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藏族唐卡艺术特色分析

2016-05-30山聪

西江文艺 2016年20期
关键词:藏族特色

山聪

【摘要】:唐卡艺术在理论与技艺上都达到较高的水平,在少数民族美术中独具特色,自成体系。其从吐蕃时期以来经过吐蕃分治、萨迦时期、帕木竹巴时期、甘丹颇章时期一直到近现代,经历艺术史上的所有阶段,具有世界艺术的共性,又有青藏高原的个性。唐卡艺术是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藏族社会文化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藏族;唐卡艺术;特色

前言:

唐卡在千百年的发展中由于受佛教绘画经典的束缚,又世代相承,其艺术变化缓慢,一种风格可延续几个世纪,无明显时代特征,形成了较为固定的绘画模式。我们所见到的早期唐卡也仅是极少一部分,更多具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唐卡被深藏于寺院古刹、深宫佛殿内。由于藏传佛教的神秘性,寺院的广布、地域的偏僻,教徒對于唐卡只是单纯作为偶像崇拜而秘不示众,并未注意它的历史价值和绘画艺术。而外人又因语言、习俗等因素极难有机会接触和了解这些艺术品。今后,随着时代的进步,相信会有更多的唐卡将被发现、整理和研究。

一、藏族唐卡的主要造型

(一)中心构图造型

中心构图造型是藏族唐卡最为常见的一种造型类型,是指唐卡的构图围绕中心人物展开,在中心人物设定好之后,再对上下左右所应绘制的画面进行布局。采用此种造型的唐卡布局一般表现为:中央为佛像本尊,在大佛像的上面绘制的是“空界”,下面则是“地界”,佛像两侧绘制的内容一般来说,处在“空界”位置的是神仙和菩萨,处于“地界”的大多是空行、护法、僧侣。中心构图造型的藏族唐卡特征明显:造型画面主次分明、对称优美,且画面内容十分丰富、饱满均匀,在整体构图均衡之中又存在着很多细微的变化,使得画面庄严又生动有趣。

例如,中心构图造型的典型是佛祖彩绘唐卡,图中唐卡的最上方为“空界”,画面的最中心佛祖端坐莲台之上,画面的最下方是“地界”,很显然,整个唐卡是围绕着中心佛像进行绘制的中心构图造型。在图中唐卡所绘制的世界里,“法、报、化”三身佛都被绘制在空界之中,构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圣界”。唐卡的中央是庄严温和的佛祖,是这一幅唐卡的本尊,在佛祖的两侧则有护法围绕,“地界”是五尊护法,分列左右两排。

(二)风俗画构图造型

风俗画构图造型的特点是构图小受时问、空问的限制,能够把一个完整的故事或者某些故事情节绘制在同一幅唐卡之中,风俗画的构图形式往往被用来连环记载传奇性的人物传记、故事。此外,由于风俗画具有叙事性风格,其构图造型一般篇幅较大,且构图造型小讲究对称,一切随着所叙述的故事内容而巧妙安排。

风俗画构图造型中,最具知名度的是大型藏族唐卡系列《八思巴传》,这组藏族唐卡画非常生动形象地概括了八思巴生平的宗教、政治活动。唐卡《八思巴传》所描绘的是八思巴两次进京的经历,着力刻画了八思巴进京沿途的万里地理环境、风情习俗。在图2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八思巴会见皇帝的情景,除了这个会见场景之外,还巧妙地把藏族活佛的形象安排在画面的左上部,体现出风俗画小受时问、空问限制的叙事特点。

(三)坛城图构图造型

坛城图构图造型以各种几何图形为主要内容进行布局。所谓坛城是指佛教的宫殿,由于西藏的佛教宫殿具有由外到内的圆形和几何体相结合的结构特点,这种层层相套结构的宫殿自然也就成了唐卡绘画的素材。

坛城图造型的一般特征:画面的正中问为本尊佛像;外围图形则用水纹图案和火焰纹样的图案进行装饰;由外围而内的第二层则用圆形的金刚图案、水纹图案、莲花图案进行装饰,这些图案的运用往往具有丰富的含义,如水纹表示大海或护城河,火焰纹样则表示火墙等;再往内用正方形图案造型,用来表现城墙、屋檐,围墙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最后到达中心的本尊佛像殿。

如唐卡坛城图中,整个画面围绕着中心的正方形宫殿展开,最外围是一个圆形,在圆形之外绘制有非常形象的水纹,在画面的最上方和最下方外围还绘有大量的菩萨,往内则是环环相扣的城墙以及端坐在各个方位的佛祖,整个画面绘制风格显得大气、神圣。由此可见,坛城图绘制难度非常大,只有具备高超技艺和丰富宗教知识的专业画师才能绘制出来。坛城图构图造型布局结构异常繁密、紧凑,图案纹样、内容、形式繁复多变,显现出很强的装饰美感和极高的绘画艺术价值。

二、藏族唐卡的色彩特征

(一)色彩的统一与变化

就色彩的统一而言,藏族唐卡都会以一种色彩作为基调,这种基调色可能由同类颜色组成,也可能由单一的颜色铺垫。具体而言,藏族唐卡色调的统一表现为:从色彩的调和方面来看,同类色和相似的颜色如黄、橙、红等往往被放在一起。此外,藏族唐卡的色彩运用中往往将亮度和纯度上基本相同的颜色如黄色、蓝色与橙色等放在一起,同样能够得到统一调和的色彩效果。

就色彩的变化而言,色彩运用如果过分统一,就会显得异常枯燥乏味,因而画师在唐卡的色彩运用上也力求变化。这种对变化的追求表现在注重对比度较强的色彩的调和。藏族唐卡绘画往往在大面积的黄、橙、红等基调色彩的基础之上,加上与其对比鲜明的颜色,譬如蓝、绿等颜色进行较小范围的修饰,从而在统一的主色调的基础上产生出新奇的变化。

(二)色彩的平衡与和谐

一是以色彩对称呈现静态的平衡与和谐。佛像绘画往往都采取对称的画法使得佛像显得厚重、庄严,在藏族唐卡绘画中,通过色彩的对称运用,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厚重、庄严的气氛,这和佛教的气质是非常接近的。

二是以色彩小对称呈现动态的平衡与和谐。色彩对称的运用往往容易让画面变得僵化而缺乏生命力,因此,引入色彩的小对称运用手法尤为重要。色彩小对称是指在保持整体基调颜色小变的基础上,在细节之处的着色有变化,从而使得画面更加鲜活、生动,更加具有视觉感染力。具体而言,藏族唐卡一般在基调色红、黄、橙等的基础之上,加入一些对比较为强烈的颜色,从而既能在整体上形成金碧辉煌的视觉震撼感,又能够达成画面的动态效果。

(三)色彩的节奏和韵律

在藏族唐卡之中通过点、线、面的各种变幻和组合,使色彩运用呈现出三种節奏:渐变、反复、多元。

首先,渐变的色彩节奏突出表现为火焰从黄到红的渐变,水从浅蓝到深蓝色的渐变等;其次,反复的色彩节奏是将相同的色彩多次重复使用,例如,在唐卡的色彩中经常见到同样的纹样反复出现,同一颜色、同一形状、同一面积反复在同一画面中出现,这样的色彩连续反复有助于强调主题,增强画面的震撼力;最后,多元的色彩节奏则是指藏族唐卡配色中将色彩的冷暖、明暗、鲜浊等对比较强的颜色做出起伏、重叠、方向变化等处理,从而形成一种热烈的、运动感强烈的节奏,这样的节奏往往具有独特的韵律,使得藏族唐卡极具视觉观赏性。

总结:

唐卡艺术是千百年来藏民族在文化、历史的发展中积累的重要文化遗产,是雪域高原文化瑰宝。它的兴衰与藏传佛教发展密切相关,唐卡的研究,对西藏宗教、历史、文化、艺术诸多方面提供了极有价值的资料。

参考文献:

[1]王可刚.藏族绘画唐卡中的色彩审美与精神化符号表现[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143-150.

[2]康·格桑益希.唐卡审美功能的变异发展初探——以当代“多吉画派”唐卡为例[J].中国藏学,2013,03:144-150.

[3]王琳.藏区唐卡艺术的发展现状分析[J].美与时代(中),2015,11:93-94.

[4]黄洋.藏族唐卡艺术中器物图案的分类研究[J].艺海,2016,01:92-93.

猜你喜欢

藏族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多康藏区藏族源流考释
《演变》《藏族少女》
中医的特色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守望国土的藏族姐妹花
完美的特色党建
特色小镇党建怎么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