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8.7%丙环·嘧菌酯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2016-05-30刘晓鹏赵振华陈劲礼

热带农业工程 2016年2期
关键词:丙环唑增产纹枯病

刘晓鹏 赵振华 陈劲礼

摘 要 2015年,在中国主要水稻种植区安徽、湖北、江苏、广东和广西等地进行18.7 %丙环·嘧菌酯的水稻纹枯病防治示范试验。结果表明,18.7 %丙环·嘧菌酯在600-750 mL/hm2使用剂量下,纹枯病发病初期(丛发病率达5 %左右)时用药1次,隔10 d再用药第2次,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突出,且显著优于对照,对水稻安全,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关键词 丙环唑 ;嘧菌酯 ;纹枯病 ;水稻 ;增产

中图分类号 S435.111.42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sheath blight is one of the major disease in rice growing area throughout the country, and also sheath blight has a tendency to increase year by year. In 2015, according to the arrangement of the national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service center, in Anhui, Hubei, Jiangsu, Guangdong and Guangxi etc., main rice-growing area, field experiments for 18.7% hybrid of propiconazole and azoxystrobin were arranged to verify its control efficacy against rice sheath blight. The results show that 18.7% propiconazole and azoxystrobin used in the early stage of sheath blight could strongly inhibit the spread of disease. It is safe to rice and its effect on sheath blight is superior to the control. The effect of production increase is obvious.

Key words propiconazole ; azoxystrobin ; sheath blight ; rice ; production increase

水稻纹枯病(rhizoctonia solani)是由立枯丝核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水稻病害,主要侵染水稻叶鞘和叶片,引起枯斑,使水稻结实率降低,瘪谷率增加,粒重下降[1]。水稻纹枯病与稻瘟病、白叶枯病并称为水稻三大病害[2]。为抑制纹枯病的发生、蔓延,可以通过强化肥水管理的方式进行防治。

目前,化学防治因其能快速和最大限度地降低水稻的发病率,仍是农户主要使用的病原防治手段。试验药剂由丙环唑与嘧菌酯复配而成,嘧菌酯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能阻止特定细胞色素,导致线粒体电子传递受到抑制;丙环唑也用于防治水稻纹枯病,且对水稻安全性好[3];丙环唑是甾醇脱甲基抑制剂类杀菌剂中的代表药剂,具有优良渗透力及附着力,内吸性强,见效快,可被根、茎、叶部迅速吸收,并能在植物株体内快速向上传导,杀菌活性高等特点。

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的安排,2015年,本研究课题组在中国主要水稻种植区安徽、湖北、江苏、广东和广西等地进行18.7 %丙环·嘧菌酯对水稻纹枯病防治的示范试验,旨在探明18.7 %丙环·嘧菌酯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安全性,从而为水稻纹枯病的防治应用提供试验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药剂18.7 %丙环·嘧菌酯(江门市植保有限公司提供)、对照药剂30 %苯甲·丙环唑(当地常用成分、含量产品),供试水稻品种及施药时间详见表1。

1.2 方法

1.2.1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4个处理:(1)18.7 %丙环·嘧菌酯,施药剂量600 mL/hm2;(2)18.7 %丙环·嘧菌酯,施药剂量750 mL/hm2;(3)30 %苯甲·丙环唑,施药剂量300 mL/hm2;(4)空白对照,不施药。每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30 m2,随机排列。

1.2.2 施药时间

在纹枯病发病初期(丛发病率达5 %左右)时用药1次,隔10 d用第2次药。

1.2.3 施药处理方法

试验药剂、对照药剂处理区采用背负压缩式喷雾器,兑水450-675 mL·hm-2,茎叶均匀喷雾;空白对照区不施药。

1.2.4 项目测定

在第1次用药前,调查并记录病情基数;第2次施药后14 d调查防治效果。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每点固定调查相连5丛,共25丛,根据GB/T 17980.19-2000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分级标准(表2)记录病害等级,计算各处理病情指数和防治效果。观察作物是否有药害产生,如有药害,要记录药害类型和程度。此外,也应记录对作物的有益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2.1 18.7 %丙环·嘧菌酯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2015年8个试验点均以处理3(30 %苯甲·丙环唑EC 300 mL/hm2)为对照药剂,试验结果表明(表3):(1)处理1(18.7 %丙环·嘧菌酯600 mL/hm2)和处理2(丙环·嘧菌酯750 mL/hm2)的防治效果总体上明显好于对照药剂处理3(30 %苯甲·丙环唑EC 300 mL/hm2);(2)处理1(18.7 %丙环·嘧菌酯600 mL/hm2)用量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在70.78 %-94.50 %,其中,安徽潜山、湖北沙洋、广东开平和江苏盐试验点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均达到88 %以上,安徽潜山和广东开平两点甚至达到94 %以上;(3)处理2(丙环·嘧菌酯750 mL/hm2)用量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在78.90 %-96.88 %,除江苏兴化(78.90 %)和安徽定远(85.52 %)两点外,18.7 %丙环·嘧菌酯750 mL/hm2用量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均在90 %以上,较对照药达到显著水平;总体来看,18.7 %丙环·嘧菌酯对不同种植时期、不同品种的水稻纹枯病防效均有优异表现,较对照药剂(无论进口或国产)均表现出极大优势。

2.2 18.7 %丙环·嘧菌酯对水稻的增产效果

表4中,2015年8个试验点均以处理3(30 %苯甲·丙环唑EC 300 mL/hm2)为对照药剂,试验结果表明:(1)总体来看,除江苏盐都试验点处理1(18.7 %丙环·嘧菌酯600 mL/hm2)用量增产效果低于对照药剂外,其它试验点处理1(18.7 %丙环·嘧菌酯600 mL/hm2)和处理2(丙环·嘧菌酯750 mL/hm2)对水稻纹枯病防治的增产保产效果均高于对照药剂;(2)在不同时期(早稻、中稻或晚稻)、不同水稻品种,以不同的药剂(进口或国产)为对照,均表现出较大优势,试验结果基本一致,表明18.7 %丙环·嘧菌酯受作物栽培时间、栽培地点和品种的影响小,产品性能稳定。

3 结论与讨论

近50年来,全国水稻种植面积占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7 %,稻谷产量占总粮食产量约43 %[4]。同时,由于中国稻田生态环境复杂,近几年气候多变,水稻纹枯病频发,严重危害了水稻生长,极大地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甚至造成绝收。因此,筛选合适、高效的杀菌剂品种或组合,能有效地解决水稻纹枯病等病害问题,保证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8.7 %丙环·嘧菌酯悬乳剂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试验药剂各剂量处理对水稻植株生长安全。通过观察,供试药剂对水稻生长有明显有益影响,处理区的水稻能保持后期茎叶健康浓绿,有一定的调节生长和抗早衰作用,可促进水稻籽粒平衡灌浆,增加实粒数,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并能改善稻米卖相和品质。在湖北潜山试验点发现,18.7 %丙环·嘧菌酯对水稻植株有一定矮壮作用;广西和安徽试验点发现,18.7 %丙环·嘧菌酯对水稻稻曲病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2015年,本水稻研究示范试验中,涵盖了水稻直播(江西新干等地)、移栽(安徽定远、潜山等地)和抛秧(广东开平等地)等多种栽培方式和早、中、晚稻等不同时期水稻,均有优异表现,可有效控制纹枯病为害;在推荐剂量内使用生产安全,对水稻有保产、增产效果;水稻长势较好,叶色浓绿清秀,青枝蜡秆,基部黄叶较少,这与华斌等[5]的研究结果一致;建议于水稻分蘖末期和破口前5-7 d或纹枯病发病初期施药。

18.7 %丙环·嘧菌酯600-750 mL/hm2防治水稻纹枯病,不仅防治效果突出,而且增产幅度大,好于目前常用的30 %苯甲·丙环唑EC 300 mL/hm2。因此,18.7 %丙环·嘧菌酯在水稻上有极好的推广价值,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唐正合,汪汉成,王建新,等. 丙环唑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作用及对纹枯病的防治效果[J]. 植物保护,2012,38(1):158-161.

[2] 廖皓年,肖陵生,王华生,等. 水稻纹枯病发生历史及演变原因简析[J]. 广西植保,1997(3):35.

[3] 陈 彦,赵彤华,王兴亚,等. 52.5 %丙环唑·三环唑悬浮剂防治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药效评价[J]. 辽宁农业科学,2012(1):69-71.

[4] 田小海,罗海伟,周恒多,等. 中国水稻热害研究历史、进展与展望[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2):166-168.

[5] 华 斌,肖伟东,张炜键,等. 18.7 %丙环·嘧菌酯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J]. 北京农业, 2015,34(12):50-51.

猜你喜欢

丙环唑增产纹枯病
19%啶氧.丙环唑微乳剂分析方法研究
36%丙环唑·咪鲜胺悬浮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有机肥料在小麦上的应用肥效试验报告
“富思德” 谷子套餐肥应用效果研究
不同有机肥和不同施肥水平对谷子产量的影响
四川水稻品种对纹枯病抗性的评价
小麦纹枯病大田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水稻纹枯病防治药剂的筛选及田间防效
30%苯甲·丙环唑乳油防治设施草莓白粉病药效试验
硅对水稻几丁质酶和β-1,3-葡聚糖酶活性的影响及其与抗纹枯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