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物史观中的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

2016-05-30徐平蔡正丽

西江文艺 2016年20期
关键词:文化观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

徐平 蔡正丽

【摘要】:马克思没有系统论述其文化思想,马克思的文化思想集中体现在其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马克思始终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生产力和文化发展的共同价值理想,从这意义上说,马克思的文化理论也是实现历史唯物主义的价值理想的根本理论。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

文化是社会生活的重要表征形式,马克思的文化理论是其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文化理论同政治理论和经济理论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

一、唯物史观中文化身份的确立

马克思的文化观既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马克思早期就关注法律制度受到物质利益纠缠的问题,《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一文中,指出立法者立法应该站在理性的立场而不应该站在私人利益的立场,可残酷的现实使得马克思看到普鲁士国家的非理性现实,看到政治制度、法律背后的物质利益,自此马克思对文化的理解逐渐有了唯物性理解的转向。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导言中马克思得出这样的结论:“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他们本身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总和-----概括为市民社会”[1],进而得出“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结论,这就开辟了唯物主义理解文化问题的方向,即从物质生活关系总和中寻找文化的根源。后人在论述马恩文化思想时,广为引征的是马恩著作中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既有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2]。这段唯物史观为马克思的文化理论奠定了牢固的现实存在的基础,即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和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关系中把握马克思的文化观。首先,理清文化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中的位置是把握马克思文化观的基础。从《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可以看出马克思把文化定性为受物质生活生产方式制约的精神层面的上层建筑,文化是否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上层建筑的问题受到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质疑。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无论是英国的文化唯物主义,法国的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还是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等,重新审视了文化与物质、文化与政治、文化与社会的种种关系,把文化看成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关键力量。以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者的文化唯物主义观为例,它们看到了文化与物质的交融关系,并且重新解读了马克思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把文化看成物质生产的过程,包含在一切的社会生活中,反对把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反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认为文化作为中介是融入在马克思所表达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文化渗透在整体的社会生活中,不仅仅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精神层面的上层建筑,其本身就是物质生产组成部分。在西方马克思主义各流派对文化内涵、文化作用的分析中,偏离了马克思唯物史观中阐述的文化理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马克思唯物史观的重大基本理论,文化的内在属性是受社会存在决定的社会意识,然而,这种决定并非机械的决定论,物质生产生成精神生产的同时,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总体一致的基础上,精神生产具有其相对独立性。马克思指出了“物质生产的发展例如同艺术发展的不平衡性------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3],这里马克思就指出了社会有机统一体中各组成要素之间既总体协调一致要非亦步亦趋的完全同一,文化有其相对独立性,有其自身的运动规律,即受物质生产最终决定,又不能抽象绝对的理解成经济决定论。因此,马克思的文化观即是唯物的又是辩证的。其次,在生产力运动和文化运动的统一中把握马克思文化观的要义。文化总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不断进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在文化初期,已经取得的劳动生产力很低,但是人的需要也很低”[4],这里的“文化初期”就是指“文明初期”,文化的初期表现为生产力水平的低下,生产力水平与文化水平总体表现一致。文化的发展史就是人类的生产力进步史,马克思的终身挚友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到目前为止,可以称为从实际发现机械运动转化为热到发现热转化为机械运动这样的一段历史”[5],并得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6]。 文化的发展总是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力和文化力共同作用下,作为主体的人也在不断进步。

马克思的文化观是在唯物史观中确立的,是精神层面的上层建筑,是社会意识的表现形式,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文化在不断进步,进而实现主体人不断迈向自由,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阐明了唯物史观的文化观念史:“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实施、法的观点、艺术乃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像过去那样做的相反”[7]

二、马克思的文化观实现着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

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文化有着重大的使命,即实现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文化观的集中表现,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表述到:“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8]。以上结论了意识形态的性质,即表现为统治阶级阶级思想且是统治阶级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集中表达。可见,意识形态不仅具有物质的本源性还具有阶级性,马克思不仅透视了意识形态的性质还揭示了意识形态如何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即把资产阶级的“特殊利益”通过意识形态运作以“普遍的利益”使其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利益和共同意志,进而担当维护资产阶级统治的责任。如此意识形态的另一个特征即虚假性表露出來,意识形态的虚假性表现为其为掌控权力的统治者提供合法性统治的依据,透过意识形态的幻象,马克思向世人指明了与资产阶级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等相配合的資产阶级的观念文化何以具有虚假性。在马克思的文化理论中,意识形态作为资产阶级的主流文化因其粉饰了资产阶级的统治而被批判,指出了意识形态的阶级性、虚假性和时代性。然而,马克思对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批判不止于理论的批判,更是实践的批判,意识形态的批判总是与现实的革命互为依存,“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理论的根本目标不仅仅在于解释世界,更为重要的在于透过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遮蔽,使现存世界革命化”[9]。马克思对意识形态的阶级分析正是要唤醒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常常因为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的“常识化”而严重被削弱,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关注无产阶级的革命意识,把无产阶级的文化自觉作为实现无产阶级解放的重要方面。

三、马克思的文化观旨归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社会运动的基本规律,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的进步。社会运动到了共产主义阶段实现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于是马克思提出了超越“政治革命”的彻底革命,即全人类解放的问题。无论是着眼与整体的全人类解放还是落实到每一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都是政治革命和文化批判的相互作用。

首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起点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类走向自由发展的路径中,首要是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区别于其它动物作用于自然界的是其能认识自然规律和把握规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主体能动性即文化特性得到充分展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一切文化现象得以产生的基本前提”[10],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中,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在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的整体中展开人类的实践活动,随着生产力不断进步,生产关系的不断调整顺应生产力发展,人类不断的在文化进步中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其次,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核心是尊重人的主体性。“人作为主体所完成的文化价值上的成就,显现为主体不断超越自身的自然发展阶段而进入按照主体目的的自觉发展的阶段,不断地追求和张扬关于人的解放与自由的精神特质”[11],人的主体性本质在不断追求人类的解放和自由中得到彰显,实现人类自由自觉的劳动是唯物史观下的人类对劳动状态的追求,也是对共产主义社会劳动的图景描述。然而,人的自由自觉的“主体文化”的生产就必须扬弃“客体文化”,客体文化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生产的文化,其扭曲人的主体性劳动的本质,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极度扭曲在利益之中。表现为人的本质特性、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在私有制下的劳动中受到扭曲。扬弃客体文化就要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异化劳动进行深刻的批判,让劳动回归人的本质特性,即积极能动的创造性和自由自觉的价值性。马克思认为,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彻底扬弃异化劳动,实现人的自由自觉的劳动。共产主义社会的文化是最符合人性的全人类的文化,是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和人的自由自觉劳动过程中展开的最高的文明。

因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在人在作用于自然的和谐实践中,在扬弃资本主义的异化劳动回归人的主体性劳动中的共产主义社会得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是共产主义文化观的价值追求,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体性文化的集中表达。另外,马克思在晚年通过对东方社会的文化认识,把人的全面自由解放和生命价值意义的实现放在衡量历史进步标准的高度。

总之,马克思的唯物史的文化观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领域,虽然缺乏系统的论述,但其文化理论是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并且通过对文化作用的研究进一步补充完善唯物史观。马克思的文化观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理想的价值追求,充分肯定了人的主体性创造能力,重视人在主体性的劳动过程中回归人的本质,真正实现文化是属人的文化,文化是所有劳动者的文化,文化是为人类服务的精神存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8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6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6

[7]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76

[8]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8

[9]胡海波,郭志凤.马克思恩格斯文化理论:一个被遮蔽的唯物史观的重要视域.学术月刊.2010:48

[10]邹广文.论马克思文化观的逻辑结构[J],1991:72

[11]衣俊卿,胡长栓.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5

猜你喜欢

文化观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历史唯物主义的五种西方重构模式解析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正义观再思考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习近平的传统文化观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研究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记者的时代观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