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审计机关政策审计的思路与路径

2016-05-30赵明

现代审计与经济 2016年2期
关键词:政策措施简政放权审计工作

赵明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审计机关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持续开展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确保国家政令畅通,维护国家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目前政策审计中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认识模糊。个别基层审计机关认为基层人少事多,常规的审计业务工作已疲于应付,再搞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增加了工作负担。一些审计人员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普遍缺乏热情,不想承担任务,认为政策审计工作见不到实效;二是工作措施不够有力。个别基层审计机关科室逐月轮换搞政策跟踪审计,审计没有连续性、稳定性,存在应付差事的现象,审计内容不实、审计深度不够,审计效果大打折扣。特别是个别领导层认识不统一,不想担责;三是政策审计质量不高,停留在汇总数据阶段,审计取证要素不全、证据不足、工作记录不规范;四是政策审计建议缺乏针对性,审计综合报告质量不高。由于审计不深入、揭示问题不深刻,一些审计建议缺乏针对性,政策审计违背了国家的初衷。

(一)领导重视是关键,观念转变是基础

领导重视程度是一项工作成败的关键,政策跟踪审计也如此,所以要提高领导层对政策审计的认识,转变审计人员的工作理念,推进政策跟踪审计向纵深发展。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深刻认识政策跟踪审计是党中央、国务院交给审计机关的严肃政治任务,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认识开展政策跟踪审计的重要意义。其次,要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当前审计工作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新一届领导集体,加大反腐力度,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狠抓落实,随着国家治理能力的提高,传统财务收支查错纠弊审计思路亟待更新,未来的审计工作就是要加强政策措施落实和国家宏观政策执行审计。所以,一定要解放思想,要有紧迫感、使命感和工作责任感,以强烈的事业心,夯实工作责任,健全组织机构,明确目标任务,全力以赴搞好政策审计。其三,要转变审计人员思想观念。转变固有思维模式和工作习惯,克服传统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理念,牢固树立政策审计理念,努力适应工作新常态。

(二)结合实际,突出重点是根本

国家出台的宏观政策措施很多,因此政策审计必须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和审计资源不足的现状,抓住重点,体现特色谋划政策跟踪审计工作。要把主要政策贯彻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牢牢抓在手上、放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以地方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为抓手,抓出成效、抓出亮点。科学规划、合理确定年度计划,突出审计重点。抓住1至2个重大项目、民生工程和重点资金审深审透,及时揭示问题、提出审计意见与建议,凸显政策审计的效果;抓住财政资金的筹集使用,盘活存量资金、用好增量资金、优化政府性债务结构,引导政府合理举债、科学举债,切实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防范财政风险,维护财政安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关注绿色发展,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和优化升级,达到体质增效的目标;抓住审计成果的转化,对审计结果资料进行深“加工”,深入分析,及时披露政策审计中发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为党政领导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当好政策措施落实的“督察员”,发挥政策审计助推改革发展的“催化剂”作用;抓住问题不松手,严查细查,善于发现案件线索,对问题查实查清,为反腐败斗争做出新贡献。一是重点关注行政审批、简政放权的下放和承接,检查是否存在一放了之、放手不管,或下放和承接事项没有具体的后续监管制度,行政审批、简政放权推行效果不佳;二是重点关注重大项目的落地生根、开工建设、资金到位情况,检查是否存在重大项目落地慢、工程进度慢、项目延迟开工和资金到位慢等影响工程进度的问题;三是重点关注重要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对发改、财政、商务、工信、工商、税务等部门的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信贷政策、专项资金、引导资金、土地规划、产业政策等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重点审计;四是关注政策措施是否落到实处,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是否积极作为;五是重点关注重大民生工程资金的拨付使用,检查贯彻惠民政策措施的财政资金、信贷资金是否存在资金截留、挤占挪用等违纪违规问题,检查是否存在资金滞留、沉淀问题等。

(三)严谨细致,提高审计质量是目标

可采取上级抽查、交叉检查、互相复核审查等方法,确保审计质量。同时,要严肃责任追究,对因领导不重视、工作措施不力或审计人员作风不实造成的失误严格依照责任追究制度严肃问责,确保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审计取得实效。

一是制定好审计实施方案。首先认真做好审前调研。审计方案制定前,必须要搞好审计调查,弄清这些政策涉及哪些部门,每个部门由哪些科室承办、哪些人经办,掌握第一手材料,这样制定出审计实施方案才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其次共同研讨。审计实施方案初稿形成后,主要领导要积极组织中层及业务骨干研究讨论,形成共识,经过实践提炼形成符合地方特色的政策审计实施方案。

二是审计实施要细化。要从各项政策实施情况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问题的症结、改进的建议等几个方面取证,形成证据链。从项目立项、审批、实施、资金到位、资金拨付和项目进展情况及取得的实施效果等方面收集证据,形成既有文字说明,又有数据支撑的工作记录。认真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开展交叉复核,弥补证据缺失,保证审计取证要素齐全。特别在审计实施中,要严格遵循审计实施方案开展审计,不打折扣、不漏项。

三是认真撰写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对发现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项目落地迟缓、简政放权力度不够或存在明放暗不放等问题的,一定要严肃查处,落实到责任单位、责任人。给上级审计机关的报告应该详实,表文并茂。给本级政府的报告要提炼综合,反应大事要情,用简明的语言叙述。特别是审计建议一定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在审计内容上要坚持“五个结合”:一是政策审计与投资审计相结合。着力检查重大项目落地、项目开工、工程进展、资金到位、资金拨付、资金使用效果,加快重大项目建设进度,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二是政策审计与预算执行审计相结合。着力检查行政审批、简政放权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对重点部门进行延伸审计或审计调查,揭示少数单位以各种理由阻扰改革进程、明放暗不放等问题,推进行政审批、简政放权政策的有效执行;三是政策执行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关注重点资金的拨付使用情况和使用效果,确保惠民政策落到实处;四是政策审计与任中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检查各项改革措施的贯彻落实情况,促进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着力纠正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现象,改变政治生态环境,促进干部作风的持续好转;五是政策审计与绩效审计相结合。着力关注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为党政领导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在审计取证上,既参照项目主管部门、政策执行部门的资料和数据,又关注项目实施单位的资料,深入现场了解、核对资料,及时掌握第一手证据,结合部门与项目实施单位的意见,综合研判、梳理、分析政策执行效果。

在审计方式上,采取“听、查、看、走、评”等方法。“听”就是听取政策执行部门、重点单位、重点乡镇的政策宣传落实情况、资金使用管理情况、项目实施进展情况、绩效情况及行政审批事项下放落实情况;“查”就是查阅相关政策执行的资料和重点资金拨付使用的账薄及报表;“看”就是深入现场实地查看项目进展情况;“走”就是走访群众,了解群众对政策宣传落实情况的评价;“评”就是评议被审计单位在贯彻落实中、省、市部署的重大工作的成绩,增强被审计单位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积极关注政策审计的成果转化。对政策审计中发现的重大问题,要精心梳理、研究分析,以审计专报或审计要情等形式及时报送党政主要领导和有关部门,为领导决策、指导工作提供可靠依据。

猜你喜欢

政策措施简政放权审计工作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节选)
12项移民出入境便利政策措施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发达国家数字经济政策措施及比较
简政放权≠“减”政放权
Palabras claves en la China de hoy
取消“两定” 简政放权的好开端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