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音乐教师职业幸福感需求的培养

2016-05-30赵露

科技创新导报 2016年17期
关键词:音乐教师职业幸福感幸福感

赵露

摘 要:追求幸福是每个人的基本权利,音乐教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同样需要追求幸福。职业幸福感决定着音乐教师的生活意义、职业追求和生命价值。该文拟从音乐教学的学科特点、音乐教师的职业特点以及从事音乐教育所需要的能力入手,阐述音乐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及其获得。

关键词:幸福感 音乐教师 职业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6)06(b)-0166-02

“幸福”在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心理欲望得到满足的状态,表现为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的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是需要得到了满足、潜能得到发挥、力量得以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1]。

1 对音乐学科的深刻理解是音乐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基础

1.1 音乐的学科特征

音乐对人类的情绪有深刻影响作用,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具有“精神享受”的作用。紧张劳动后,欣赏音乐可以使人安静与休息。当我们受某种情绪的影响时,通过音乐活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心理获得放松、舒缓紧张、振奋精神。

1.2 音乐具有娱乐的功能

娱乐功能是人类生活离不开音乐最显著的一个功能。人和人之间需要交流、分享信息,音乐是人们表达、传递情感的有效工具。荀子在《乐论》中指出:“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必不免也,故人不能无乐”[4],也就是说,音乐使人快乐,它既是人们为了满足情感需要所不能缺少的,又是人们为了满足情感需要而不能免除的,人类是不能没有音乐的。

2 对音乐学科教学理论的深刻理解是音乐教师职业幸福感产生的源泉

2.1 音乐学科课堂教学的愉悦性

音乐教育特征强调音乐教学应该是“寓教于乐”,音乐教学的过程也是教师体验美、感受美的过程。郭声健教授在《艺术情感论中》谈到:“在艺术教学活动中,无论是贯彻艺术融合原则还是艺术参与原则,都必须自使至终地保持学生心情舒畅、兴趣盎然,这对其他一些学科也许难以做到,但对于艺术学科来说是完全可能的”,音乐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音乐的过程,共同聆听、感受音乐传递给我们的信息的过程。

2.2 音乐学科的教学过程具有创造性

音乐教师职业幸福体现在教师的创造性活动中,音乐教学活动是一种意识领域的活动,是一种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和相互影响的活动。音乐教师的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音乐学科本身的特点上,还体现在音乐教师具备创新意识上。对于每一次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的实施,教师都会根据多方面因素,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方案和活动的策略。

3 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教师享受幸福的根本动力

3.1 音乐课堂的表演是教师展示音乐形象的时刻

音乐是表演的艺术,表演的过程是音乐感悟能力的外在体现。音乐课堂教学就是音乐教师表演的舞台,音乐教师的专业基本功就包括演奏、演唱等表演技能的训练,表演能力是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每一次声情并茂的示范,是展示自己表演技能的过程,把自己对作品理解、诠释以及再创作展示给学生,是给学生提供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最好时机。

3.2 学生音乐综合素养地提升体现音乐教师的人生价值

在音乐学科教学中,音乐教师的教育最终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表演能力、与其他相关文化结合的综合能力。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理念、设计合理的教学设计、流畅的教学流程以及科学的教学评价方式,提高学生的音乐感悟、表现、创作能力。教师的劳动付出得到回报,教师的人生价值得到体现。

3.3 音乐教学过程是教师体验职业幸福的主要途径

寓教于乐是音乐学科教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指出:“一个真正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师生才会全身心投入,他们不只是在教和学,他们还在感受课堂中的生命的涌动和成长;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 光辉和人格的魅力。

4 音乐教师获得幸福感需要提升职业能力

4.1 热爱音乐教育事业

音乐教师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清醒的认识。音乐教师的职责就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表现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能够终身喜爱音乐、享受音乐,丰富学生的人生。在教学工作中,音乐教师要身心投入到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中去,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和修养。

4.2 高尚的职业道德

良好的职业道德是获得幸福的前提,也有助于幸福的实现,没有道德的人就没有幸福可言。亚里士多德说:“幸福就是某种善”“幸福是某种德行,幸福即是合乎德行的现实生活”。音乐教育具有向善的功能,所有的音乐实践活动都是音乐教师培养学生优良的个人品质的过程。

4.3 较高的社会认可度

在改革开放之前,音乐教育不被重视,音乐课的课时被语文、物理、化学等其他学科占领,音乐课被看作是可有可无的副课,音乐教师在学校没有地位、不被重视。改革开放以来,音乐学科被定义为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分支,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对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得到社会、学校的认可和需要,音乐教师的社会地位得到提升。

4.4 良好的自我发展能力

教师职业幸福作为一种精神性幸福,源于教师对专业发展的追求。包括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要求和教育教学能力发展的要求。

(1)全面塑造和提升自身专业素养和综合文化素养,是获得职业幸福的必由之路。教师通过学习大量的音乐理论知识,能够认识到音乐学科是人文学科的一种主要分支,都是构建人类意识领域的重要工具,通过学习与音乐相关的其他人文学科知识,进而扩大自己的知识结构。虚怀若谷,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努力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素养,这个学习成长的过程,也充满了幸福快乐。

(2)具有发展性的教育理念,适应新时期教育改革的发展潮流,不断地追求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改进教学策略。音乐教育理念不是一成不变的,音乐教师要了解教育理念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的,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理念问题。依据新时期的教育理念,及时调整、改进教学策略。

4.5 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

21世纪是知识信息化时代,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是这个时代的一大特征。音乐教师教育这一职业的每一位教师,为了提高学习和教育教学效率,都有必要撰写自己在学习和教学工作中的遇到的问题、体会、经验和反思结果,依据相关的教育理论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具体可行的操作改善策略,为了使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得到推广,以便为其他从事这项职业的同行提供参考和学习的资料,音乐教师之间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不断提高,需要具备教育教学科研能力。

综上所述,音乐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感受,既包括有音乐学科本身的特点,也包括有教师职业的特点,同时还包括有教师自身发展的特点。音乐教师追求职业幸福感,不断地学习本学科知识,努力扩大自身的知识范围,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在音乐教学教育过程中持续获得幸福的感受。

参考文献

[1] 王富平.体验缺失:教师职业幸福感获得的内在障碍[J].教学与管理,2010(5):20-2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英)托马斯·莫尔,著,乌托邦[M].戴镏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59:78.

猜你喜欢

音乐教师职业幸福感幸福感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课改15年山区音乐教育现状调查
关于浅谈音乐教育的育人功能研究
基于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看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
积极心理学在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提升中的实践应用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幸福感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