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语文教学

2016-05-30张妹芳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2期
关键词:语文教师教学

张妹芳

语文教学是学生各个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语文学习与学生文化品性,审美情趣,道德品质,健康个性和人格等的培养和形成密切相关。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真总结,博采众长,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语文教学方法,在教改日趋激烈的形势下,特总结如下,以期与大家共同探讨,一起改进。

一、提高自身文化素养,以广博的知识征服学生

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与老师的素质水平关系密切,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下,虽令不行。”可见为人师表,首先必须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以身作则,以自己良好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其次,作为教师就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较高的学术水平,尤其是在这个知识爆炸的信息社会,科学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快,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以拓展知识面,更新头脑,增加知识储备,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再次,作为语文教师,知识面还必须广,语文教学涉及的知识不只语文知识,可以说这一学科是融合了多学科知识的,比如八年级语文《落日的幻觉》涉及大量的物理知识,《奇妙的克隆》则运用了大量的生物科学知识,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更是要求教师必须通晓中国和世界历史,而大量的游记类文言文更是要求语文教师博古通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所以,作为语文必须涉猎广博,知识面广,只有这样才能面对学生侃侃而谈,以广博的知识征服学生。

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对学生是多么重要,而要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首先要求教师上课要有趣,教学语言的艺术美,做到语言简练,清晰,幽默风趣,能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例如讲授苏轼的诗词文章时,我们可以穿插一些有关苏轼的小故事,讲授刘禹锡的《陋室铭》可以讲解有关陋室的故事,讲《核舟记》可以讲一下苏轼与佛印和尚的故事,其次,要求教师对学生有正确的评价,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多激励,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增强自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再次可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增强课堂吸引力。如讲解一些沉闷难解的古文时,像《三峡》《答谢中书书》等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适当的图片,让学生通过看图来体会大自然体会祖国河山的美。对于古诗词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幕遮》,《宣州谢眺楼送别校书书云》则可以让学生先欣赏歌曲来激发兴趣。涉及到地域彩色浓郁的文章像沈从文的,老舍的更是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之前先欣赏一下电视剧或听听相声。我在让学生学习《吆喝》一文時就让学生先听了一下相声《卖布头》,学生兴趣相当浓厚,学起来兴致高昂,而在涉及到有关亲情的文章时,好多教师总是喜欢运用一些溢美之词作为导入语,但我认为有时再多的此类语言都不如学生的亲身感受更能让触动学生心灵,所以我的安排是让学生先谈谈自己平时在家平时是如何与父母相处的,平时父母在自己出门时最常说的话,这样学生更能体会父母的爱,然后我安排运用多媒体播放一些有关父爱,母爱的歌曲来渲染烘托气氛。这样上课学生不但不困乏不无聊,而且感触深入,比之单纯的开场就是溢美之词更让学生印象深刻,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优化学习环境

古语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就告诉我们环境对人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古代更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所以我们要想让学生学好就必须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多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以严谨的教风取信于学生,同时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思想教育素材,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等等精神。也可以引入竞争机制,让学生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状态和学习氛围。

四、培养学生能力

现代素质教育要求变传统的变学生“学会”为学生“会学”。毕竟现代社会的知识量日益膨胀,我们不可能在学校全部交会学生,学校所学的知识和将来在社会将要运用的知识有识差距也极大。所以这就要求我们要平时的教学中首先要求学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对个人,对社会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让学生把学习与个人的前途,祖国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其次,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让学生有思考练习,自由发挥的空间。让他们能够自己思考,自己创造,全身心的参与的学习中来,不要总是让学生顺着教师的引导走,这样他们永远没有自主意识,只会在别人引导下学习。永远成不了领导型人才。

五、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理念

学习是自古以来获取知识和生存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传授和发扬知识的最有效的途径,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文明都需要学习。古人说:“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没有止境的学习是每个向上者必要的。人要想不断地进步,就得活到,学到老。在学习上不能有厌倦心理,否则就会裹足不前。人之所以提出终身学习的观点,是因为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知识文化,不是只有短短几十年的一生就能学得完的。故先贤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何况现代社会的知识寿命大为缩短,个人用十几年所学习的知识,会很快过时。如果不再学习更新,马上就会进入所谓知识的“半衰期”。人们要适应变化的世界,就必须努力做到活到老,学到老,要有终身学习的态度。要知道精进才行,未来社会的竞争必将会从今天的人才竞争转向学习能力的竞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全新理念,跟上时代的步伐,真正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

猜你喜欢

语文教师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最美教师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圆我教师梦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