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85:开国上将许世友逝世

2016-05-30

党史天地 2016年10期
关键词:棋圣聂卫平许世友

1985年,是改革开放的第七个年头。这一年,聂卫平获得首届中日围棋擂台赛最后胜利,让国人扬眉吐气;这一年,北京中央美术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等10所艺术院校,在《北京晚报》联合刊登启事,为美术系公开招聘模特儿;这一年,禁书《金瓶梅》的“洁本”出版;这一年,开国上将许世友逝世……

聂卫平让国人扬眉吐气

1985年11月20日,聂卫平作为中方擂主出战,接连战胜日本超一流棋手小林光一和加藤正夫,最后决战又胜日本终身名誉“棋圣”藤泽秀行,获得首届中日围棋擂台赛最后胜利。

这次中日围棋擂台赛,可谓棋逢对手,出现了双方打擂者全部登台、最后主将决战的最佳局面。历时一年多的搏斗,吸引了两国和世界围棋爱好者的关注。

聂卫平获胜,无疑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突破,起源于我国而沉寂100多年的这项中华绝艺开始振兴了。

在第二届和第三届中日围棋擂台赛上,聂卫平又两次获胜。

1988年3月26日,聂卫平被授予“棋圣”称号。

据聂卫平后来回忆,邓小平曾劝自己不要当“棋圣”:

那天是第四届中日擂台赛俞斌首战对依田纪基。下午我陪邓老打牌,之前邓老听说我当“棋圣”了,让我把证书给他看看,我就特意带了过去。那天万里也在,看完证书,万里跟邓小平说,100年之后,都没有人知道我们是谁,可人家都知道聂卫平,因为他是圣人嘛,要供在庙里接受香火呢。邓小平看完证书后,只跟我说了一句,这个圣人可不好当啊,你还是当普通百姓好。这些年,这句话我一直没有忘记。邓小平说圣人不好当,我都想找机会把这个“棋圣”辞了,我也总有犯错误的时候,不敢当圣人。

高校第一次为美术系公开招聘模特儿

1984年10月,北京中央美术学院、解放军艺术学院等10所艺术院校,在《北京晚报》联合刊登启事,为美术系公开招聘模特儿。

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这项启事吸引了171个报名者,大多数是待业青年。在他们中要精选出20名女性和10名男性模特儿,年龄在17至30岁之间,每月固定工资40元,每小时造型时还可以得到津贴,预计每月收入可以超过100元,聘用合同以半年为期。以前学校请模特儿都是靠教师学生介绍,自从经济政策允许发展个体户以后,找模特儿越来越难了,有关院校建议公开招聘,文化部同意了。

“洁本”《金瓶梅》只供处级以上干部

1985年,删去了19610字的“洁本”《金瓶梅》,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只印了10000套。

北京的作家忙着购买,在文艺部门任职的干部,须处级以上才能购得《金瓶梅》。这绝对是中国特色,买书也要按干部级别。不过,1985年《金瓶梅》的购买权级别下降到处级,已经是很大的进步。

1950年代后期,由毛泽东亲自批示出版了少量《金瓶梅》,是供部长级以上干部作“批判”用的。据有关人员回忆,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提到,《金瓶梅》可以作为内部读物来重印。此书不但可以供专家教授看,也可以让一些高干包括军队干部看,开开眼界。当时《金瓶梅》的发行,“手续特别严格,购者要有三个条件:一、年满45岁;二、已婚;三、省、军一级的高干或研究家。每部书编了号,购买时要登记。”

1985年《金瓶梅》的再版很不容易,时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韦君宜为此担当了极大风险。从80年代初开始,韦君宜就以“《金瓶梅》供作家研究人员使用”的名义,呼吁再版《金瓶梅》,又根据1957年的重印本为工作底本,精心删节成一部“洁”本。

《金瓶梅》出版后,也遭到过抨击。但韦君宜说,《金瓶梅》是中国文学史上非常重要的一部书,而我们的作家、文学史研究者都看不到它,这是不正常的。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1985年,香港版的《射雕英雄传》风行内地,上下两册大开面的书你传我、我传你地看;电视剧播放时,因为当时电视机还没有普及,大家很早就拿着凳子抢位子,看不着的人叠人地伸长脖子站着看。连刚学会走路的小孩嘴里都叨念着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黄蓉、郭靖、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从此,神州都知道有个金庸大侠。

金庸曾把所创作的小说名称的首字联成一副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现在已经广为流传并多次被香港和中国内地拍成电视剧与电影,也是“金迷”的必读书目:飞———《飞狐外传》;雪———《雪山飞狐》;连———《连城诀》;天———《天龙八部》;射———《射雕英雄传》;白———《白马啸西风》;鹿———《鹿鼎记》;笑———《笑傲江湖》;书———《书剑恩仇录》;神———《神雕侠侣》;侠———《侠客行》;倚———《倚天屠龙记》;碧———《碧血剑》;鸳———《鸳鸯刀》。

邓小平曾对金庸说:你书中的主角大多是历经磨难才终成大事,这是人生的规律。

上将许世友逝世前要求“魂归故里”

1985年剛过了元旦,许世友交代秘书给党中央写了报告,说自己来日不多,对组织别无他求,要求党中央在他死后实行棺葬,理由是自幼参加革命,报效生母不足。活着尽忠,死了尽孝,葬在老母坟边以尽孝道。时间一天天过去了,许世友的病情一天天地恶化,他经常在朦胧中询问报告是否有了回复。

许世友要求棺葬的报告送到北京,在中央领导和中央军委领导间传阅。全国解放后,除了任弼时、毛泽东没有火葬,谁有这个胆量要求土葬?谁也做不了这个主。最后,报告送给了邓小平,请他拍板。

邓小平最了解许世友,他思前想后,最后感到许世友毕竟是许世友,全中国只有一个,便在报告上批示:照此办理,下不为例。

1985年10月22日,许世友逝世,享年80岁。

尧茂书梦断金沙江

1985年,传来美国著名激流探险家、年近花甲的肯·沃伦将于同年8月率领一个10人探险队来华漂流长江的消息。这促使早在1979年便萌发漂流长江念头的尧茂书,决定要先于美国人漂流长江。

但7月24日,尧茂书在漂流了1270公里后,于金沙江段触礁身亡。

(摘自《民间记忆1978- 2008:改革的私人印记》,陈煜、钱悦著,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猜你喜欢

棋圣聂卫平许世友
三仙台
棋仙棋圣大PK
棋圣的妙招
许世友拒绝与第二任妻子复婚
GO GETTER
许世友“生财有道”
许世友五跪慈母
许世友参军记
二间高夹新解
凡心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