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死亡的哲学沉思

2016-05-30谭梦丹毛晨璐

西江文艺 2016年20期
关键词:灵魂

谭梦丹 毛晨璐

【摘要】:死亡哲学具有人生观或价值观的意义,是人生哲学或生命哲学的深化和延展,因为我们具有死亡意识才能更完整地考量人生的整体观念和有限观念,体悟人生的短暂和有限性。死亡意识的哲学功能,最重要的也是在于它是我们超越对事物的个体认识,达到对事物的普遍认识,这也是我们达到哲学意识的充分条件。在西方的哲学史发展中,通过哲学家对死亡的沉思,让我们去理解对死亡本性的哲学追问,去发现对死亡的个体体悟。

【关键词】死亡哲学;灵魂;死亡本性;死亡态度

一、什么是死亡?——对死亡本性的哲学追问

人类从几百万年前诞生的时候,就开始有了对死亡的思考,“死亡意味着什么”“人为什么会死亡”这是我们基于对死亡最原始的思考。就如同柏拉图所说“哲学始于惊讶”。死亡哲学也正是从人类对死亡及其本性的上述诧异、疑惑和震惊中产生的。而对于死亡究竟是什么,即对死亡本性的思考,随历史发展,也有着不同的思考。

二、古希腊罗马的死亡本性思考

作为西方死亡哲学的起点的古希腊罗马,研究的死亡哲学的中心问题就是死亡本性的问题。包含了死亡的终极性与非终极性,灵魂的有死性和不死性,死亡的必然性等问题。归根结底,就是回答死亡是什么的问题。古典时期的希腊死亡哲学中蕴含着丰富的对于死亡本性的思考。

在德谟克利特看来,“死亡就是自然之身的解体”因为在他看来,自然是物质原子的运动和变化,其中也包括了人类社会。这一观点就奠定在他原子论的唯物主义世界观上,在这种哲学观点上,德谟克利特又提出了灵魂是“有形体”和“有死的”这两种观点。他断言,灵魂和世界万物一样,都是有形体的【1】,进而强调了灵魂的有死性,反对种种灵魂不死的学说。在这一时期,哲学家们对死亡的观点都是近似的,無论是赫拉克利特认为的人的死亡是一种“火”到气再到土的变化,还是德谟克利特这种认为死亡就是组成人的身体器官的原子的分解。都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而伊壁鸠鲁的对于死亡本性的观点,他认为世间各种偶然性的、毫不关联的原子组成了我们,这就称之为“生”,而这些原子的离散就称之为“死”。伊壁鸠鲁也离不开这种唯物论的死亡观。

而柏拉图看待死亡本性的观点与德谟克利特大相径庭,从哲学观点看,柏拉图建构的是以“理念”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从这种哲学观点出发,柏拉图认为,死亡是“灵魂从身体的开释”并进行了充分的证明。从回忆说、理念论、道德论等方面进行了论证。就理念论而言,柏拉图认为“凡有死的东西都认知不到不死的东西【2】, 在“理念”是永恒的、不变的,这个前提下,认为,灵魂既然能认识理念,那么灵魂本身也必定是永恒的,不灭的。他认为,人原本是身体与灵魂的合体,可是人的死亡并不代表着人就此消失,肉体纵然变成了尸体,但是灵魂却不会因此湮灭,反而是脱离了身体的桎梏,重获自由。从另一个层面看,柏拉图认为灵魂包括了理性和非理性的两部分,而非理性存在于肉体之中,包括激情和欲望等部分,然而死亡是让灵魂摆脱肉体的方式,因此,死亡就是对灵魂的升华与净化。 他这种把灵魂不死的学说世界观、本体论、方法论结合起来。赋予了死亡哲学新的意义。

作为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以“Plato is dear to me, but dearer still is truth”的精神,对柏拉图有关灵魂与死亡的关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甚至是批判。首先认为,“灵魂脱离了身体是不能继续存在的”【3】。他从形式与质料统一的观点出发,认为灵魂与肉体是统一的,灵魂不是在身体之外的,它本身就是身体的一部分,而死亡之后,属于身体的这一部分就会消散。

这一时期,人们刚刚对于死亡有了最初的认识与见解,对待死亡本性的哲学思考建立在一种惊异的基础上。比较简单明了,从自然和人、灵魂和肉体的关系来看待死亡是什么,虽然每一位哲学家有着不同的看法,但都为之后对于死亡本性的观点,作了庞大的理论基础架构。

三、中世纪时期对死亡本性的沉思

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神学在整个知识活动的领域中具有无上的权威,意识形态的一切形式都合并到了神学之中,哲学成了神学的侍从,基督教的教义成为了中世纪经院哲学出发的绝对前提,因此,在对死亡问题的回答上,基督教宗教的回答取代了此前所有的回答。基督教对死亡的回答的中心便是“在耶稣基督中复活”。借以引导人们对死亡和死亡后回归天国的渴望。在此基础上,把古希腊罗马时期,柏拉图、毕达哥拉斯等劝说人们追求死亡的观点推到了极致。

在基督教死亡观的初始中,认为人是因为吃了“知识之树”即“死亡之树”,才会导致人会死亡这件事实。由此观之,死亡并非人的本性所有,而是因为人的过失招致死亡。但这里,并没有深刻地认识到死亡的不可避免性。而从基督教的经典中,如《新约》中,耶稣死而复活。这种复活的观念成为了基督宗教死亡观的本质特征。不过这种复活的能力不是人本身具有的,而是依赖于耶和华得胜。

基督教原始的以信仰为出发点的死亡观,逐渐也经历了哲学论证的过程。奥古斯丁从对亲友死去的伤感,感受到了死亡的普遍性与不可避免性,认识到了“一切不免于死亡”是一切事物的规律。【4】

托马斯·阿奎那反对以信仰来论证不死与永生的死亡观。提出了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在死亡观上,提出并论证“理性原则的人的灵魂是不朽的”。以亚里士多德“神圣理性不死”作为他学说的起始点,认为事物的死亡无非是两种情况,“自行”的死亡和“偶然”的死亡。所以那些自身存在的东西是不会被其他“偶然”的东西给毁灭的。所以,人的灵魂是独立存在或者自在的,所以人的灵魂是不会随着肉体的死亡而消逝的,除非灵魂自己的朽灭。

同时,布鲁诺则认为,如果“任何东西就它的实体而言事实上是不可毁灭的”话,则“不论我们自己还是任何一个实体都不可能遭到死亡”。【5】

他的死亡哲学观点建立在宇宙观的延伸上,认为一切的变化和不同的形体都是同一实体各种不同的外观与形体,因此,凡是经受生、灭、变、易的都是不存在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带表布鲁诺认为死之本性是虚无的,人是永生的,只是说明人虽然有死,但是不象征构成人们的形式和质料彻底消灭了,我们作为实体是遭受不到那种终极死亡的毁灭的,因为在走向死亡的时候就是经历向另一种实体转化的过程。因此,布鲁诺关于死亡本性的思考应该是“生与死的统一”,生死的转化只是外在的转化。

四、结语

死亡哲学具有深刻的人生观或价值观的意义,无论它是“自然的必然性”还是“一个偶然的事实”。只有从死亡的本性了解它之后,我们才能有一个更加全面与深切的认识。在认识到了对于死亡本性的不同看法,同时厘清不同的死亡观是建筑在怎样的哲学基础上的,对于我们有着更加深刻的帮助与认识。死亡并不可怕,而持着怎样的死亡观,便会有怎样的人生态度,不念死,勿忘生。死亡哲学对于现世,实际上是一种生命哲学或者是人生哲学的延伸和深化。对死亡持有中正之态度,方可在人生中享受自由的精神。就如佛洛依德所言,每个人都欠大自然一笔帐,人人都得还清账,一句话,死亡是自然的,不可否认的,无法避免的,所以,就积极的接受死亡,更加积极的面对人生。

参考文献:

[1]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編译.古希腊罗马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102.

[2]柏拉图.柏拉图全集(斐多篇)[M].人民出版社,2005.10.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卷十二)[M].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105.

[4]奥古斯丁.忏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 :54-61.

[5]多罗西娅·W·辛格.布鲁诺生平及思想[M].北京:商务印书馆,1950:244—245.

猜你喜欢

灵魂
如果灵魂不死
长相年轻,是因为灵魂不老
他有睿智的灵魂 却孤苦修行一生
灵魂在空中飘过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发刊词)
水从灵魂溢出
灵魂栖处,何必远方
灵魂树 等
写到灵魂最深处
人闲一闲,等一下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