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由“了不起的盖茨比”开头句引发的思考

2016-05-30卢昌豪

西江文艺 2016年20期
关键词:上流社会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

卢昌豪

今天偶然翻开前段时间看的The Great Gatsby,看到这本书正文的第一句话,In my younger and more vulnerable years my father gave me some advice that Ive been turning over in my mind ever since.引发了许多思考。

在看了不起的盖茨比之前,这本书的名声早有耳闻,先是在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里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名字,之后就一直有听到这本书在美国文学史上的位置,是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仅次于尤利西斯,Sunday Times, Books of the century给出的书评是“A classic, perhaps the supreme American novel”但抛下这些五花八门的名号,扪心自问,我看完这本书后觉得这本书并没有打动我,没有任何共鸣,那不管它在文学史上有多少头衔,对我来说这不是一本有意义的书。所以其实在看完这本书后,就开始思考,为什么这本书会这样被人们称颂。

在推敲了这本书的开头之后,似乎找到了一部分答案,应该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吧。

看到这个句子,首先想到的就是近段时间在讲的前置了,In my younger and more vulnerable years是一个时间状语,一般来说会放在句子最后,这句话中却放在了最前,想必是作者要强调这句话了。整部小说都是书中叙述者Nick的回忆,Nick是一个从西部怀揣着抱负来到东部寻找财富的青年,却在东部目睹了盖茨比的悲惨故事,带着悲怆回到西部的他,回忆起这段在自己意志不坚,不谙世事的年轻时代的故事,似乎句句都塞进了自己的惆怅和无奈。了不起的盖茨比后来被改编成电影,我一向认为由小说改编成的电影,传达不出小说中的很多东西,但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电影中,Nick是在一个心理治疗师的引导下,缓缓说出了自己的故事,可见这段回忆是给他留下了心理创伤的,他年轻时在东部的生活,带给他的不是东部繁华美好的景象,而是“声音充满了金钱”的黛西和许多其他人的虚伪和铁石心肠。他将在西部度过的余生中,将永远怀着对金钱和上流社会的恐惧,就是因为年轻的他在没有做好心理准备的情况下就在东部见证了那一段故事,所以他会说用vulnerable这个词,也将整个时间状语提前了。似乎这几个词语中就充满了Nick对自己过往岁月的惋惜和悔恨。时间状语之后的父亲的“在脑海中萦绕”的建议,就是Nick开始叙述的引子,一场表面恢弘壮丽,实际软弱无力的舞台剧就在父亲的建议中展开了。

实际上这个开头也让我们一窥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语言风格,或者说是菲茨杰拉德写的小说的语言风格,通过对比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

菲茨杰拉德的家庭,虽然与前几辈比可以算家道中落了,但他也在普林斯顿大学念过书,也奋力挤进上流社会,这也成为他小说的写作素材,也让他的文句充满了浪漫,华丽和才气。上面说过对比能更好地显示出这种语言风格,那么与菲茨杰拉德堆砌华丽辞藻,塑造上流社会相对的作家是谁呢?我想到了海明威。看过他写的For Whom the Bell Tolls,在这里把这本书的第一句拉出来做个简单的体会和比较。

He lay flat on the brown, pine-needled floor of the forest, his chin on his folded arms, and high overhead and wind blew in tops of the pine trees.

一个人躺在地上,手臂拖住了下巴,风掠过了松树。与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开头相比,这个开头就是平直的叙事,作者由这句话,就要接下去开始讲故事了,没有用手法刻意强调什么,只是将读者带到了故事发生的地点,西班牙的一个松树林中。其实丧钟为谁而鸣整本书,都是朴实平直的语言,读这两个作家,我觉得能感受的非常明显的语言特点,而且是相反的语言特色。如果说光凭一本了不起的盖茨比还不具代表性的话,我们还可以看看返老还童的结尾部分。

Then it was all dark, and his white crib and dim faces that moved above him, and the warm sweet aroma of the milk, faded out altogether from his mind.这句话写的是本杰明巴顿在生命的终点,却是一个小小的婴儿, 通过写环境的由明转暗,视觉上对象的模糊,味觉上气味的消失,表达本杰明巴顿终于去世了。我觉得用通俗的话讲,就是菲茨杰拉德的小说很文艺(现在的日常交谈中说文章文艺,常常带有一层这篇文章只注重表面而无深度的嘲讽色彩,这里我并没有想带上这层意思),而想海明威这样的作家,语言则比较平实朴素。在看菲茨杰拉德的小说中的时候,甚至可以逐个句子逐个句子琢磨,而看海明威的作品,更多的是一气呵成地读完他的小说之后再产生思考。(并不是说看完整篇菲茨杰拉德的作品就没有思考,也不是说海明威作品中的句子不值得推敲,而是說两人的语言风格对阅读造成了很大影响。)

看完开头会很自然想到结尾,The Great Gatsby的结尾是一句家喻户晓的名句,也刻在菲茨杰拉德和她妻子合葬的墓碑上:So we beat on, boats against the current, borne back ceaselessly into the past.除了语言和手法,这里我更想提的是这句话包含的作者对自己过去的情感,尽管这可能存在于作者的潜意识中,而不是作者写这句话的本意。菲茨杰拉德祖上阔气富有,到他这已算落败了,虽然他的父母想方设法让他进了贵族大学普林斯顿,他也努力摆脱乡音,練习贵族英语,挤入上流社会,但联想到他因家世受到的种种不堪,包括追求富家女的失败等等事情,他对自己的过去,必定因为物质感到一些屈辱,写作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他,已经有了一定的财富,却在书的结尾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不禁要觉得无论成年的他如何富有,他都没有成功地摆脱过去,年轻时的辛酸和不堪,一直压在他的心上。

这就是看了偶然瞥见The great Gatsby的开头句后引发的一些思考,也希望自己能在不断的思考中,慢慢揭开这本伟大的书的神秘面纱。

猜你喜欢

上流社会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
认真
完美无缺的作品
艺术收藏是进入上流社会的通行证
干船坞中的美国“伯克”级导弹驱逐舰“菲茨杰拉德”号(DDG 62)
《了不起的盖茨比》与菲茨杰拉德
安娜·卡列尼娜的爱情悲剧
日本“上流社会男性”什么样?
《了不起的盖茨比》和意式苹果酱圣代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黛西形象再解读
《了不起的盖茨比》:从文学到电影的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