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赏识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2016-05-30何禄瑜

教育界·上旬 2016年1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师生作文

何禄瑜

没有赏识,没有教育,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以不抛弃、不放弃每一位学生作为自己的教育格言。赏识教育是依据人渴望得到赏识的本质要求,对学生施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提醒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或教育理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赏识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何让赏识教育走进我们的初中语文课堂?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认识到师生平等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助于教学成绩的提高。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赏识教育得以实施的前提。师生平等既是学生渴望的,也是好多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但实际教学中真正做到师生平等的又有几个?关键还是老师没有真正从观念上去做根本的转变。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的主动权在老师,老师不能真正改变观念,师生平等就只能是空中楼阁,可望而不可即。思想是行动的指挥所,只有老师真正领悟了师生的确应该是平等的,这样的平等对人对己都有好处,尤其是对教学成绩的提高大有好处,才能真正自愿地和学生平等相处了,才可能在教学的过程中和学生平等对话,才可能自觉地去搭建平等的师生交流平台。因此我以为,要想使师生真正平等,只有先让传统的师道尊严彻底搁浅,师生才能真正平等。

在赏识教育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是一位不可冒犯的权威者,学生也不是唯命是从的卑微者。只有建立了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才会有安全感,才会充滿信心,思维才会活跃,才会向教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这样,就为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创设了一个轻松愉悦、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亲其师,信其道”。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气氛的建立需借助一些手段,如温柔的目光、亲切的抚摸、殷切的期望,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更加依恋老师,从而激起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这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所在。

二、我们教师要始终相信每个学生都能成功

只有相信每个学生都能够成功,教师才能发自内心地去赏识学生。罗林塔尔效应实验证明,教师给学生自信,学生就会有高成就。教师对学生的信任是一种巨大的鼓舞力量,信度越大,成就就越高。陶行知先生也曾这样忠告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相信每个学生都具有成功的潜能,都有成功的可能,都有成功的希望,我们绝不能因为学生某方面的不完美而对他缺乏信心。作为教师,最重要的作用不是教给学生知识,而是唤醒学生的自信。

三、课堂上我们教师要多肯定学生

平时上课学生回答问题时,我们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对于学生各种各样的答案,教师要充分肯定。即使学生回答得幼稚、肤浅,甚至片面、错误,教师也不能 “一棒子打死”,更不能去批评、打骂学生,而应当热情鼓励、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或者上来演板,不管好与坏、对与错,也不能苛求、责备,要寻找学生的优点,如胆子大、声音洪亮、咬字准确、字迹漂亮、书写工整……再给予表扬。有位心理学家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赏识。”批评、指责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鼓励、表扬可以挖掘、激发、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使不同差异的学生都在愉悦的学习环境中茁壮成长。

四、批改作文时我们教师要多鼓励学生

批改学生的习作时,我们要多去鼓励学生。对各方面都做得比较好的文章,讲评时可作为范文念给同学们听,或者张贴出来让同学们阅读,还可以推荐去参赛。对于一般性的文章,也要发现闪光点:有好句;用了好词;景物描写很好;人物描写很成功;用了恰当的写作手法;开头写得好;结尾收得好……不一而足,每篇都有其优点,我们老师要善于去发现,善于去表扬,唤起学生写作的热情和自信。评语也要是鼓励性的,多写写优点。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有哲理的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当然,作文中存在的主要毛病还需用委婉的、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指出,那么以后作文,学生会更主动热情,并能更好地展现或表现自己了。以赏识的方式改变学生作文中的一些缺点,效果明显,能很快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在学生测试讲评时我们教师要多表扬学生

苏联的教育学家乌申斯基就说过:“儿童憎恨的是任何时候也不能从他那里得到表扬和承认的老师。”这种赏识性的教育方式,还可以延伸到测评上。我们可用多方力量去表扬,联系家长,学校配合,都去褒奖一下取得好成绩的学生;可用多种方式去表扬,物质上,精神上,或者言语上,都可以;我们要分层次去表扬,成绩有进步的要表扬,退步的也可表扬。分数比上次更低,并不意味着就没有进步的地方,这些题型里面总有比上次做得更好的,或是默写部分,或是文言文阅读,或是现代文阅读,或是作文写得更好……哪里做得好,就可表扬哪里。

总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赏识教育已悄悄地走进了我们的课堂,赏识是一种理解,更是一种激励。赏识教育,是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是帮助学生获得自我价值感,发展自尊、自信的动力基础;是让学生积极向上、走向成功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能够真正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那么学生心灵的苗圃就会阳光明媚、春色满园,学生个性的心态就会一派生机、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师生作文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浅谈技校的师生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