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平权法案”应该取消吗?

2016-05-30

高中生学习·高一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平权族裔亚裔

2015年12月9日,美国最高法院听审“费雪诉德州大学”一案之际,代表全美118个亚裔权利组织的美国亚裔教育联盟和来自美国各州的亚裔人士在最高法院门口集会示威,要求法院裁定美国大学招生时取消考虑种族因素,消除所谓的“隐性配额制度”,停止对亚裔学生的歧视,让他们入高校、尤其是名校不再“难上加难”。

此案源于2008年,德克萨斯州的一名白人学生费舍,GPA成绩达3.59(满分4),但申请德州大学时被拒。她起诉该校实施的平权法案涉嫌滥用种族因素,阻碍了她的录取。官司持续数年,一直打到了最高法院。

按照“平权法案”,非洲裔、拉丁裔等少数族裔的学生上大学能得到优先录取,其初衷是为了纠正历史上与之相关的明显歧视做法。但在现实中,隐性划定种族配额、过度考虑种族因素等招生做法被批为“逆向歧视”,导致相当数量其他族裔的优秀学生反而不能被录取,这里面以亚裔最为突出。SAT分数和GPA是美国大学录取学生的重要参考因素。有数据显示,常春藤大学招生时,白人学生的平均SAT分数要比非裔学生高310分,而亚裔学生的平均分数要比白人还高140分。

深度解读

平权法案诞生于美国上个世纪60年代的民权运动。它的宗旨是扶持“肤色、宗教、性别或民族出身”上的弱势群体,使之在入学或就业中不致遭到歧视。它规定凡是受到联邦及地方政府资助的公立学校都有责任在在招生中采取配额或加分的方式让少数族裔学生优先入学或录取。这个法案的受益群体只有非裔、西班牙裔和土著印第安人,导致其他族裔需要比他们优秀很多才能得到同样的待遇。

关于平权法案的存废之争从未停止。哈佛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就陷入过“逆向歧视”漩涡,曾遭到包括华裔在内的团体的起诉。随着少数族裔移民数量的增多,反对声音也逐渐增大,加州、纽约和新泽西州等地已开始放弃这种的做法。几个重要大学也先后取消或是修改了若干“歧视”少数族裔学生的项目,其中包括麻省理工、普林斯顿大学等。

但据统计,不实施“平权法案”政策的加州大学系统中,像伯克利、洛杉矶这些排名好的校区,亚裔学生数量已经超过或接近50%。即使在实行平权法案的哈佛大学,2015年的新生里亚裔就占了30%。以亚裔学生的成绩,取消族裔因素后的美国一流大学很可能将有一半以上的位置被他们占据。

平权法案仍旧受到很多人的支持。他们认为在教育、就业、住房等多领域,种族不平等仍是“现实问题”,在没有完全解决公平问题的前提下,现在就急切地认为“美国已不需要平权法案”的观点是虚伪和错误的。

教育是最伟大的均衡器,它保证每一个个体都有机会提升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优先照顾哪个群体成了问题。“平权法案”的存废之争仍旧令人纠结不已,因为这是一个平等和公平之间的矛盾问题——平等、公平是我们共同追求的价值,但现实中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平等或公平。如同我国对少数民族学生上大学的优惠政策,在资源既定的前提下,如何在平等和公平这二者中间求得平衡,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猜你喜欢

平权族裔亚裔
杨紫琼:首位奥斯卡亚裔影后
过去一年美国发生6000多起针对亚裔仇恨事件
“英国多族裔未来”理念:缘起、困境及其理论启示
族裔性的空间建构:《拉罗斯》的叙事策略
祖籍国与离散族裔的关系:比较与理论的视角
人民是否有权决定废除对少数族裔的优待?(上)——密歇根州诉捍卫平等权联盟案
平权视域下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原理、措施与合理性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