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杭州市钱江新城市民公园景观设计介绍

2016-05-30唐宏涛

中华建设科技 2016年1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

唐宏涛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公园景观对改善城市环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设计指导思想、设计原则和景观设计构思等方面介绍了杭州市钱江新城市民公园的设计。

【关键词】市民公园;景观;设计

[文章编号]1619-2737(2016)01-28-494

1. 前言

杭州市钱江新城市民公园地处钱江新城中央商务区(CBD)的核心区,用地面积16.7公顷。它与已建成的杭州大剧院、建设中的市民中心、国际会议中心、波浪文化城以及城市阳台形成钱江新城的城市主轴线,从景观上看,市民公园将是观赏现代化杭州城市中心和杭州主城东部的主要开敞空间,为上班族和周边居民提供休闲和交往的场所。建设市民公园,旨在改善区块的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城市环境,提升钱江新城的CBD形象,营造良好的城市开敞空间,拉近城市与自然的距离。

从景观设计学来看,景观设计必须具备自然和社会属性。所谓自然属性,是指景观设计必须作为一个有光、形、色、体的可感因素,具有一定的空间形态,且存在较为独立的并易从区域形态背景中分离出来的客体;而社会属性则指景观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可以通过其内涵引发人的情感、意趣、联想、移情等心理反映,即所谓景观效应,从而形成观赏功能、改善环境和使用功能[1]。

2. 设计原则与指导思想

2.1设计指导思想

2.1.1市民公园作为钱塘江与西湖之间生态走廊上的绿肺,在充分考虑该地块的生态功能的同时,必须强调服务于周边居住区及商务区人们休闲游憩的活动空间功能。市民公园应充分体现杭州作为山水城市和休闲城市的特点以及钱塘江文化的特质,注重创造城市绿地的生态性,提高生态价值的含量,反映城市品质和对市民的人文关怀,塑造城市的亲和力,营造城市形态和景观意向。

2.1.2设计应体现“打造江湖共荣,盛世和谐”的都市绿心这一主题,寓意钱塘江与西湖两个时代共同繁荣、和谐发展的时代意义,体现和平盛世、跨江发展的稳健步伐,强调新城地块开发建设、生态板块构建和百姓生活三大和谐主题。

2.1.3设计应充分反映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精神理念,体现都市生态和新城文明的景观,与西湖有所区别和联系,既要强调简洁大气的风格,也要体现西湖与钱塘江两者间内在联系,勾画出自然与城市的联接。

2.2设计原则

2.2.1整体性原则。

市民公园是西湖至钱塘江生态走廊上的核心节点,市民公园——市民中心——波浪文化城——城市阳台构成一个完整的城市开放空间。作为居住区、商务办公区和行政文化区三者的缓冲过渡带,市民公园是钱江新城滨水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设计时必须注重整个滨水空间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市民公园在钱江新城的生态系统、景观系统、步行系统、功能系统上都处于重要地位,是钱江新城生态空间和活力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

2.2.2文化为灵魂的原则。

设计必须尊重场地原有的历史文化和发展过程。市民公园是延续地脉、创造钱江新城文化的重要场所,是象征杭城自西湖时代向钱塘江时代的跨越,既要体现钱江新城的大气、和谐的风格,又要体现西湖与钱塘江时代两者的内在联系。

2.2.3生态性原则。

设计必须注重生态性原则,创造自然美、生态美的公园,尽可能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单位面积的绿量,不但主张乔、灌、草的多层复合配置,还需采用园路与绿地立交的架空步道,在不影响道路与建筑等功能的前提下减少建筑与道路的占地面积。

2.2.4以人为本的原则。

市民公园,顾名思义是“市民”的公园,是钱江新城上班族和周边居民休闲、交往的场所。因此,设计必须强调服务于周边居住区及商务区办公人们休闲、健身、交流、游憩的多功能空间,为游人提供交流平台,为周边居民提供健身康体的空间,为各种年龄层次的市民创造各得其乐的亲绿、亲水、健身和交流的空间。

3. 景观设计

3.1景观设计总体布局。根据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市民公园的总体布局为一心、一轴、一环、两翼、六区的布局,六区分别为入口亲水广场区、山水清音区、童趣园、健体运动区、丛林休闲区和疏林水景区,详见图1和图2。

3.2分区景观设计构思

3.2.1入口亲水广场。入口亲水广场位于公园中部的主入口区,由入口广场和亲水广场组成。入口广场设公园标志性雕塑,寓意时空之门,象征从西湖时代向钱塘江时代的飞跃发展以及“江湖共荣”的和谐喻意。亲水广场为一个亲水的公共交流空间,可举行小型文艺汇演和群众活动,是加强周边居民交流,促进邻里和睦,达到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空间,也是钱江新城重要公共开敞空间的有机组成部分。

3.2.2山水清音区。位于公园东北角,是一组假山流水小景并配以休闲、休憩的建筑长廊。内有戏迷天地、棋牌亭等,是一个供中老年人自娱自乐的音乐、棋牌空间,潺潺的流水与袅袅的唱声合奏出人与自然和谐共荣的景象。

3.2.3童趣园。 在公园北翼中部,开辟一个供青少年儿童游戏益智的区域。内设林中轮滑道、沙滩媳水区、沙坑、水上篝火,以及各种小型的游戏设施。环绕童趣园的景观水系结合架空桥下嬉水的叠石景观,设计一条200米长的卵石滩步道,将乡村卵石滩的自然趣味引入到公园中,增加公园的自然原生态气息。

3.2.4户外运动康体区。

位于公园西北部,结合环形主园路设健身步道。整个环形主园路也是公园的有氧缓跑径,成为居民闲暇时间的健身步道。区域内设置羽毛球场、篮球场、网球场以及草地自由运动等健身空间,成为周边居民主要的户外健身运动空间。

3.2.5丛林休闲区。

位于公园西南部,由自然土坡地形密植乔灌木。林中依景观地形建两层建筑面积为600多平方米的咖啡休闲吧,丛林中设有一处面积约1.5万平方米的森林氧吧区。通过地形的营造,土坡高出主园路7米以上,种植大乔木和林荫地被。林木苍茫,郁郁葱葱,使游人感到回归自然,远离城市的喧闹,充分享受一片原始的宁静。

3.2.6疏林水景区。

位于公园的中部,利用原有水系,结合公园地形,形成曲折有致、山环水抱的地形地貌。水景由三个大小不等的水面构成,并在公园中部形成一个半岛,有木栈道桥横架空半岛,成为公园内主要的步道中轴,架空桥下是公园主要的休闲服务设施,如地下酒吧、茶吧。架空桥同时也是时空之门的延伸轴线,游人可以在桥上俯视公园,也可以下桥进入疏林草地活动。

3.3绿化植物设计

3.3.1设计原则

3. 3. 1. 1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运用引化10年以上的外来树种。

3.3.1.2注重公共安全,在游人活动的范围内严禁运用危及游人安全的有毒、有刺及有毒浆果或分泌物坠地的种类。

3.3.1.3因地制宜结合不同的立地条件选用合适的树种。

3.3.1.4因景制宜,根据功能分区和景观要求选用合适的树种,形成各具特色的植物景观空间。

3.3.1.5合理确定常绿与落叶不同规格树种、不同生长速度树种的比例和种植密度,兼顾前期、中期和后期的景观效果。以常绿树种为主,落叶树种为辅;中等规格树种(胸径10~13)为主,大规格树种(胸径20~30)为辅;中等生长速度树种为主,慢长树种为辅。

3.3.1.6采用多层次、复层次立交的价自然群落的配置手法,提高单位面积的绿量。同时兼顾不同空间的景观达到疏密有致。

3.3.1.7突出各区的植物景观季相特色,兼顾其它各季的景观。

3.3.2分区植物配置设计

3.3.2.1入口亲水广场区:选用大中规格的全冠香樟为主,以树大荫浓的常绿乔木弥补广场绿景不足的缺点。

3.3.2.2山水清音区:结合假山流水配以湿地松、黑松、梅花、腊梅、杜英、乐昌含笑等常绿树种,间以金钱松、银杏等落叶树种,突出冬季景观效果。

3.3.2.3童趣园:选择春花的小乔木,如樱花、红玉兰、碧桃、垂丝海棠、深山含笑等,底层配以杜鹃、红继木、紫露草等花灌木和地被突出春景效果。

3.3.2.4户外运动健身区:选择广玉兰、合欢、竹林等冠大荫浓的大乔木为主,配以花石榴、紫薇、花叶锦带等夏花乔木以及大花萱草、金鸡菊等地被,以夏景为特色。

3.3.2.5丛林休闲区:为坡地配置秋色秋花秋果树种,渲染都市秋色。大乔木可选银杏、枫香、黄山栾树等,中层乔木可选红枫、桂花、无刺构骨等,灌木和地被可选兰花三七、阔叶麦冬、大吴风草等。

3.3.2.6疏林水景区:疏林半岛伸入水中,沿水边配以湿生植物,在半岛上点缀高大的乔木若干,构成开敞的水景空间。

由于该区位于公园中部,植物配置兼顾四季景观,以常绿大乔木为主。

市民公园平面效果图见图3:

4. 结语

景观设计应尽最大可能把握人们的心理感知。一方面景观设计应使人触景生情,另一方面还要使“情”升为“意”,“景”升为“境”,成为感情上的升华,以满足人们对高层次文化的精神享受的需要[2]。

在杭州市钱江新城市民公园景观设计整个过程中,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最大程度地把握人们的心理感知,为不同年龄层次、不同阶层的人们提供休憩的场所和精神文化享受,力求打造生活品质之城的良好生态环境,体现天堂杭州对市民的人文关怀,营造城市形态和景观意向。

参考文献

[1]刘蔓. 景观艺术设计[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3

[2]韩秀茹,何跃君,刘志成. 浅谈景观设计的发展趋[J]势.蓝天园林,2006(6)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
景观别墅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景观照明联动控制技术的展望
再看三峡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