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兴紫砂壶的收藏与鉴赏

2016-05-30薛晨光

收藏与投资 2016年1期
关键词:泥料宜兴紫砂壶

薛晨光

宜兴紫砂,冠绝于世。一把把朴素而精美的紫砂壶,不仅丰富了人们的日常茶事,更提炼了人们的情感思想,它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它体现了民俗民风,反映着时代变迁,就像一个独特的艺术符号,容纳着悠悠岁月里的无尽记忆,它是举世公认的传统手工艺奇葩和中国茶器之最,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与标志。

距迄今为止的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显示,宜兴紫砂壶应始于北宋,盛于明清,繁荣于当代,从粗糙古朴的陶制品到精益求精的紫砂茗壶,历经了近千年的历史变迁,不仅如此,它的艺术生命力亦举世共睹,在二十一世纪的当代,一把把紫砂壶依然焕发着独特的魅力,一代代制壶艺人依然承前启后,塑造着紫砂壶千古绽放的传奇。

在漫长的时光浸润里,紫砂壶已经和人文的生活融为一体,尤其是文人雅士,呈一把壶,更是其品格精神的象征与寄托,因此,数百年来,关于宜兴紫砂壶收藏与鉴赏的说法也是不计其数,各得精髓,作为一名当代紫砂壶艺人,本人便将自己的经验和见解进行一次总结,不到之处在所难免,以期得到诸位共鸣。

一、宜兴紫砂壶的概念由来

在太湖之滨一一宜兴丁蜀镇,“紫砂”成为了一座城市的象征,其得天独厚的泥料资源与艺术人文完美碰撞、相互结合,塑造出了举世无双的紫砂陶,驰誉于国际,一直是收藏家的最爱。说到紫砂壶,世人首先想到的便是宜兴紫砂,这是有缘由的,首先宜兴紫砂泥料纯,十分适合制作透气性强的紫砂壶,其次,紫砂是一种文化概念,并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科学概念,只有宜兴出产的泥料被称作紫砂,其它地方有类似的泥矿则被称作含铁质粘土质粉砂岩矿,因为,宜兴紫砂糅合了千百年来,壶人与茶人共同不懈的创造,它是一种艺术的结晶和精神的升华。因此,在宜兴紫砂壶的概念里,既包括其物质本身的内容,更囊括了包含艺术、人文、生活、生产、自然等方方面面的内容,是一个全方位的综合概念。在进行收藏选择时,应注意鉴赏和甄别紫砂壶的原产地特征,从而真正获得一件有实质品位的宜兴紫砂壶作品。

二、宜兴紫砂泥料概况

紫砂是个大概念,指的是宜兴具有相同元素、相同特征的泥料,朱泥、红泥、紫泥、绿泥、段泥等统称为“紫砂”,并被世人冠以“五色土”美誉,其产于宜兴丁蜀黄龙山、青龙山等地。宜兴紫砂是独一无二的,其结构绝无仅有,成分主要是石英、云母、赤铁矿和粘土,这些矿物微粒互相联接组成了一个个的团聚体,这种团聚体不仅本身存在着气孔,团聚体与团聚体之间也因为在烧制过程中产生的体积收缩而形成了很多气孔。经过风化、粉碎、陈腐、摔选、真空等工序,制成坯入窑烧制,根据温度的变化蜕变成不同的颜色。得益于饮茶风气,以紫砂烧制的紫砂壶最为常见,因紫砂质地好,其烧制成壶后,吸水率和排气率适中,用来泡茶,色、香、味俱佳,既夺茶香气又无熟汤气,日久使用的空壶里注入沸水也有茶香,正是如此,才有了“世间茶具称为首”的称誉和几百年来人们对紫砂壶的推崇。

一件完美的紫砂陶工艺品,首先必须讲究选料,即紫砂泥料胎土的色象、颗粒度及光泽肌理等,其中包括泥色与形成的结合,实用功能与形式美的结合。不同年代的不同矿脉各有特点,不同的开采和精选方式都会造成泥料胎土都不一样。因此,我们收藏与鉴赏紫砂壶,也应该尽量更多地了解宜兴紫砂泥料特征和相关内容,从而更好地甄别壶的优劣。

三、宜兴紫砂壶基本鉴赏方法概述

对于宜兴紫砂壶的鉴赏,总体不外乎两个:一是艺术标准,二是功用标准,归纳起来可以用五个宇来概括“泥、形、工、款、功”,前四个宇属艺术标准,后一宇为功用标准。泥,即紫砂壶用料纯,壶体无论是表面还是内壁,抚摸它手感细而不腻,十分舒服;形,即紫砂壶的造型是否能够给人以舒适自然的审美,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因此,一把壶是否能满足人们的心理需要,也是十分重要的;工,即紫砂壶的做工水准,作为传统手工艺制品的紫砂壶,全手工是其最独特的风格所在,而这也是衡量一把壶价值的关键,是每一个制壶人一生都在努力的目标,好的紫砂壶必须是精、气、神俱佳的,并且严格遵循成型工艺的各种要求,面须光则光,须毛则毛,线须直则直,须曲则曲,点须方则方,须圆则圆,都不能有半点含糊;款,即紫砂壶的款识,鉴赏紫砂壶款识包含两层意思:一是鉴别壶的作者或题词镌铭者,二是欣赏镌刻的内容等;功,即紫砂壶的功能美,其主要表现在容量适度、高矮得当、口盖严紧、出水流畅等方面。

紫砂泰斗顾景舟先生在历时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和不断总结后,提出了壶艺创作三要素:其一是形,也就本身的形状;其二是神,即通过形象来表达精神状态;其三是气,即壶的气质,也就是形象内涵实质性的美的本质。可以说,形神气三点正是对我们鉴赏一把壶最精辟的总结。近年来,顾景舟的作品屡次在各大拍卖会创下高价奇迹,便说明了当下收藏界对其作品的认可与喜爱,同时也可从对其作品的鉴赏上,提炼一些自己的独特领悟。

比如这套顾景舟制“十一件提璧组壶”,曾在2011年北京保利秋拍中创下了1782.5万元的成交记录。这件作品材质配置十分讲究,所选用材质为二十世纪70年代上乘的紫砂原料特拼而成,颗粒十分匀称,胎质纯洁润湿,无一杂质、溶洞、气泡、色泽雅致、质地细腻。与此同时,该作品突出代表了顾景舟一贯的严谨作风,工艺技法可谓精妙绝伦,工艺成型采用手工拍身筒法,泥片厚薄十分均匀,清水嵌底片、嵌盖片,无一隙缝差异,流、把均用“钻孔塞泥”明接传统手法结合“连体”暗接法,壶身表面处理均运用熟练的各种制作工具以压、刮、勒、削、推等工艺手法精工细作,达到整体圆浑朴质、顺畅飘逸、灵秀端丽、骨肉亭匀的视觉效果,其口盖配合严密,通转无隙,轮廓线面精细入微、顺畅自然,呈现出紫砂光货素器独特的裸胎本质之美。“十一件提璧组壶”充分表现出泥、形、工、款、功的紫砂壶特征,其形、神、气之流露也是淋漓尽致。

四、宜兴紫砂壶的养壶收藏细则

养壶如养性。养壶收藏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而养壶不仅能使紫砂壶更加富有生命力,也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和熏陶。紫砂壶是一种炻器,其特点是结构致密,接近瓷化,强度较大,颗粒细小,断口为贝壳状或石状,它于器表光挺平整之中,含有小颗粒状的变化,表现出一种砂质效果,并且不具有透明性,因此一把养好的壶,应该呈黯然之色,光泽内敛,如同谦谦君子,端庄稳重。养壶的方法不外乎六大宗旨:彻底将壶身内外洗净;切忌油污接触;用茶汁滋润壶表;适度擦刷;用毕清理晾干;让壶有休息的时间。这些养壶细节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和注意,并逐渐培养自己的养壶习惯,切忌心急,但归根到底,还是要先选择一把用好泥料制作的壶,这样才能使养壶收藏一事做得更有价值意义。

养壶贵在养身,通过一把紫砂壶,充分展现紫砂的收藏精华,并在壶与茶的相互感染中修身养性、延年益寿、提高生活质量、提升精神境界。

总结:

宜兴紫砂壶博大精深,令人望尘莫及又爱不释手,几百年来,收藏和鉴赏一直是与壶艺创作并存的大课题,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对此进行不断研究。壶味如人生,一把紫砂壶承载着泥与火的命运,承载着茶的性情,更无时不延伸着关于人生观念的思考。对于每一个喜爱紫砂的人而言,与其将紫砂壶视为一物,不如带着虔诚的情怀和严谨的审美眼光,切身感受并享受宜兴紫砂壶艺的无穷魅力,鉴赏一份质朴,收藏一份心动。

猜你喜欢

泥料宜兴紫砂壶
宜兴釉陶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云南建水紫陶泥料配比与工艺性质对比研究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圆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