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016-05-30刘祥英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6年16期
关键词:马利翁皮格日记

刘祥英

中图分类号:G62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6-0051-02

古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国王皮格马利翁,是一位著名雕塑家,爱上了自己精心雕刻的一具象牙少女像。每天他都含情脉脉地凝视着她,日复一日,奇迹产生了,爱神终于赋予了这尊象牙雕像血肉之躯,少女活了。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从这个故事受到启发,做了一个实验,来到美国加州旧金山奥克学校,将一份最佳发展前途的名单悄悄交给老师,并叮嘱不可泄露。在教学中,老师不时地流露出特别的关注与赞许,8个月后,名单上的学生成绩和智力发展有了明显的进步。这个实验被罗森塔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在教学中,老师就是期待者——皮格马利翁,我们总是期待自己的学生不断的进步、品学兼优;而作为教学对象的学生,从他们入学那天起,就已被定位于被期待者的地位,他们就是那少女雕像。教与学,是一个事物的两方面,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决定于老师对学生倾注了多少的爱。感情靠老师去沟通、去构建,同时要坚信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

在数学教学中,我尝试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关注、赞许、鼓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相信学生,给予厚望,培养自主意识

一位教育学家说:老师一句话可以成就一个天才,同时也可以摧毁一个天才。还有俗话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因此教师的语言是给予学生心理暗示的重要途径。

课堂上,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赞许自己的学生,对于学生的回答无论对错,都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讲评作业时,尽量避免点名批评、否则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容易让学生联想——老师不喜欢我,从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课后,我要求学生写数学日记,记录下自己感兴趣的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例如:路边的两根电杆相隔多少米,回家路有多长;在购物中你运用了什么方法估算价钱;自行车的车架为什么是三角形的……让学生形成一种自我暗示:数学真奇妙,数学真有趣,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学生从内心里喜欢数学,对数学感兴趣。同时我充分利用数学日记这一平台,与学生交流,在每次的日记中,都写上一两句鼓励话语:你真聪明,能把这个生活问题解决了;你有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你真能干,利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通过这样的师生互动、交流,学生学习得到了肯定,对数学产生了兴趣,学生愿意和老师交流了,有的学生在日记中写道:现在我上课要认真学习数学知识,长大了我要当一名数学老师。

老师一句话,一支笔,在不断的激励学生,对学生寄予厚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就加强。

二、关注学生,发挥潜能,提高自主性

每个学生身上都有着这样的一些潜能:积极向上的要求、自我完善的愿望、自控和调节的适应能力,老师的期待和爱心是一种催化剂,发挥学生潜能。

课标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教学中,我认真地把握课标的宗旨,关注每一位学生,因材施教,分层递进,对好、中、差的学生学习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只要他们今天比昨天好,明天比今天更好,在自身的原有的基础上不断进步,我都给予肯定,以此作为评价的依据。而不是一味的让学生追求同一个分数,达到同一个高度,例如:在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时,我对于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只要求完成基础题的a祝╞+c)=a譩+a譪,掌握计算技巧,对于中等以上的学生,设计如23?9+23,101?8的类型,提高难度。设计有一定梯度的练习,学生跳一跳就能解决,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学习的自主性随之提高。

三、发现闪光,催人奋进,加强自主性

在数学的学习中,常有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人们习惯称之为“差生”。这是学生的打击,由此产生的负效厌学、逃学。教学中,我们要用心地去观察、挖掘他们每一个学生身上地闪光点:他的接受能力慢,但他的字写得好;他的作业不爱按时交,但他上课发言积极;虽然他审题能力不行,但他每次计算准确率较高等等。作为老师要用放大镜去看每个学生的优点,把小小的优点放大了,这样我们就会对每一个学生充满爱心和信心,对学困生不时流露出特别的关注,给予赞许和厚望,使学生对自己也充满了信心,思想活了,学习就更勤奋了,积极自主地参与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就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诚挚地感情使一个毫无生命的雕像获得生命的活力,“皮格马利翁效应”虽说是一种感情的影响,其实它是“因材施教”思想的延伸。在教学中,我们做好皮格马利翁,对学生充满爱,给予厚望,发挥学生的潜能,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猜你喜欢

马利翁皮格日记
因期待而成长——“皮格马利翁效应”在高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论皮格马利翁效应对盖茨比成败的影响
像侦探一样解读名画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创伤·延续的记忆·救赎——解读阿特·斯皮格曼的《鼠族》
拥有大爱之心的小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