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

2016-05-30张学良古学青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2期
关键词:师生关系民主师生

张学良 古学青

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师生之间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发生冲突也是在所难免的。教师只有巧妙处理好矛盾冲突,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加強彼此间的理解与信任,才能建立起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给教育教学注入全新的活力,也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打开了一扇方便之门,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亲其师,信其道”的名言,深刻而精辟地点明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作用。那么,在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和谐的师生关系呢?下面就浅谈几点教师在这方面的认识。

一、教师要改变自己——做学生的楷模

在实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关键在于教师。作为教师首先要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加强自身修养,努力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事,给学生以示范,做学生的榜样,以高尚的品格去感染学生、征服学生。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中,教师只有通过博览群书,充实自己,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具备广博的知识,横溢的才华,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以“博”服人,以“德”育人。

其次,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采取平等、宽容的态度,学会“蹲下来”与学生交流,善于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交往氛围,给学生以无微不至的关怀。学生有困难时竭尽全力帮助,有思想矛盾时循循善诱化解,以爱换爱,以心交心,用感情的火花去点燃一颗颗纯真的童心,从而使他们深切地感受到师爱的温暖。只有在和谐的班级氛围中,师生关系才能和谐融洽。在学生的眼中你才会不仅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值得信赖的朋友。

二、教师要尊重学生——师生平等

现在的学生思想解放,民主意识很强,不避嫌疑,要求别人尊重自己的民主权利,希望有个少条条框框,少盲目服从,能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民主平等的环境,讨厌专制式的领导方式,喜欢平等的讨论问题,民主平等的解决问题。教师只有真正做到尊重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知识层次,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思想,尊重学生所处的年龄特点,学生才能感受到师生间的平等和自尊的存在。记得一位教育学家曾经说过:“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尊重比热爱更为重要,只有相互尊重,才会产生凝聚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家始终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才能产生满意、愉快、羡慕等积极的态度和体验。在这种清新浓郁的民主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加敏捷,记忆更加清晰牢固,想象更加丰富广阔,从而有利于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因此,教师一定要学会宽容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从而建立起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三、教师要热爱学生——爱生如子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高尚道德情操的体现,是和谐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和支柱。教师热爱学生会带来师生关系的和谐,心理相融,情感相通,乐于相互交往,易于相互沟通。伴随这样的气氛,教师的影响就会潜移默化地产生作用,如涓涓溪流进入学生的心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是一种师爱,是教师美好心灵的一种表现,使学生亲切地感受到教师心灵的美好,从而激起仿效的欲望。它不是出自个人的需求,而是来源于教师对事业的热爱和高度责任感,是一种对学生带有责任感和对他们成长寄以良好期待的态度和行为,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一种亲近感和为学生而献身的热忱。

四、教师要敢于放手——以学生为主体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有些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对待学习不好或表现较差的学生,往往采用粗暴的态度,动不动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侮辱学生人格。虽然教师本身并无恶意,只是“恨铁不成钢”,但这种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往往是事于愿违,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从而造成师生之间的情绪对立。

知识最终要靠学生自己去掌握,做人最终要学生自己去做。这就决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乐于学习、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是学生不断发展的催化剂;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才,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发展。

五、教师要善于聆听——做学生的贴心人

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教师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忧学生之所忧,乐学生之所乐,谋学生之发展,建立新型的良好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贴心人。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讲的“尽可能深入的了解每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它是师生的创造性得以充分发挥的催化剂,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性情和灵魂提升的沃土。

教师和学生既是师生关系, 也是朋友关系。只有教师放下架子深入到学生中去,与学生同呼吸、共生活,随时捕捉学生的一言一行,哪怕是一个最细微的眼神、一个最细小的动作,也不要轻易放过。教师要及时与学生沟通,与之进行坦诚的对话,使学生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你就会发现学生与你的距离感会越来越近,甚至会成为知己。否则, 师生之间难以做到真诚相待。

因此,每一个期望成功的教师,都应当重新给自己定位。加强同学生的情感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为学生奠定适应未来社会人际交往的需要,是师生互尊互爱,促进教学相长的需要。只要我们每一位教师都用爱心去教书育人, 那我们收获的将是一颗颗诚挚的心, 筑就的将是祖国的栋梁之才。

参考文献:

[1]龚玲,探索和谐的中学教育模式,中国教育报,2005年4月25日第2版

[2]孙丽平,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21期

[3]赵海英,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年24期

猜你喜欢

师生关系民主师生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浅谈和谐师生关系的作用
掌握谈心艺术 建立融洽师生关系
三喻文化与师生关系
麻辣师生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