春花、山歌、扫墓、多种动植物以及农夫耕种的场景,它们共同汇聚成了一首清新活泼的早春之歌以及乐观坚韧的生活态度。《野旷天低树》写的是阳春三月城市里的景象,重点写了杏花、洋槐、柿树、柳树等春景,它们的灿烂热情让自己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让蛰居在城市的作者展开了对人生的思考。《春来半岛》写的是四月时节在香港看到的木棉、相思树等几种花,并由此产生联想,抒发自己的情怀。

主题不同:出于不同的写作目的,三文表现的主题不同。《故园春》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描写了早春时节平原上各色青嫩的景致,表达对平原早春的热爱对辛勤耕种的父辈的讴歌以及对收获季节的期盼之情。《野旷天低树》写“我”春日,遥想故乡迤逦的春景,各色春花的风姿绰约,作者由此发出感慨:后辈失却此忆,在他们是有幸还是不幸?《春来半岛》写了自己在香港看到的几种花,联想到了台湾,表达的是对台湾的思念和对自己半生以来一直四处漂泊的伤感之情。

艺术手法不同:就表达方式而言,三文都有对春天景物的描写,但仍各有侧重,《故园春》夹叙夹议,兼有少量描写,侧重议论;《野旷天低树》集中笔墨描写了早春的各种美景;《春来半岛》则在描写各种花树时侧重抒情,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就写法而言,《故园春》缘事说理,以小见大,以生活中的发现来阐发人生道理;《野旷天低树》着眼于全景写意,精致地描绘早春各色景致;《春来半岛》重在联想,由“木棉花暖鹧鸪飞”的诗句过渡到现实中的花树,由眼前的花树想到台湾以及南国,多处引用古诗文,充满浓浓的文化气息和淡淡的伤感。文章首尾呼应,突出主旨。

猜你喜欢

春景花树故园
沿街桂花
山月
春景
遥怜故园菊花开
春天·春景
一只来自春天的鸟
李轶贤
神秘谷
人间春景
李春景摄影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