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2016-05-30黄邦芹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图意蜻蜓读图

黄邦芹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培养学生直接从图中搜集、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低年级数学课本的特色之一就是通过形式多样、富于趣味性和可读性的主题图呈现数学信息,学生学会看图、读图,搜集有关的数学信息,有助于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学生对图意进行有序的描述,可以弄清算理,顺利解决问题. 以西师版一年级数学内容为例,探究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读图、理解图意,使之成为低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手段.

一、注重读图的情感培养

一般说来,学生在幼儿园阶段就广泛接触过图画,对读图已有一定的经验. 到了一年级,数学教材中更多的是以一幅完整的图画呈现丰富的数学信息. 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中用生动有趣、色彩绚丽的图畫展现了美丽的校园,图中画着一面国旗、2个女孩在浇花、3个孩子在玩模型等,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数数的兴趣. 在教学中,除了注意插图所包含的数学知识外,还要充分挖掘插图的趣味性、思想性等因素,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二、注重观察图的能力培养

观察能力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基本能力之一. 刚入学的儿童看图随意性大,目的性不强. 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按一定顺序观察画面. 对学生的观察要求表述要简练、清晰,培养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画面,从中选择有用的数学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一数”时,可指导学生先整体观察画面,有序、完整地说出整幅插图所表达的意思. 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有效提问:图中有几面红旗?(指导完整回答:图中有一面红旗. )有几个人在浇花?几个人在玩模型?几只小鸟?几棵树?……引导学生感知自然数的概念. 学生通过用眼观察、动手点数、动口读图,感知事物的数量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初步的数感.

三、注重语言描述的示范

低年级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开始可以教给学生一种读图和回答问题的简单“模式”,让学生先模仿老师读图,学会有条理地表达图意. 比如,在教学6的加法时,我教学生这样读图:左边有4个小朋友在玩游戏,又来了2个小朋友,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在教“已知总数和部分数,求另一部分数”这类题时,教学生这样读图:左边有一些苹果,右边有3个苹果,一共有6个苹果,左边有几个苹果?解决学生的难点在于不知道要求什么,常常出现只要看见大括号就列式为3+3=6(个)的典型错误. 所以讲清大括号的作用以及问号所在位置的含义尤为重要. 在教学连加、连减法时,我引导学生用“有……添上……再添上……一共有……”与“有……去掉……再去掉……还剩……”这样的句式来读图. 说解题思路时,我让学生用“我是这样想的:左边有……右边有……一共有……”或“我先算……后算……”的句式表述. 经过反复练习,学生就逐步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练好语言基本功.

四、注重读图方法的指导

1. 读单一的主题图

主题图中有很多非数学信息,目的是为孩子们创设一个有趣的故事情景,提高学习兴趣. 比如,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比多”、“比少”问题,以草地上有三朵漂亮的花,三只小蜜蜂前来采花蜜,四只蜻蜓也被漂亮的花吸引来了等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我设计以下几个问题:(1)小蜜蜂都能采到花蜜吗?(2)谁和谁同样多?通过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学具对比图中花和蜜蜂一一对应,使学生认识到“同样多”的含义,引导学生说出,花的朵数和蜜蜂的只数“同样多”;进而再设计问题:(1)每只蜻蜓都能拥有一朵花吗?(2)是花的朵数多还是蜻蜓的只数多?再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学具找出图中花和蜻蜓一一对应的部分,则剩余部分是“多”或“少”的部分,认识了“多”和“少”的含义;学生通过说“蜻蜓比花多,花比蜻蜓少”等充分认识“比多”“比少”的关键是弄清“谁与谁比”. 这样长期坚持指导学生多读图、掌握读图方法,就能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

2. 读图文结合的主题图

随着学生识字量的增大,图文结合的题目也相应增多了,但有的学生往往只注意看图而忽略读文字. 比如,一年级上册第92页的思考题,图上描述的是我前面有8名同学,后面有6名同学,大树中间还有四名同学.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很多小朋友只看文字,不看图,于是就列式为8 + 6 = 14,脱离了图、文的要求. 针对这些情况,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先读图,了解图中的信息,再去读文字,接着分析已知哪些信息,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让学生知道图和文字是有联系的,要把图文结合起来读,结合起来理解. 通过认真读图,说出图意,理清图和文之间的联系,解决问题就有理有据了.

3. 读蕴含大量信息的主题图

有些图蕴含的信息量较大,需要学生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全面理解图意. 比如,图上画了3只蜻蜓,6只蝴蝶,10只蜜蜂,要求补充问题并解答. 这样的题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需要弄清图中各个数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并运用已掌握的计算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和判断的能力. 当学生从图中知道“公园里有3只蜻蜓,6只蝴蝶”后,再启发学生提出问题:“蜻蜓和蝴蝶一共有几只?”“蜻蜓比蝴蝶少几只?”让学生再模仿提出其他问题,如:“公园里有10只蜜蜂,6只蝴蝶,蜜蜂和蝴蝶一共有几只?”“公园里有10只蜜蜂,6只蝴蝶,蜜蜂比蝴蝶多几只?”

培养低年级学生读图的能力,打好读图的基础,既可以帮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也可为中、高年级分析抽象的文字信息和画线段图打下基础. 当学生解题遇到困难时,会想到用画图来帮助分析,使画图、析图的能力得到提升,增强解题的效果.

猜你喜欢

图意蜻蜓读图
弄清图意写明启示
弄清图意 写明启示
学会看懂图意
写话要符合图意
蜻蜓
蜻蜓点水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