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践行行知思想,构建数学生活化课堂

2016-05-30何芹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12期
关键词:陶行知创设教材

何芹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观念即教育源于生活. 社会在不断发展进步,教育体制也在不断地进行着改革. 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着手,将日常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引入课堂,让数学与生活融为一体,让学生在无形之中体会数学的趣味,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本文围绕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谈谈怎样构建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

一、设置生活化学习环境,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学科,它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与数学有着密切的联系.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中要求:义务教育中的小学数学课程要在保持数学学科特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学生的合理需求,要從学生的需求出发,从学生身边熟悉的现象、事物着手,结合已有的教学优势,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其进行解释与应用,让学生在充分理解数学的基础上,进一步锻炼数学思维,增强学习能力.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数学中的生活化无处不在. 尤其是小学数学教材中,由于小学生的社会阅历尚不完善,因此教材的编排也大多都是“找硬币”、“分水果”、“看时间”等与日常生活相关联的、浅显易懂的内容,教师在备课时,也要充分考虑授课语言的简单直白,讲授方式的通俗易懂等问题. 教师可以以生活现象中的数学问题为切入点,有意识地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 例如:小学生每周零花钱的支出与汇总情况的统计. 这个问题可以引用到“认识人民币”这一章节中. 通过学生对零花钱的观察与简单统计,让学生头脑中产生一些疑问,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为后期的学习提供更大的动力.

二、坚持启发式教育,注重引导

一定的教学情境可以帮助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则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我发现,自我探究,自我归纳的能力. 教师要充分把握教材,并对其中的每一部分内容进行合理的情景设置,为学生创设一种模拟的生活环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

我们拿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举例. 这一册教材中有一章《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章充分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上课的时候,教师让学生开动脑筋,用一张长方型的纸,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 并且让学生在动手前,思考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关系,再进一步要求学生在长方形的基础上剪出一个最大的正方形,以此引出“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这一规律. 还要进一步探索长方形的长与宽和正方形的边长是什么关系,让学生动手的同时,也在脑海中想象出这一关系是怎样形成的,鼓励学生上前为大家进行讲解他的思考过程,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讲解进行补充. 这样细致的循循善诱,可以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数学思维的锻炼.

三、注重直观体验,培养动手能力

陶行知先生在早期的教育理念中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这就是说,“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并且通过相关的实践教学活动,把“教”与“学”结合在一起. “做”指的是要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也要在操作中体验教学.

小学生的思维方式大多是形象思维,对事物的理解也是看见什么就直观反映出什么,并由此形成印象记在脑海里. 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注意避免单纯地讲解教材中的知识,也不要让学生只顾低头记笔记,而是要多添加实践的部分,让学生锻炼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在动手的过程中提高观察力,培养严谨认真的思维方式. 这样的锻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成就感.

四、注重生活实践,做到“行知合一”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这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育口号之一. 在教育方法论上,陶先生是个注重实践教育的人,他特别强调,对于已经学过的教材中的知识,要学会进行运用,并且会举一反三地运用. 陶先生还说:“用心以制力,就是重要想如何可以把这件事做好,如何运用书本,如何运用别人的经验,如何改造用得着的一切工具,使这件事和别事相互影响. ”这也是陶先生对于学习方法的总结,即关注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和学生实际生活中的关联,并在实践中充分运用知识.

五、创设学习情境,营造良好氛围

教师授课时,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创设一定的情景氛围,来调动课堂气氛,这一情景氛围就叫课堂教学情境.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气氛与引导,把学生塑造成一个发现者、一个研究者和一个探索者,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设置好学习的情境,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索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生活实际,采取运用媒体创设情境和运用实例创设情境两种方法,为学生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 教师对教学氛围的创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要确保这一过程中的每一环节都顺利进行,这就要求教师一切从学生出发,把握学生的思维方式,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提炼教学素材,归纳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不感到突兀与茫然,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愉悦感,并逐步爱上数学这门学科.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念阐述了教育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为后期的教育理念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作用,结合生活实际,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更良好的数学情境,还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优势,积极鼓励与引导学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鼓励学生善于观察,自主探索,不断提升自身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

猜你喜欢

陶行知创设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我们的100期纪念2011-2020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陶行知教育名录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陶行知生活力专题研究的形成及其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