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知于错 错中得智

2016-05-30黄琼玉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6年3期
关键词:设题答题题型

试卷讲评课在整个高三语文复习环节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找出错因、归纳方法、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答题习惯,而且还能提升学生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智慧,帮助学生不断更新和完善知识系统。今年,在广东省使用全国卷的背景下,怎样才使试卷讲评课教学行之有效,从而带动学生尽快适应全国卷的考试题型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讲评课中秉承“寓知于错、错中得智”的策略从四个方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以点带面,触类旁通:熟悉并掌握全国卷的设题类型和答题技巧

在学生已适应了使用广东卷的情况下,当下首要的试卷评讲任务就是利用每次考试的题目作为引子,以点带面,归纳出同一考点相同或不同的题型,让学生触类旁通,明确全国卷的设题特征、考查内容,在短时间内全面系统地认识每个考点可能会出现的题型并掌握其答题技巧。

以2015年的全国卷1为例。在讲评时尤其要关注设题变化较大而学生比较难把握的题目,如语基、实用类阅读和作文。在讲解语病时,利用C项“这部小说中的‘边缘人是一个玩世不恭、富有破坏性却真实坦白的群体,人们面对这类形象时会引起深深的思索。”这道题而引出全国卷考查句式与广东卷的不同,让学生能快速适应这类题型的考查。广东卷偏重于比较明显的标志性易错句式考查,全国卷偏重于因句子的主语和谓语的对象变化而导致的句式杂糅。近五年全国卷类似的题型有2014年全国2卷14题C项、2015年全国2卷14题A项、2014年全国2卷14题B项、2013年全国2卷14题B项、2011年全国2卷14题D项等。

人物传记阅读的考查。引导学生注意全国卷主要考查信息的筛选和内容理解,这与广东和其它省份考查修辞、引用以及段落作用等表现手法的考点完全不同。因此,在讲评时引导学生关注筛选信息中“如何”、“哪些”、“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这些设题的关键词。例如题目(2)和(4)都出现“如何”:“(2)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4)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这两道题都是通过“如何”来体现全国卷注重材料的阅读和理解,注重基本内容的梳理和概括。近五年全国卷类似题型有:2014全国2卷:(3)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2013全国2卷:(2)胸怀强国愿望的卢作孚,是如何一步步成为“中国船王”的?

作文方面,主要引导学生关注任务驱动型作文的设题特征和新要求。设题特征:选材多是以叙述和事件类为主,由材料、任务和要求三部分组成。审题关注点:核心事件的延续性、综合材料、明确并且选好角度、注意文体的限制。在“事件的延续性方面”,本次作文题目“此事赢得众多网友点赞,也引发一些质疑,经媒体报道后,激起了更大范围、更多角度的讨论。”与2014全国1卷作文题目中“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如出一辙。“综合材料”是今年作文新增加的字眼。例如全国2卷“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命题者要求考生即使是选定一个人物来写,也要与其他两位人物进行比较,写出你的权衡与选择,而不能只写其中一个人物,对另外两个人物只字不提。“明确并选好角度”不是第一次出现的要求,2015全国2卷、2014全国1、2卷都一样强调要明确并选好角度。因此,在第一年使用全国卷的情况下,利用一份典型考题,以点带面,帮助学生归纳出同类型的考题,让学生能够快速熟悉地掌握全国卷的设题类型和答题技巧,是讲评课堂必须完成的首要任务。

二、知根知“情”,寓知于错:选定重难点和可操作点

讲评课中,查漏补缺是建立学生知识系统的关键。学生做错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分析其错误的原因,我们要“巧”借错题分析,帮助学生完善知识系统,做到寓知于错。其做法主要从两点入手:

(一)选定重难点。由于各个学校的生源不同,学生的智力、非智力因素等认知水平不同,学习接受能力也不相同。为了提高试卷讲评课的有效性,避免做无用功,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本校学生的知识水平现状、知识接受能力程度、考试反馈情况来选定讲评的重点、难点和可操作点。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要做好考试后的各项数据统计工作。统计的内容包括横向的同类班级数据统计和本班小组、个人的总分、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各题的得分统计等。通过数据的统计结果,我们可以了解本班与其它班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差异,了解学生本身的薄弱环节在哪里,哪些题目失分严重,从而来确定本班的讲评重点难点,避免面面俱到,泛泛而评,使讲评课有针对性,要做到寓知于错,习得知识规律。

(二)定好讲评的可操作性切入点,即本班学生的得分点在哪,我们应该怎样做。全国卷难度加大是因为更加注重考查语文阅读的积累和素养,淡化和减少了模式化设题和模式化答案设置,使学生和老师都不能靠投机取巧来应付考试。越是面对这种形势,越要求老师要根据自身学校的生源和学情实际,在备考过程中找准学生的可得分点和一节课的可操作点,并且利用好模仿思维,做到举一反三,提升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例如,近年图文转换的徽标类题目设题比较稳定,就是考查构图要素和寓意。这类设题稳定规律性强的题目就是我们学生容易得分的题目。在讲评2015全国1卷的语用题时,笔者选用了另外保护大气、声音、土壤的三枚邮票的图形来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继续加深学生对这类题目的认识。

三、沙场练“兵”,身临其境:强化知识增值与提高做题技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道理告诉我们,再多的讲评如果学生没有自己亲身体验、现场实践,效果都将大打折扣。在讲评课堂中,要真正落实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课堂参与实践,身临其境,必须利用好学习合作小组和重视评讲的直观性,多一些现场批改和讲解点评,使习得的知识增值,提高做题技能。

一方面,利用好学习合作小组。在讲评试卷之前,笔者都会布置学习合作小组做好该组各道题的得分情况及失分原因的统计分析,并总结方法和找出与考题相对应的练习题。在评讲试卷时学生先讲,教师再进行点拨和补充。在这个环节中,往往最出彩的是对应习题的选取。因为教师一个人所选的习题并不一定全面和有代表性,而通过全班各小组展示出来的题目既可以弥补老师出题的局限,又可以检测学生对这类题目的设题特征把握是否正确。课堂上师生交流,教学相长,最终的效果可谓一箭双雕。例如,学生在分析2015全国1卷第7题文言文翻译时,根据“可帝”“面责”词类活用的考点找到了2014年全国1卷、2013年全国1、2卷等全国近五年来所有名词活用的题目,这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词类活用的印象,还让老师完善了各个考点题目的整理和积累工作。另一方面,重视讲评的直观性,多一些现场投影的批改和讲解点评。夸美纽斯曾指出,“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高三的复习课和讲评课都非常强调得分意识,尤其是语文试卷的主观问答题比较多,每道主观题都是根据要点来得分,而现场投影的试题批改最能加深学生的印象。要使现场批改打分的直观性行之有效,课前必须根据得分的梯度选好典型的错误例题或者写作语段,让学生在现场批改打分的直接观看中明确题目的失分原因和得分要点,从而达到纠错拨正的目的。

四、顾“大”做强,错中得智:厘清答题思路与养成答题规范

试卷讲评的“大头”无非是主观题的评讲。主观题的表述因个人思维差异的多样化,所表述出来的内容也多样化。很多学生的答案看似样样具备,可是根据评分要点批改起来,却发现不是交叉重复就是漏点。为了使主观题的表述更加客观规范,减少失分,必须要在整个备考过程中抓住主观题的审题和答题作为讲评的重点,错中得智,并使之持之以恒,促使学生厘清答题思路和养成答题规范。

(一)引导学生关注审题的提示和限制

审题的能力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能力。由于第六组生源的局限,笔者校学生在审题时主要出现两种问题:一是忽略题干的指向和限制,二是对一些概念理解有误甚至不理解。例如,《单田芳:品评天下的曲艺泰斗》:“单田芳能够成为“曲艺泰斗”的内在因素有哪些?”很多学生未能注意题目的限制是“主观因素”而答了“家庭熏陶”这个客观因素。例如,07年课标卷《叶圣陶在四川》:“探究文中哪一方面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天人交战的“盗火者”》:“严复‘人生的悖论具体有哪些表现”,对于这两道题,部分学生不懂题干“孺子牛”、“悖论”的意思,答案更是答非所问。针对学生在审题上出现的问题,在每次讲评试卷时都要强调学生一定要梳理题干的问题层次、找出题干的核心关键词主要考查什么,并要注意题目的提示和限制。

(二)坚持每次讲评都要强调规范作答,强化有效作答

要做到规范作答、有效作答,必须掌握各种题型的答题要点和答题模式,并在每次的试卷评讲中不断强调加强训练。规范答题,即要严格按照题干的要求,把答题步骤和要点答齐全。例如,传记阅读探究传主的精神品质这类题目,一般都包括品质和举例分析两项;句子的修辞鉴赏一般都要具备手法、句子分析和效果三要点。有效答题就是要求学生要答是所问,有针对性,人家问什么就答什么,不能多答或漏答。例如,2014年全国2卷《爱国科学家邓叔群》“作为一位爱国科学家,邓叔群有哪些突出表现?”学生未能审清题目的指向是“表现”而是答了传主的品质,导致多答无效。

(三)敢于质疑,完善答案,减少失分

在全国卷的备考中,由于有些网上公布的答案或者复习资料的参考答案都出现不同版本或者不够完善的情况,很多 “参考答案”未能按题干要求来一一对点或者分点作答。例如,2015全国1卷17题参考答案为“这枚邮票设计,主要有椭圆球,鱼,一双手,污水等主要构成。椭圆球代表着地球,鱼则寓意着水中生活的生物。双手展现的是我们应该用手呵护地球上的水生生物,而去阻挡污水之类的污染。行动起来保护地球,保护地球水环境。”不但答案102字,超过了题目要求的80字,而且主语的选定和表述均不够简洁规范。答案修改后78字:①该图由地球、清流、鱼、手和浊流构成②地球上各种鱼在清澈的水流里游动,人类之手正在阻挡排向清流中的污水,整个图形表达了人类保护地球水环境、拒绝水污染的决心。在讲评时,鼓励学生敢于质疑,完善答案,可以使答题思路更加明确,答案表述更加规范,减少失分。总之,试卷讲评课要查漏补缺,寓知于错,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建立知识系统。同时,让学生明白,错中得智,善于分析错误答题的原因,掌握答题的技能,涵养其智慧。这是提高学生语文应试能力的不二选择。

(黄琼玉 广东广州从化区第二中学 510900)

猜你喜欢

设题答题题型
邀你来答题
离散型随机变量常考题型及解法
邀你来答题
邀你来答题
巧妙构造函数 破解三类题型
邀你来答题
一次函数中的常见题型
求同存异,异彩纷呈——例谈高考古典诗歌比较鉴赏题常见设题角度