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型语文习作教学的基本模式探究

2016-05-30郭娟

大东方 2016年1期
关键词:解决问题习作探究

郭娟

摘 要:任务教学法由学生自主去观察新事物,形成新概念,探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这些语文素养的形成,都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需要有目的的培养和挖掘。

关键词:任务探;究习得

任务教学法,也叫任务型教学法,是美国教育家杜威以实用主义作为教育理论基础而提出的“学生中心,从做中学”的教学模式,他主张教育的中心应从教师和教科书转到学生,教学应引导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学习。它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任务为基本,体现了新课程改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新课程标准》主张将学习还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去观察新事物,形成新概念,探究新方法,解决新问题。这些语文素养的形成,都需要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得,需要有目的的培养和挖掘,因此,任务型习作教学模式应用值得深入探究。

任务型习作的教学一般包括设计任务——出示任务——完成任务——总结评价四个方面,以下就不同环节一一阐述。

一、设计任务

老师在每堂作文课前需要根据每单元的具体习作要求精心设计出有意义和激发学生兴趣的任务。

明确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依据,在整个活动中起着指导和制约的作用。正如布鲁姆所指出的,教学目标一旦被明确地规定下来,它就成了在教学过程中起指导与决定作用的计划。

任务内容的实效性。目标明确后,老师要设计出学生能够实际操作的一个个具体任务内容。任务内容要充分考虑自己班级中学生的基本状况、认知水平和在现实生活中实际操作方式。任务的设置如果脱离学生本年龄段的接受范围,操作难度大,任务完成效率低,学生受挫后有抵触心理;任务难度过小,学生觉得太过简单会大大降低任务的促进意义。维果茨基将学生在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異称之为“最近发展区”,他认为学生具备两种发展水平,表现为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的智力水平;二是他能够达到的发展水平,但要借助成人的帮助,在指导中才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所以这一理论告诉我们在任务设置中要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关注学生的空间发展及可能性,让老师布置一个任务,学生收获一份成功的喜悦。

习作的分类。在不同的任务设置中对于不同类别的作文内容要分类清楚。例如:在写景和游记的两种不同形式的作文教授时,所设计的任务方式和角度完全不同。写景时,着重景物的特点和不同景致的描绘;写游记时,要根据游览的顺序展现景点的特点。

层次性。将一个大任务分几个阶段拆分成不同的几个小任务,由简入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让学生一步步按计划解决问题,寻求途径,并增强了学生完成任务的信心。任务有层次性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以学生为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性的教学理念。

具有开放性。由课内转向课外,通过任务能建构出每个人对于不同事物的看法,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所看、所想、所感来大胆表达。个人的兴趣和爱好、个性品质、阅历等都不同,完成任务内容的方式和过程截然不同。通过这种开放性的任务帮助学生建构起各自的认知体系。

二、出示任务

以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观察日记*则》为例,教师就单元习作要求将任务呈现出来,指导学生纵观任务进行树立,并独立完成任务或请求协助完成。学生根据任务模块针对性的在课后自主完成。

三、完成任务

教师根据学生所搜集的素材为主导,对习作内容进行讲解和规整。关键的一步是要学生在实践中将新旧知识融合运用于习作中,通过交流不断完善。此时,老师是一个观察者和指导者,观察学生在完成任务后出现问题,对重点及难点处给予必要指导。让学生在下一次任务中更加顺畅地解决问题。对于需要协助完成地任务,不论任何形式,只要有助于学生温故知新,掌握方法,开阔思路,都可以视课堂具体情况作调整。

四、评价总结

在这次教学中,我采用了激励性评价,在课堂教学时,对学生的态度、方法和技能给予及时积极评价。在课堂教学时,这种评价非常必要,它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习效率。还使用了总结性评价,学生在课堂上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整理汇报后,收集张贴展示在教室内,让学生十分有成就感,信心十足。

(作者单位:江西南昌市青山湖区香溢花城小学)

猜你喜欢

解决问题习作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