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研究型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探索

2016-05-30马孝杰邓慈云

科技资讯 2016年16期
关键词:高校教学研究型计算机专业

马孝杰 邓慈云

摘 要:所谓研究型教学模式,主要是在互联网和多媒体运行环境下进行,其对于高校学生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改善,有着较强的支持动力。同时其教学内容开放,学习目标和最终实效也都充满多元性,一时间令以往授课学时压缩带来的诸多消极问题得以克制,整体上具备一定的开发、应用和推广宣传价值。不过我国在该类领域上始终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和西方先进国家相比始终存在较大差距。由此,笔者决定探讨日后在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内部合理融入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措施,希望借此为社会培养更为专业且更多数量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研究型;计算机专业;高校教学;融入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6(a)-0000-00

透过客观层面观察理解,涉及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的高校人才,已经面临愈加严峻的就业挑战困境,其核心原委就是高校既有教学模式、内容和社会实际要求的脱离,由此,研究型教学模式便顺利衍生。其主张进行高校富含科学和艺术特性的计算机专业课程深入探究,保证教学过程的人性化设计,避免和社会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准则的冲突迹象。所以说,尽快探讨出研究型教学手段在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自然融合举措,显得尤为必要。

1 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基础性规范诉求

1.1 维持师生关系的和谐性

计算机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之余,关于教师在高校专业知识传播上的地位开始持续下降,主要是学生已经可以透过不同渠道获得个人青睐的知识内容,不过这并非证明教师要推卸其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类职责,相应地要在传道、授业、解惑作出努力基础上,为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设更为优质化的学习环境,令他们在轻松且和谐的实践交流氛围中顺利激发各项潜能。

首先,师生在教学活动规划布置期间要相互包容,保证时刻秉承尊重、信任和支持的理念,为了共同的奋斗目标而持续合作,衍生出相对和谐的师生关系。

其次,教师树立可靠的榜样示范形象,努力透过不同渠道修缮个人计算机专业知识结构并职业道德素质,同时全面迎合学生的个性特征,保证最大程度地将他们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予以调动。

1.2 设置合理难度的挑战任务,稳固学生自信心和学习兴趣

在高校开展计算机专业教学活动中,教师务必要系统化挖掘并认可学生自身的优势特色,同时设置适当难度的上机操作任务,令参与学生透过成功体验树立起坚定的自信心和形成长久的学习兴趣,这是现代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诀。归结来讲,教师有必要在各类教学实践项目中沿用多元化的教学内容和高端的技术设施,力求在各类问题和引导情境辅助作用下,全面激活学生长久化学习动机和兴致,确保相关科研活动参与和思维创新进程的加快。

2 在现代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自然融入研究型教学模式的举措

课堂始终是研究型教学的核心阵地,更是研究型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对象。如今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主流动机指标,便是积极培养系统化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基础知识和科学理论,并具备创新意识的高级人才,所以必须要持续推动研究型课堂教学改革进程。在此期间,需要将计算机课程的基础框架和发展历程全方位地呈现给高校学生,督促他们积极参与各类实践项目,并依照教师正确引导完成各类学习目标。需要加以强调的是,研究型教学推动力度和高校科研深度密切相关,所以,计算机专业教师需要设置丰富的科研活动,努力在自然科学等领域中开拓全新成果,同时细致化解析教学和科研的互助关系,实现日后科研和教学水平的同步提升目标。

2.1 开展分层次教学

主要是将计算机专业特性、教学目标、规范程度、侧重点等因素全面考虑进去,避免以往统一对待的现象。同时,研究型教学在面对繁琐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内容期间,并不主张将一切原理、知识和技能一一传授给学生,毕竟即便是一些在该类领域上成就卓然的人员,也无法掌握一切相关性知识内容。所以,教师要保证动态化调查分析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和技术革新细节,同时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和技术进步轨道,联合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应用、实践、创新特性,进行教学内容持续性更新调试。再就是想方设法激活学生上级操作技能并透过小组合作完善综合素质,主要就是加快研究型教学理念和多元化实践项目的融合力度,保证实践期间灵活修缮既有研究型教学方案。

2.2 持续改善教师教学管理水平

配合不同培训途径,组建一类专业技能突出和素质过硬的计算机专业教学团队,保证当中成员积极突破自身计算机知识结构和教材安排形式,结合不同阶段实践经验丰富既有教材指导内容,进一步辅助学生完成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的双重突破。

另外,创新型实验室和竞赛实践项目,已经被公认为当前激发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实效性最高的培养手段,包括程序设计和物联网设计大赛等,不单单能够吸引大学生参与,同时还能够获得社会认可,许多社会企业都会借此来进行所需的创新应用型人才挖掘。但是,因为部分高校在该类方面投入资金数量不多,使得参与的学生数量持续下降,大多数学生在无法深入性触碰该类赛事和专业培养活动基础上,技能和素质开始和国家预设指标相互偏离。因此,日后有必要针对创新型实验室和相关竞赛实践类项目筹备上,加大经济投入。如此一来,现代研究型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融入工作,便会变得愈加便利、快捷和高效。

3 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研究型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融合实践状况考察论证,发现对于师生关系协调、学生成功体验欲望激活和长久化学习兴趣培养,以及教学内容丰富,都产生积极的支持效用,整体上更促进了我国计算机专业教学的纵深发展结果。事实证明,唯独持续强化研究型教学模式在计算机教学中的灵活应用实效,才能稳步提升计算机专业整体教学控制质量,最终推动我国高校教育事业可持续竞争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刘志刚.计算机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11(08):177-189.

[2]张瑛.科学探讨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J].经营管理者,2011,19(17):78-92.

[3]籍建东.研究型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J].职教论坛,2011,14(05):123-136.

猜你喜欢

高校教学研究型计算机专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关于未来“会诊化”高校教学模式构建
MOOCs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研究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探讨
研究型教学模式在线性代数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