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生成”

2016-05-30陈秀琴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12期

陈秀琴

【摘要】 隨着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在师生互动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超出教师原先预期的东西,也会出现一些影响课堂氛围和教师原有思路的突发现象,它们其实是课堂“问题生成”的源泉. 本文把课堂“问题生成”当作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资源,并对此积极思考,提出应对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 “问题生成”;利用生成;引导生成;促进生成

一般说来,我们的教学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可以完成预设的过程,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调动起来以后,课堂中往往会出现一些超出教师教学预设的新情况、新问题. 这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教师因势利导,把它变成我们教学中的一个新的重要资源. 因此,“问题生成”也被有的老师称之为“未曾预约的美丽”. 如何应对并运用好“问题生成”这一重要资源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呢?

一、课前精心设计,合理利用生成

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在课前做好精心设计,也就是要有自己的“教学预设”. 的确,会有很多“问题生成”是无法预测的,但也有不少“问题生成”是我们可以精心准备的,是教师有意创设的问题情境. 对此,教师要确保课堂有足够的“问题生成”空间,有学生自由思考与发挥的天地. 这样就可以让我们预设的教学任务顺利完成,学生生成的问题也得到解决,从而合理利用好“问题生成”资源.

在2014年福建省福清举办的“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小学数学好课堂教学观摩活动”中. 华应龙老师在上四年级的《平均数的练习课》时,是这样设计他的课前活动的:

1. 全班分成五个“人数不等”的小组进行口算比赛:每人在20秒内完成9道口算题;

2. 20秒钟后,同桌交换批改并统计出本组得分(每答对一题得10分);

3. 根据统计结果,发现第四组总分最高,所以他们那个组获胜.

就在老师要给获胜组颁发奖品的时候,同学们有意见了:

“老师,不对,他们组人数更多,总分当然更高啦. ”

“老师,我这个组有名同学一道题都没来得及算出来,总分肯定更低. ”

“老师,我发现我们每个组的人数都不一样,比总分不公平. ”

“老师,不能比总分,要比平均分. ”

……

同学们的情绪非常激动,在这种状态下,华老师水到渠成地引出“平均数”.

在这个课前设计中,“人数不等”是老师预设的;继而生成出“各组总分不等”、“比赛不公平”等问题,再进行“平均数”的教学,过渡得非常自然,使课堂教学焕发出新的色彩.

二、借助错误性资源,引导生成

成尚荣先生说过:“教室是出错的地方”. 布鲁纳也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 ”错误也是一种资源,将错变优更是一门艺术. 俗话说:“不怕错,只怕不改过”. 学生通过错误的尝试,才能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苦与乐,才能认识到学习是一个艰辛的探索过程. 错误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暴露了我们思维中的一些问题. 借助错误性资源,我们可以让课堂“问题生成”更加深入,更加精彩.

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环形的面积”时,我的课堂有过这样的插曲:

“有一个圆形花坛,直径是10米,在花坛的四周修一条宽1米的小路. 这条小路的面积有多大?”

孩子们明确“求小路的面积就是求环形的面积”后,都开始动笔. 我开始巡视,发现大部分孩子都是这样列式的:3.14 × 62 - 3.14 × 52. 我正在为怎样引出“S环 = π(R2 - r2)”这一公式思考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有个平常思维很好的叫“敏”的女生是这样列式的:3.14 × (6 - 5)2,我心里窃喜. 于是我把两种答案的代表都派到黑板上板演.

当孩子们都放下笔后,我们开始集体订正. 对于第一种答案3.14 × 62 - 3.14 × 52 = 34.54(平方米),大家都没有异议. 到了第二种答案3.14 × (6 - 5)2 = 3.14(平方米)大家有了疑惑.

这时“敏”站了起来:“老师,我是这样想的,在3.14 × 62 - 3.14 × 52中,有一个共同的因数3.14,利用乘法分配律,我就想应该可以列式为3.14 × (6 - 5)2. 但不知道为什么结果却不一样了?”

我首先肯定了她爱思考的学习习惯. 然后我让大家一起顺着她的思路想想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突然,有个孩子很激动地站起来说:“老师,我知道了,用乘法分配律的想法是没错的. 在3.14 × 62 - 3.14 × 52中,有一个共同的因数3.14,但是不同的因数是62和52;而不是6和5. 所以应用乘法分配律列式应该是3.14 × (62 - 52),而不是3.14 × (6 - 5)2. ”

听到这里,孩子们自发地给他送上热烈的掌声.

趁热打铁,我让大家赶紧算算. 很快,大家就发现3.14×(62 - 52)也是等于34.54. 此时孩子们的心情怎一个“高兴”可以形容.

就在这时,又有一个孩子站起来说:“老师,那圆环面积的计算公式是不是也可以写成S环 = π(R2 - r2). ”

教室里又是一阵掌声.

……

在这个课堂教学中,可以看出引而不发的“纠错”是让孩子们主动学习、自我建构的教学动态过程. 面对错误,教师要沉得住气,能够耐心等待学生自己去发现、等待学生产生思维冲突、等待学生建构起自己的思路. 教学实践表明,课堂上的错误常常是我们可以善加运用引导生成的重要资源. 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一个错误是我们思维中不可避免的,那么只有让它暴露出来,才能在以后思考中得以纠正. 尝试错误,其实也是一种很必要的学习手段.

三、把握课堂上的“问题性”资源, 促进生成

“學起于思,思源于疑”. 疑点能够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 没有问题,就没有思考,更没有深入的思维. 数学课堂上,学生会产生思维冲突,会有各种各样的疑问. 其中有些疑问可能会显得幼稚、粗拙,教师要善于挖掘出其中可贵的闪光点,帮助学生实现“问题生成”的价值. 从而,增强学生进一步探究思考的勇气和创新思考的灵气.

在“利率”的教学中. 当学生掌握了“利息=本金×利率×存期”这一计算公式时,考验学生活用情况:

1. “张阿姨把10000元存入银行,存期1年,年利率3.00 %. 到期时张阿姨可以得到利息多少元?”

孩子们利用计算公式很快得出结果:10000 × 3.00% × 1 = 300(元).

就在这时一个孩子站起来问:“老师,那如果存1个月,和1年怎么区分呢?”

我还没来得及回答,班上的同学哄堂大笑. 我一看,提问的是一个平常在班上最“默默无闻”的“祥辉”同学,平常老师的提问他都不能大声回答. 今天冷不丁自己冒出一个问题. 难怪孩子们会起哄:“你怎么会问这样的问题?”“谁会存一个月哦?”……

我用严肃的眼神制止了孩子们的哄笑. 并且很认真地说:“祥辉同学提出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现在我就要求大家认真思考这个问题,并帮助他解决这个问题. ”

孩子们安静下来,开始认真思考,慢慢又有了小声的讨论声:

“如果有一笔很大数目的钱,存1个月也有不少利息哦. ”

“如果是半年,是不是‘存期可以用0.5表示?”

“如果是8个月的存期,计算时‘存期怎么体现呢?”

……

我“顺势利导”,引出:

2. 张阿姨把10000元存入银行,存期6个月,年利率2.80%. 到期时张阿姨可以得到利息多少元?

我特意让祥辉到黑板前列式:

10000 × 2.80% × 0.5

继而我又设计了如下问题:

3. 陈老师把10000元存入银行,存期3个月,年利率2.60%. 到期时陈老师可以得到利息多少元?

孩子们开始有小小的嘀咕声,后来就只有笔在纸上写字的声音.

我还是让祥辉来汇报. 他的结果是10000 × 2.60% × 3/12.

我带头给祥辉送上最热烈的掌声.

……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惑、困扰,也会遇到思路不顺的困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常常遇到没有预设的突发问题,这些都是“问题生成”,都是课堂可以加以利用的重要资源. 正如马卡连柯所说:“教育技巧的必要特征之一就是随机应变的能力. 有了这种品质,教师才能避免刻板的公式,才能估量此时此刻的情况特点,从而找到适当的方法并加以正确的应用. ”教师的职责主要是抓住“问题性”资源,尤其把关键性的问题作为教学资源,既打破原先的认知平衡,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励思考、引导相关探究活动,从而使学生在参与和感受“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既增知识,又长智慧,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