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有大爱 方能担当

2016-05-30苏乾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吴斌黄旭华四中

苏乾

责任并不是一个甜美的字眼,它仅有的是岩石般的冷峻。责任并不是一个容易担当的对象,它需要担当者具有像呵护幼小的孩子那样的真爱。人,来到世上,不可避免地与他人、与家庭、与国家、与社会结缘,责任也就如一份成年的礼物悄然附着在你的背上,不管你愿意不愿意。而且,它给予你的,往往更多的是灵魂与肉体上的痛苦,这样的一个十字架,我们为什么要背负呢?因为它最终带给你的是无价的珍宝——人生价值的增值与人格的伟大。

责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给世人的一种考验,有的人通不过这场考验,逃匿了。有的人承受了,戴上了荆冠。逃匿者随着时间消逝了,没有在世界上留下一点痕迹。承受者也会消逝,但他们仍然活着,死了也仍然活着,因为精神使他们百世流芳。

1987年,汪金权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被分配到全国闻名的黄冈中学。有一天,汪金权前往蕲春四中看望老师顾凤鸣。四中在该县北部山区,与安徽交界。这里地处大别山深处,交通闭塞,条件艰苦。交谈间,顾老师叹气说:“四中条件太差,留不住老师,也招不到好学生。”汪金权说:“那我调过来。”顾老师以为他只是随口说说,没想到,第二年汪金权真的调了过来。 “我是从山区走出来的,当时看到四中很需要老师,为了支持山区教育,就义无反顾地到最偏远的学校来了。”他如是说。这一呆就是22年。22年来,他几乎把所有工资都用于资助贫困学生。他每年都要帮一二十名学生垫付学费或生活费,至今累计数百人。后来,一些学生考上大学了,甚至就读研究生,他仍然继续资助,有时一月要寄上千元,总数累计超过10万元。而这些垫付的钱,数目到底有多少,学生还了或是没还,汪老师从不介意。

22年过去,昔日的校友辗转打听到他在蕲春四中,便相约去看望他。当他们看到汪金权的第一眼,不禁为之落泪:昔日毕业照上意气风发的汪金权,如今已经是两鬓霜花,满头白发。

素材启示:“也许我的肉体只能蜗居在大别山的一隅,但我的灵魂会跟随我的学生走向四方;我是荒原上的一支电线杆,也许只能永远地矗立在那儿,但我能把希望和光明送向远方;我可能永远是一座桥,让学生踏着我的身躯走向希望的彼岸。”汪金权在日记里这样写道。

2012年5月29日上午7点半,他发动引擎,前往无锡。途中总共3小时。

中午11点10分,搭载着24名乘客,他开车返回杭州。

11点39分24秒,车行驶至锡宜高速公路宜兴方向阳山路段时,突然有一个块状物体从天而降,穿过挡风玻璃,像炮弹一般击中他的腹部。他的的手被飞物打中,但他迅速地紧握住方向盘,保持车辆方向。

11点39分41秒,车速慢慢降了下来。他挂挡位、拉上手刹、开启双闪灯。

11点39分52秒,他解开了身上的安全带,半躺在座位上,不停地移动身体,右手不时抚摸着腹部,看得出来他非常痛苦。

11点40分05秒,他挣扎着站起来,用很低的声音一字一字地对乘客说:“不要乱,一个一个下,站在路边。”然后打开车门,安全疏散旅客。耗尽了最后一丝力气的他,瘫坐在座位上,终因伤重不治而去世。

他就是最美司机吴斌。

2012年6月4日,杭州阳光微弱,天空不时飘雨。一个看似普通的日子,却让杭州全城为之悲伤,因为“最美司机”吴斌在这一天出殡,上万市民自发来到他生前居住的社区,含泪送别英雄。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也专程赶来吊唁,他在吴斌的遗像前郑重地三鞠躬。送别的群众从吴斌家楼下至小区大门四五百米的小路上,整齐地默默站立,为这位一生平凡的司机送行。

吴斌出殡的一路,由杭州警方开道,灵车特地绕西湖一圈。以这种方式出殡的,在杭州还属首次。沿途27公里,一路都有群众送行,他们或默默地向灵车挥手,或双手合十祈祷,还有人举手致敬。在网络上,数百万网民也为他点亮“蜡烛”,照亮天堂之路。

他的姐姐说,弟弟一生平凡,但生命的最后一刻,他所做的一切,让所有人尊重。这份尊重,却来自于吴斌从业以来对本职工作的兢兢业业,来自于吴斌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对他人生命的守护。

他的妻子说,丈夫从1987年开车到现在,无论是开大货车、出租车、公交车还是现在的客车,连小碰撞都没有过,我们平时对他很放心。

素材启示:几十年来安全行车,从无事故,谈何容易!如果没有对生命的尊重,对他人的关爱,又如何能做到呢?责任,并不只是压在肩上的分量,更是放在心里的大爱。

有这样一位无名英雄,他有8个兄弟姐妹,但这些兄弟姐妹们都不知道他的工作是什么,他的父亲临终时都还不知他是干什么的,他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他一面。

他就是201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黄旭华。今年87岁的黄旭华,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部分技术资料,是当初考虑的措施之一。1959年,苏联中断对中国若干重要项目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被选中参研核潜艇,他把家安到实验基地。没有参照物,没有计算机,他带领团队从研究模型起步,靠算盘演算出成千上万数据,还为获一手资料亲自深潜。因工作保密,30多年只见了母亲一面。在他带领下,我国研制出自己的核潜艇。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领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曾先后多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素材启示:为了责任担当,黄旭华甘愿隐姓埋名几十年,把自己宝贵的年华奉献给了那个火热的年代,把自己的一腔热忱浇灌在了华夏的土地上。他是大国梦想的执笔人,他是民族飞跃的助推器。倘无胸中对国家对民族的一片深情,他又怎能书写自己壮丽的人生篇章!

责任是苦涩的,担当是沉重的,然而,它也是一种爱,甚至是一种最为崇高的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深沉热烈的爱!没有大爱,谈何担当?在平凡的坚守中,责任是繁琐的,是单调的,可正是这些平凡的琐事,汇聚成一个个大写的“人”字,汇聚成重如泰山的责任担当。

猜你喜欢

吴斌黄旭华四中
MTBE装置醚后碳四中二甲醚含量高的原因及优化
星期三书店: 这里也是天堂
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先驱
黄旭华
——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先驱
黄旭华
——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先驱
What do young people worry about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of PiPeline Security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Line-Structure Sagnac Interferometer with 3×3 CouP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