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文长传

2016-05-30袁宏道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2016年2期
关键词:胡宗宪徐文长袁宏道

余一夕,坐陶编修[1]楼,随意抽架上书,得《阙编》诗一帙。恶楮毛书,烟煤败黑[2],微有字形。稍就灯间读之,读未数首,不觉惊跃,忽呼石篑:“《阙编》何人作者?今耶?古耶?”石篑曰:“此余乡先辈徐天池先生书也。先生名渭,字文长,嘉、隆间人,前五六年方卒。今卷轴题额上有田水月者,即其人也。”当诗道荒秽之时,获此奇秘,如魇得醒。两人跃起,灯影下,读复叫,叫复读,僮仆睡者皆惊起。余自是或向人,或作书,皆首称文长先生。

文长为山阴诸生[3],声名藉甚。薛公蕙校越时[4],奇其才,有国士之目[5]。然数奇[6],屡试屡蹶。中丞胡宗宪[7]知之,客诸幕。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胡公皆许之。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胡公大喜。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会得白鹿,属文长代作表。表上,永陵[8]喜甚。公以是益重之,一切疏记,皆出其手。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放浪曲糵,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其所见山奔海立,沙起云行,风鸣树偃,幽谷大都,人物鱼鸟,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其胸中又有一段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故其为诗,如嗔如笑,如水鸣峡,如种出土,如寡妇之夜哭,羁人之寒起。虽体格时有卑者,然匠心独出,有王者气,非彼巾帼事人[9]者所敢望也。文有卓识,气沉而法严,不以模拟损才,不以言论伤格,韩曾之流亚[10]也。文长既雅不与时调合,当时所谓骚坛主盟者,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悲夫!

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余不能书,而谬谓文长书决当在王雅宜、文征仲[11]之上。不论书法,而论书神:先生者,诚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也。间以其余,旁溢为花草竹石,皆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张太史元汴[12]力解,乃得出。既出,倔强如初。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显者至门,皆拒不纳。当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或槌其囊,或以利锥锥其两耳,深入寸余,竟不得死。

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虽然,胡公间世豪杰,永陵英主,幕中礼数异等,是胡公知有先生矣;表上,人主悦,是人主知有先生矣。独身未贵耳。先生诗文崛起,一扫近代芜秽之习,百世而下,自有定论,胡为不遇哉?

梅客生[13]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诗奇于字,字奇于文,文奇于画。”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哉!悲夫!

【注释】

[1]陶编修:即陶望龄,字周望,号石篑。会稽人。明万历年授翰林院编修。

[2]恶楮毛书,烟煤败黑:粗糙的纸张,拙劣的书写,印刷墨质差。

[3]诸生:经过省内各级考试,录取入府、州、县学者,称生员,各种生员又统称为诸生。

[4]薛公蕙校越:薛蕙,字君采,亳州人。曾任绍兴府乡试官,所以称校越。

[5]国士之目:对杰出人物的评价。

[6]数奇:命运坎坷,遭遇不顺。

[7]胡宗宪:字汝贞,绩溪(今安徽亳州)人,任浙江巡抚,总督军务,以平倭功,加右都御史,太子太保。

[8]永陵:明世宗嘉靖皇帝的陵墓,用来代指嘉靖皇帝本人。

[9]巾帼事人:指坝子装着女人的媚态,趋奉人,不知羞耻。

[10]韩曾之流亚:唐朝韩愈、宋朝曾巩。流亚,匹配的人物。

[11]王雅宜、文征仲:指王宠和文征明,中国明代书法家。

[12]张太史元汴:张元汴,字子荩,山阴人。授翰林修撰,故称太史。

[13]梅客生:指梅国桢,字客生。万历进士,官至兵部右侍郎。

【阅读指津】 徐渭(公元1521-1593),初字文清,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青藤居士,或署田水月,山阴(今浙江省绍兴)人。天资聪颖,20岁考取秀才,然而后来连续八次乡试都名落孙山,终身不得志于功名。

徐渭青年时还充满积极用世的进取精神,一度被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胡宗宪看中,招至任浙、闽总督幕僚军师,但后来胡宗宪被逮自杀,徐渭深普受刺激,一度发狂,竟然先后九次自杀未遂,还怀疑妻子张氏不贞,杀死张氏,度过七年牢狱生活。出狱后已53岁,晚年更是潦倒不堪,穷困交加。常“忍饥月下独徘徊”,闭门谢客,最后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的境遇中结束了一生。

凄惨命运的困蹇更激发了他的抑郁之气,加上天生不羁的艺术秉性,悲剧的一生造就了艺术的奇人。徐渭的写意花卉惊世骇俗,用笔狂放,笔墨淋漓,不拘形似,自成一家,创水墨写意画新风,对后世的影响很大。

本文的特色,可谓以情贯注、以奇立骨、以事传人。

这篇文章写得好,首先因为袁宏道把自己也写了进去,在传主身上倾注了自己的感情。袁宏道可称得上徐文长的真正知己。读者可以看到,传文一开头,就写出袁宏道与陶望龄阅读徐文长诗集《阙编》的惊喜欢跃情状:两人跳起来,灯影下一面读,一面叫,将已睡的僮仆都惊醒,恨与徐文长相识之晚。这种发自内心的欢喜钦佩之情,不能不叫人与作者同样受到感染。

首先,理解本文关键是要能从中提炼出文章的主旨及作者倾注其中的情感态度。从表面上看,袁宏道在这篇传中突出写了徐文长的奇,其人奇,其事奇,他在传末总括一句说:“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传中用“奇”字的地方,达八九处之多。但是,袁宏道写这篇传的主旨还不在于此。这篇传的主旨,应该是传中所写的徐文长“雅不与时调合”这六个字。科举的不利,使徐文长成为一个失意的人,愤世嫉俗的人。他“屡试屡蹶”,终生只是一个秀才,“不得志于有司”,当然无法发挥他的才能,实现他的抱负。因此《徐文长传》主要叙述的是这样一个怀才不遇的封建时代具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描写他的狂放与悲愤,以及他不惜以生命与世俗相抗衡的悲剧命运。这才是《徐文长传》的主旨。

我们看传中徐文长的傲气,他进见“督数边兵,威震东南”的胡宗宪,将官们匍伏跪语,不敢举头,而他以部下的一个秀才却侃侃而谈。写徐文长的悲愤,“自负才略”,“有王者气,非彼巾帼事人者所敢望也”,等等。这些显然就不是只写徐文长的奇人奇事,而是慨叹于当时许许多多失意者的共同遭际了。“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这才是袁宏道为徐文长作传的真实感情流露。因此传文末尾最后的两句话,虽然写的是“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似乎仍是突出一个“奇”字,但是结语却是一个叹词:“悲夫!”为什么用此二字作结,读者自然可以体会一下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用意。

其次,本文多处用“奇”,注意每处“奇”字的用法。大致区分起来,有这样几种:1、作名词,奇珍异宝,“获此奇秘”;2、作动词,以……为奇,“奇其才”;3、作形容词,奇妙,奇怪,“好奇计”,“人奇与诗”;4、不偶,不好,“先生数奇不已”,“数”,命运,命数,“数奇”指命数不好的意思。还有“信心而行”的“信心”,注意区别,与现代的意思不同,文中的“信”是“任凭”的意思。

猜你喜欢

胡宗宪徐文长袁宏道
徐文长做客
这个饱受争议的民族英雄为何自杀
徐渭的幕府时光
踏踢万岁
袁宏道研究百年述评
《晚明风骨袁宏道》
抗倭能臣胡宗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