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拓展与延伸——六法论谈

2016-05-30张进红

西江文艺 2016年20期
关键词:气韵轮廓

张进红

【摘要】:六朝时代谢赫《古画品录》所载绘画“六法”是中国绘画学之津梁 。六法论提出了一个初步完备的绘画理论体系框架。自六法论提出以后,中国古代绘画进入了理论自觉的时期。后代画家始终把六法作为衡量绘画成败高下的标准。

【关键词】:气韵;传移模写;应物;轮廓;骨相;经营位置;形式感

“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大劝戒,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虽画有六法,罕能尽盖;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模写是也。”

以上文字是南齐画家谢赫《画品》中的一段,南齐时著名的理论家,所著《画品》是中国绘画史上第一部品评古代画家和绘画的专著,书中提到的“六法论”成为一千多年来品评绘画作品的最高法则。

①“气韵生动”,是指作品中刻画的形象或作品整体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

②“骨法用笔”,借指人内在性格的刚直、果断及所画人物的骨相所体现出的身份气质。谢赫的“骨法”也包涵了用笔所表现的骨风、力量美。

③“应物象形”,指画家的描绘要与所反映的对象形似。

④“随类赋彩”,是指着色,可以解释为色彩与所画之物象相似。

⑤“经营位置”,经营原意为营造、建筑、位置或指物象的地位或指安排配置的动作,指构图和构思。

⑥“传移模写”,指临摹作品。传,移也,模为摹仿。模写的功能,一是可学习基本功,二是可作为流传作品的手段,由于它并不等同于创作,故谢赫将其放于六法之末。

隋唐时期,绘画史学家张彦远在《历代名画录》中阐述了他对谢赫六法的理解,如谓“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固工画者多善书”。他更加注重绘画气韵的把握,放其至绘画的重要地位,他把“经营位置”看作是画之总要,可谓抓住了根本。张彦远从古时各朝代绘画风格的推移变换中重申了六法论中的“气韵生动,骨法用笔”,阐述了绘画中气韵与形似之间的关联,认为古代绘画并非描摹自然,更注重骨气的表现。当今的好多画者却恰恰与之相反,在刻画外形的同时削弱了画面的气韵,剩下的仅有物象空洞的外轮廓。明朝画家董其昌在描绘物象时兼用浓淡的水墨来勾勒皴擦,用笔用墨挥洒自如,墨色清雅圆润,在继承了前人传统绘画技法的的同时,更能运用自己独特的笔墨语言来描绘自然、远山、平坡、乱石、杂树、沟壑、溪水,颇得自然神韵。《昼锦堂图》画中连绵起伏的青山,天水一色,杂树郁郁葱葱掩映着屋舍,用笔用墨看似不得工整,但墨色淡雅细润秀丽而率真,给人一种宁静之感,环境幽深恬淡,如诗歌一般,描绘自然又超乎自然。再如,清初四王之一的王时敏,描绘古柏松树,用笔遒劲苍健,行笔缜密又酣畅淋漓,皴擦点染中山石尽显,形态逼真,兼得莽苍之气,观其作品又给人一种幽静雅致之感。開辟“减笔画”先锋的南宋画家梁楷,其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泼墨仙人图》描绘一个酣醉的仙人,袒胸露腹,手叉于背后,步履蹒跚,面部五官以及头部用细笔勾勒通体采用淋漓的水墨来抒写将五官画得紧凑一团,突出了仙人憨态可掬的形象,头部和左肩的部份以湿笔渲染,可以清楚的看出运笔的轻重与速度。这幅画生动地抓住了人物的表情动态,却不在意太多细节,用笔用墨或转折方硬或行笔枯涩,潇洒自如,似行云如流水,写尽了仙人醉步的姿态,简单的笔触却充分表达出仙人飘逸的气质。

现实生活中理想的东西,靠模仿是不成的,需要画家去创造,这种创造并非简单的描摹物象,而是将无形的情感转化为有形的形象,描绘人物,讴歌自然,表现人物与自然的同时更抒发了画家的真实情感,此时的人物与自然只是画家生命的载体、茅屋、杂树、虫鱼、小桥、流水、远山、近石,这些物象在画家的笔下已经情感化、心灵化了。既保持了客观物象的形象特征又融入了画家的思想情感,給人更加生动真实之感。荷兰著名画家梵高,是后印象的代表画家,他的绘画是心灵的表现,他并不是对客观物象简单的再现,而更注重对物象的感受,梵高把强烈的情感融入色彩和笔触中,用色夸张、物象比例失调,以此表达画家与物象之间的极度痛苦,但又非常真实的关系。

在欣赏众多大师的名作时,我们最先看到的往往是作品的构图或称之为骨架,而并非故事情节中的人物,这种瞬间的视觉冲击印象,也正是画家苦苦追寻的形式感。“六法”中的“经营位置”被谢赫尊奉为六法之一,从而使构图成为绘画创作的美学法则。画家经营物象在画面中的位置,技法中用笔,用墨,造型,设色的布局,都是一种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古今中外的每一幅绘画作品都印证着法则。在南宋时期的山水画中,以边角之景代替全景式构图,是山水画物象布局的一次革新,其典型代表画家马远、夏圭在山水画中的近景多偏一角或半边,远景则简洁淡雅,使近景更加突出,层次分明,有效地利用边角相互呼应,利用对角线保持平衡感,虚实对比强烈。当代油画家詹建俊在为中国革命博物馆创作的《狼牙山五壮士》时,画面中的几个人物巧妙的组成一个象山的字形,很有力度的三角形构图,给人一种强烈的碑式稳定感。画家们在构图方面可谓苦心经营,妙趣横生。绘画中的构图现已成为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问。

随着时代的发展,绘画艺术的不断进步,今后的“六法”对中国绘画的影响更加深远,同时对现代绘画艺术的发展也有着积极重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洪再新.中国美术史[M].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0.

[2] 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猜你喜欢

气韵轮廓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OPENCV轮廓识别研究与实践
“合梅壶”的艺术美感与精神气韵
基于实时轮廓误差估算的数控系统轮廓控制
Charm and Beauty—A Comparison of Two Aesthetic Categori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s
高速公路主动发光轮廓标应用方案设计探讨
气韵生动 潇洒自然——柳清芬书法印象
高古清雅 气韵雄健——评何健新的书法与国画
风:世世代代的气韵传承
在线学习机制下的Snake轮廓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