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鸣鹤教授辨治皮肌炎验案2例

2016-05-30杨峰付新利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6年2期
关键词:皮肌炎医案

杨峰 付新利

【关键词】 皮肌炎;医案;健脾益气养阴;清热凉血解毒;张鸣鹤

doi:10.3969/j.issn.2095-4174.2016.02.009

皮肌炎(DM)属于特发性炎症性肌病,是以水肿、红斑为皮损特点,伴有肌无力和肌肉炎症、变性的疾病,主要累及皮肤和血管,常伴有关节、心肌等多器官损害,只有肌肉症状而无皮肤损害称为多发性肌炎(PM)[1]。张鸣鹤教授对治疗皮肌炎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见解,主张“因炎致痹”[2],以清热凉血解毒,健脾益气为原则辨证治疗皮肌炎,现选取典型病例2例报道如下。

1 病案举例

【病案1】患者,男,30岁,因双下肢无力萎缩2年,伴双上眼睑红斑,于2014年3月15日初诊。患者2年前就诊于某医院,诊断为皮肌炎,遵医嘱服用醋酸泼尼松22.5 mg·d-1,百令胶囊,硫酸羟氯喹,甲氨蝶呤。刻下症见:双下肢无力萎缩,双上眼睑红斑,无红肿,口干,眼干,口苦,自汗甚,头晕,纳差,食欲不振,眠差,易醒,舌红、苔薄白,脉沉缓。实验室检查:心肌酶谱正常,红细胞沉降率15 mm·h-1。西医诊断:皮肌炎。中医诊断:肌痹,证属气阴两虚。治则:健脾益气养阴为主,辅以清热凉血解毒。处方:绵马贯众15 g、蒲公英20 g、黄芪20 g、楮实子20 g、山茱萸12 g、白芍30 g、五味子10 g、沙参15 g、丹参20 g、天冬15 g、山楂15 g、陈皮6 g。24剂,水煎服,每日1剂,于早、晚饭后l h温服,服6 d停l d。醋酸泼尼松继服,余药暂停。2014年4月20日二诊,体力较前好转,双上眼睑红斑减轻,口干,汗出,纳可,眠差,苔白,脉沉缓。上方去蒲公英、陈皮,加大青叶20 g、

炒酸枣仁30 g,24剂。醋酸泼尼松改为20 mg·d-1。

2014年5月22日三诊,体力可,双上眼睑红斑消失,口干明显减轻,纳眠可,二便可,舌红、苔薄白,脉弦缓。二诊方加雷公藤(先煎)15 g,24剂。醋酸泼尼松改为15 mg·d-1。

患者24剂尽服后,体力正常,余无不适,随访半年,仅服用醋酸泼尼松7.5 mg·d-1维持病情稳定,嘱注意饮食起居,不适随诊。

按语:首诊张鸣鹤教授根据患者体乏无力,肌肉萎缩之脾经证候,认为脾主肌肉,主运化,脾虚则运化失职,湿聚浸润,化源不足,肌肉失养,故肌萎无力,体倦神疲;湿邪郁久化热,热伤,则皮肤起紫红色皮疹。治宜健脾益气养阴、清热凉血解毒。《黄帝内经》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主润宗筋。宗筋者,束肉骨而利机关。阳明主于水谷,故为脏腑之海,能润宗筋,约束骨肉,利诸机关也。”张鸣鹤教授始终以治脾为核心,亦体现“脾主肌肉”和“治痿独取阳明”之意。方中黄芪、楮实子、山茱萸、白芍、五味子、沙参、天冬、山楂、陈皮均奏健脾益气养阴功效,辅以绵马贯众、蒲公英、丹参清热凉血解毒。二诊患者体力好转,然睡眠不佳,仍遵循健脾益气养阴、清热凉血解毒原则,去蒲公英换大青叶以增强凉血功效,辅以酸枣仁养血安神。三诊患者体力好转,继续服用中药,以撤减激素为重点,故加用雷公藤。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雷公藤具有明显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改善关节功能障

碍[3]。首先在抗炎方面具有糖皮质激素相似之处,且无激素依赖性。另外对已经应用激素,仍疗效不显,或撤减困难者,可加入雷公藤清热解毒,除湿消肿[4]。

【病案2】患者,女,35岁,因双眼睑红斑1年,

于2014年3月18日初诊。患者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颜面红斑,全身乏力,于某医院诊断为皮肌炎。刻下症见:双眼睑红肿,周身关节疼痛,余处未见皮疹,无发热,肌力可,眠差,苔白,脉沉缓。实验室检查:肌酸激酶1582 IU·L-1,肌酸激酶同工酶381 IU·L-1。西医诊断:皮肌炎。中医诊断:肌痹,证属血分蕴热。治则:清热凉血解毒,辅以健脾益气。处方:白花蛇舌草20 g、半枝莲20 g、连翘20 g、牡丹皮20 g、生地榆20 g、北沙参15 g、赤芍15 g、红花10 g、女贞子12 g、炒酸枣仁30 g、吴茱萸5 g、甘草6 g。24剂,水煎服,每日1剂,于早、晚饭后1 h温服,服6 d停1 d。醋酸泼尼松10 mg·d-1维持治疗。2014年

4月15日二诊,眼睑红肿明显减轻,余处未见皮疹,无发热,肌力可,关节肌肉疼痛减轻,苔白,脉沉缓。复查红细胞沉降率未见异常。上方继服24剂,西药暂不调整。随访患者治疗2个月后红斑消退,皮肤恢复正常,心肌酶谱均正常,仍服醋酸泼尼松

5 mg·d-1维持。

按语:首诊张鸣鹤教授重视皮肌炎热毒瘀阻的病理基础与病机特点,重用清热凉血解毒之法,又为阻断瘀毒的形成与搜剔络邪、畅利气机,配以活血、利湿通络之品,使邪无藏伏,祛邪务尽。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辅以健脾之品使脾胃健、气血充,则肌肉筋脉得以濡养,功能得以恢复。方中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连翘、牡丹皮、生地榆清热解毒,辅以凉血功效,赤芍、红花凉血辅以活血,北沙参、女贞子、炒酸枣仁益气养阴,甘草、吴茱萸顾护脾胃。二诊眼睑红肿减轻,清热凉血解毒治疗效果明显,故继续服用中药调理。

2 讨 论

皮肌炎主要表现为对称性四肢近端肌无力、特征性皮肤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有肌酶谱、自身抗体谱、肌肉活检,及肌电图的表现。中医文献对其描述可追溯到《黄帝内经》,《素问·长刺节论》云:“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张鸣鹤教授认为,皮肌炎的病理基础为热毒,毒是本病的关键因素[5],脾胃虚弱是发病的必要条件[6],并认为本病病位在气血,治疗上以清热凉血解毒,健脾益气为治疗原则。张鸣鹤教授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原则,在急性期以祛邪为主,即重用清热凉血解毒之品,缓解期以扶正祛邪并重或扶正兼祛邪,即清热凉血解毒辅以健脾益气之品。

3 参考文献

[1] 中华中医药学会.肌痹[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4):77-78.

[2] 付新利,张立亭,吴霞.张鸣鹤诊治风湿性疾病经

验[J].山东中医杂志,2008,27(10):709-711.

[3] 郭梦如,何东仪.雷公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2):58-63.

[4] 袁作武,钟明,周祖山.雷公藤制剂合中药辨证治疗激素依赖性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研究[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2,1(4):8-10.

[5] 周翠英,张晓燕,张茂全.清热解毒法为主治疗皮肌炎临床研究[J].山東中医杂志,2005,24(2):80-81.

[6] 马玉琛.李东垣“脾胃”与《素问》痹的相关性探析[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11):63-65.

收稿日期:2015-04-23;修回日期:2015-11-16

猜你喜欢

皮肌炎医案
miR-340、Th17/Treg在皮肌炎/多发性肌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
浅析孟毅分期论治多发性肌炎与皮肌炎经验
揪出癌症的亲兄弟
医案聊斋续篇 眩晕案
医案聊斋续篇 吐泻案
医案聊斋续篇 晨泄案
医案聊斋续篇 吐血案
藿香正气水致皮肌炎1例并文献复习
皮肌炎合并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分析
新加香薷饮医案6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