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专业学生PSC达标研究与实践

2016-05-30陶秋兰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2期

陶秋兰

【摘 要】二级甲等是学前专业学生必须达标又有难度的普通话水平等级 。本文采用行动研究法,在自然、真实的教学环境中,综合运用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探索、改进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提高达标率。着重针对素质水平不佳的中专班学生,采取“一对一辅导”为主的教学改革。通过实践检验,精细化辅导对普通话水平要求比较高的学前专业学生能达到解决其语音问题、调动其积极性、提高达标率的良好效果。

【关键词】学前专业;普通话训练;达标;一对一辅导

普通话水平测试(PSC)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标准化考试。1994年10月,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电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制定了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规定“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和影视话剧演员、教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普通话水平,应当分别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随后普通话水平测试在全国范围内展开。普通话水平等级分为三级六等,即一级甲等、一级乙等、二级甲等、二级乙等、三级甲等、三级乙等,一级甲等水平最高。目前国家对学前专业的毕业生的普通话水平要求是二级甲等,和对语文教师、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的要求是一样的。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获得二级甲等以上证书是学前专业的毕业生获得幼儿教师资格证书的必备条件。二级甲等对于学前专业学生来说是必须达標,又有难度的等级。探求普通话训练更有效的途径,提高学生达标率,减少学生补考的次数,减轻学生的思想包袱,让他们个个都能成为合格的幼儿教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PSC达标的基本情况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是以培养幼儿园教师为主的有较长办学历史的武汉市重要的学前专业教育学院。兼收高中、中专毕业生和初中毕业生,有大专班和中专班等不同层次的教学班。笔者对所教的12级学生普通话机测成绩进行了跟踪调查,基本情况是:1203大专班全班48人2013年考试7人没过,第二次补考,1人没过;1204大专班全班48人2013年考试8人没过,第二次补考两人没过;1205中专班2014年38人第一次考试,19人没过,其它中专班达标情况也差不多。

以上数据说明大专班达标的情况比较好,这是与学院领导及班主任的管理到位,使班级形成了良好的学习风气,及教师的认真负责分不开的,有少数同学由于方言重,短期难以达到二级甲等这样较高的水平属于正常现象。而中专班达标的情况比较糟糕。中专班和大专班的成绩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笔者做了下面这些调查分析。

二、问题及原因调查

(一)通过座谈方式调查

笔者利用课后的时间组织1205中专班的同学做了一次座谈,让同学们畅谈普通话教学及达标中的问题及建议,总结如下:

(1)基础不好,拼音没学好,多音字分不清,有生字不认识。

(2)从小说家乡话,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

(3)紧张或没读过作品造成朗读不流畅。

(4)三分钟说话没内容,不知道说什么。原因是准备时间不够,只能在脑子里打草稿,记不住。

(5)学习普通话时间太短,只有不到两个学期的时间,每周只有两课时。建议增加普通话学习训练时间。

(6)考完后不知道自己错哪,没法改正。多名同学提出需要老师单独辅导。

(二)个案分析

笔者让两个初中起点五年一贯制班的同学写了关于成功和失败的经验教训方面的简短总结。

1.文雅菲同学

基础比较差,测试成绩达标,过了二甲。她的经验是:“模拟考试后,我知道了自己的分数并不理想,离二级甲等有较大距离,于是我下定决心努力练。首先复习教材,从自己最难的鼻音开始,学过的知识都再仔细地看一遍。其次,在和同学的交流中,由方言改成了普通话,久而久之,都习惯说普通话了。睡觉前坚持看看普通话训练方面的视频,听听普通话音频资料,总是听着录音睡着的。”

2.张玮婷同学

基础比较好,测试成绩没过87分,没有达到二级甲等。她的教训是:“考试没有过我自己也非常诧异,我总结了一下,主要是因为考前这一年没有怎么说普通话,以至于前后鼻音,平翘舌音,鼻边音都分不清楚,平时说话前要想半天,经常要查拼音来确定,而且容易出错。最后一题说三分钟的话,因为抽了一个简单的题目,倒是说得还比较流畅。”

(三)问券调查

笔者对任课的13级四个班(包括大专班)的100名同学进行了关于普通话测试失分原因及教学建议的问券调查。

具体调查的内容是:方音障碍有哪些(①分不清字的平翘舌音;②分不清字的鼻边音;③分不清字的前后鼻音;④读不准鼻音、边音;⑤读不准翘舌音⑥读不准后鼻音;⑦上声读成了半上;⑧轻声和非轻声词语分不清⑨词语的轻重格式把握不当;⑩其它);容易读错的字有哪些(①生僻字②;多音字;③看错了误读的字;④其它);

朗读短文不流畅、回读的原因(①心理因素,紧张;②平时没读作品或读的次少;③速度偏快,看错了字;④其它);说话项的问题(①平时不说普通话或说得少,有方音;②考前没有做好准备,考试时不知道说什么内容;③准备三分钟说话题时只能打腹稿,想好的内容多,记不住,说不下去;④语音感觉不好,练得多但还是方音难改;⑤不太注意语音的正确与标准;⑥其它);教学上的问题及建议(①课堂上学习普通话的时间太短,训练时间不够;②建议第三学期继续开设普通话课程;③考完后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不知道从哪些方面改正,需要老师单独细致的辅导,需要做全面的模拟测试;④采用图示法能更好地理解普通话发音;⑤课堂上可以做些小游戏或创设情境活跃气氛,激发兴趣;⑥课后建立互帮小组;⑦其它);其它问题及建议。

调查结果:各个方面的方言障碍都有,主要是鼻边音;容易读错的字各方面都有,尤其集中在生僻字方面,有71%的同学有这个问题;朗读失误回读的原因三方面都有,比较均衡,值得注意的是紧张、速度偏快的同学有33%,39%的同学存在考试的作品没读过或读的次数少这个问题;说话项的问题各方面都有,主要是第三个原因,即准备三分钟说话题时只能打腹稿,想好的内容多,记不住,说不下去,有45%的同学有这个问题;教学上的问题及建议主要是第三条即不知道从哪些方面改正,需要老师单独辅导,需要做全面的模拟测试,选此项的同学有43%。其次,认为课堂上可以做些小游戏或创设情境活跃气氛,激发兴趣的有27%。此外,各方面的其它建议,同学们也写了不少。

(四)总结分析

通过以上课后的调查及笔者近三十年的课堂教学经验,基本上掌握了同学们在考试中失分的原因及同学们的需求。内因:思想上不够重视,课堂上没有用心学和练;抓得不紧,课下没有认真准备,读得少说得少 。外因:训练时间较短;方言较重,难以克服;文化基础素质和学习能力欠佳,许多字不认识,不能很好地即兴组织语言并用普通话进行流畅地表达;心理素质不够好,紧张导致看错字或朗读作品不流畅 ;没有掌握应试技巧,速度偏快等。需求:总的来说就是课上、课下有更多的机会读和练,并得到教师的及时辅导。

三、对策与实施效果

(一)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经验

关于普通话训练的文章比较多,语音教师们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经验。如:理论指导和训练实践、教师示范与学生练习、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加强硬件配套;端正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语音习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使用有针对性的校本教材;信息技术辅助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建立学生学习档案,提高教学与研究的效率;建立语音信息库,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外训练;分组训练模式;针对地方方言的训练等等,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也是教学中面对全体同学必须实行的。

(二)课内课外多读多练

调查问券中同学们的主要建议及需求,就是课内课外多安排时间让同学们读和说。普通话考试是口试,属于技能考试,是需要自己多练的。但以往由于一周只有2课时,总的课时也很有限,只有32课时。课堂上简单的知识讲解以后,读的时间不多。另外,同学们尤其是中专班的同学的学习自觉性不是太强,需要多组织全班一起读和练。课堂上时间不够,课外早自习练的时间应当落实。上面序言中提到的大专1203、1204班考得不错,是这方面成功的例子。

(三)一对一辅导

教师课堂集体授课之外的一对一精细化辅导是必要的,尽管因为课时少学生多(一般一个班四十多名学生),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牺牲自己大量的业余时间。

首先,学前专业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要求比一般专业高,采取 “一对一辅导”,指出每个学生的不同问题,就像声乐老师对音乐专业学生的一对一教学一样,“手把手”地教他们如何读,才能更好地解决其技术问题。以往在教學中由于时间不够,对每个同学只能分两次检查他们读字词、作品及三分钟说话的情况,教师没有对每个同学进行全面的精细化辅导,同学们只能大体上估计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并知道自己的问题。所以在调查问券中,有43%的同学提出需要老师单独辅导,需要做全面的模拟测试。

其次,不能达标的学生主要是中专班学生,主要原因是自觉性不强,不够努力。上课时没有认真听,自习时又不跟着好好读。他们需要一个个“拎出来”“开小灶”,就像学习其它文化课程一样。在“开小灶”的过程中,不少学生和教师的感情大大增强,调动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教学的改进及效果

从14年下半年开始,笔者对中专1402等任课的几个新生班的普通话教学进行了改进,主要是进一步强调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以引起他们的重视;多表扬肯定以增强他们的信心;着重增加读的训练和一对一辅导的时间。以往对每个同学的辅导时间很有限,现在大幅度增加了。

达标的进程是比较艰难的。在第一学期初的基础评估中,每个班约60%以上没达到二甲水平。第二学期结束普通话教学内容之前,通过调整课堂教学时间分配加上课外自己找时间完成了对所有同学的模拟测试及辅导,模拟测试中每个班没达标的百分比约为48%,比例还是比较高。然后再针对模拟测试不达标的同学继续进行一对一的“开小灶”辅导,选拔成绩优秀的同学和教师一起帮助他们。通过教师的这些措施,以及同学们的自我努力,中专1402班考试成绩不错,效果显著。目前有25人参加了考试,没过二甲的只有四人。达标的同学中有6个模拟考试没达标,其中三个模拟考试分数在85分以下。这个结果在历年中专班中是最好的。

四、结语

普通话教学中对全班同学进行多次的精细化一对一辅导是需要耗费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教学双方都付出努力就一定有收获。然而,对于一部分方言重的同学来说,要把普通话提升到二甲水平还是很困难,大专班也一样,有些同学非常努力却收效甚微。语音学习的更有效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陆文君.学前教育专业普通话学习现状调查报告[J].时代教育,下,2013 (12)

[2]吕小婉.提升幼师生普通话水平的策略[J].文学教育,下,2014(12)

[3]孙蕾.试论对幼师开展普通话教学的创新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

注:本文是作为作者主持的武汉市教育局高教处教学研究项目立项课题《2014学前专业PSC达标研究与实践》的成果之一,课题编号:201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